-
采用指示剂氨基酸氧化法评估老年人5年间蛋白质需要量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评估老年人5年间蛋白质需要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在2017年14名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研究的前期基础上,纳入其中4名老年人(70~8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指示剂氨基酸氧化法再次评估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设7个蛋白质水平,分别为0.1、0.3、0.6、0.9、1.2、1.5和1.8g/(kg.d).每个蛋白质水平前2天均给予维持膳食.第3天进行稳定同位素研究,在氨基酸配比膳食的基础上,采用L-13C-苯丙氨酸作为指示剂,伴随氨基酸配比膳食口服摄入体内,当L-13C-苯丙氨酸的代谢在体内达到稳态时,收集呼出气、尿液样本.通过测定样本中标记氨基酸动力学参数,构建待测蛋白质摄入量和标记氨基酸氧化率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曲线拐点对应的蛋白质摄入量即为该研究人群的蛋白质平均需要量.结果 根据4名老年人不同蛋白水平下呼气中13CO2的产生率可以获得老年人蛋白质平均需要量为1.05(95%CI0.51~1.60)g/(kg.d).采用蛋白质平均需要量推算推荐摄入量的变异系数进行推算后获得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31(95%CI0.64~2.00)g/(kg.d).结论 老年人的蛋白质需要量在5年间有所提高,肌少症可能是导致老年人蛋白质需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黄颡鱼对四种动物性蛋白原料在不同制粒工艺下的表观消化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实验以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采用"70%基础饲料+30%实验原料"的方法配制实验饲料,测定了初始体质量为(28.68±0.49) g的黄颡鱼(Peltobagrus fulvidraco)对国产鱼粉、进口鱼粉、进口鸡肉粉和脱脂黄粉虫粉在膨化制粒和非膨化制粒两种工艺下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非膨化制粒工艺下,黄颡鱼对进口鸡肉粉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另外3种原料(P<0.05),黄颡鱼对黄粉虫粉蛋白消化率最低(P<0.05),黄颡鱼对进口鸡肉粉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P<0.05); 在膨化制粒工艺下,进口鸡肉粉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另外3种原料(P<0.05),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的粗蛋白质消化率达94%以上,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原料(P<0.05),但进口鸡肉粉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原料(P<0.05).在非膨化制粒工艺和膨化制粒工艺下国产鱼粉、进口鱼粉和黄粉虫粉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非膨化制粒工艺下进口鸡肉粉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膨化制粒工艺(P<0.05).对于国产鱼粉、进口鱼粉和黄粉虫粉而言,非膨化制粒工艺的蛋白消化率显著低于膨化制粒工艺(P<0.05),而鸡肉粉则相反.膨化加工工艺进口鱼粉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非膨化加工工艺(P<0.05),而膨化加工工艺的黄粉虫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非膨化加工工艺(P<0.05).氨基酸的消化率结果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对于黄颡鱼饲料,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是最佳的蛋白质来源,进口鸡肉粉和黄粉虫亦可以作为其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对于进口鱼粉、国产鱼粉和黄粉虫粉,膨化制粒工艺更有利于黄颡鱼对其干物质、蛋白、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元素的消化利用,而对于进口鸡肉粉,非膨化制粒工艺更有利于黄颡鱼对营养元素的消化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口黑鲈对六种非粮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
编辑人员丨2023/8/5
实验以0.1%三氧化二钇(Y2O3)为外源指示剂,用"70%基础饲料+30%待测饲料原料"的方法配制实验饲料.测定初始体重为(19.28±0.10)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荚膜甲基球菌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酶解大豆、小球藻和棉籽浓缩蛋白的干物质、蛋白质、脂肪、能量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6种实验原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在37.27%—86.43%(荚膜甲基球菌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酶解大豆>黄粉虫粉>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其中荚膜甲基球菌蛋白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乙醇梭菌蛋白次之,黄粉虫粉、酶解大豆和小球藻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棉籽浓缩蛋白(P<0.05);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在79.97%—88.45%(荚膜甲基球菌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酶解大豆>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其中荚膜甲基球菌蛋白和乙醇梭菌蛋白均显著高于酶解大豆、小球藻和棉籽浓缩蛋白(P<0.05);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在51.19%—97.48%(乙醇梭菌蛋白>荚膜甲基球菌蛋白>酶解大豆>小球藻>黄粉虫粉>棉籽浓缩蛋白);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3.25%—85.43%(荚膜甲基球菌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酶解大豆>黄粉虫粉>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水解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在70.52%—90.51%(荚膜甲基球菌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酶解大豆>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各原料17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与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综上所述,荚膜甲基球菌蛋白和乙醇梭菌蛋白的脂肪、能量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和黄粉虫粉、酶解大豆及小球藻的脂肪、能量、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优于棉籽浓缩蛋白.因此,荚膜甲基球菌蛋白、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酶解大豆和黄粉虫粉均是大口黑鲈比较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可作为大口黑鲈饲料中替代鱼粉的候选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黄鱼对5种新型非粮蛋白源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对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黑水虻粉、黄粉虫粉和棉籽浓缩蛋白5种蛋白质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54.0±5.3)g的大黄鱼1800尾,随机分到18个浮式网箱中,设5个试验组和1个基础组,每组3个平行.基础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5种试验饲料,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试验蛋白质原料组成,以0.1%三氧化二钇(Y2O3)为外源指示剂.结果显示,大黄鱼对5种试验原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56.77%—75.53%(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小球藻>黑水虻粉>棉籽浓缩蛋白);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69.93%—89.59%(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黑水虻粉>黄粉虫粉);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为58.58%—93.77%(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黄粉虫粉>棉籽浓缩蛋白>黑水虻粉);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为63.39%—84.33%(乙醇梭菌蛋白>黑水虻粉>小球藻>黄粉虫粉>棉籽浓缩蛋白);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为76.62%—93.24%(乙醇梭菌蛋白>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黑水虻粉>黄粉虫粉).大黄鱼对各种蛋白质原料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乙醇梭菌蛋白是5种原料中最适合大黄鱼的蛋白源、小球藻次之,大黄鱼对黄粉虫粉、棉籽浓缩蛋白和黑水虻粉的消化率均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