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Sviewer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对红景天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掌握高原药材红景天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并分析研究前景.方法:查全率检索策略,VOSviewer1.6.19 结合CiteSpace5.7.R5 分析CNKI及Web of Science中红景天相关文献,剔除不相关及信息不全的文献.结果:纳入计量的红景天中文文献5 820 篇、英文文献1 426 篇,分析了文献产出与经费支持关系,梳理了主流用药品种、关键词共现、聚类、时线图及关键词突变内容,并讨论了红景天研究内容脉络、高发文研究团队及研究内容、红景天苷作用机制和未来热点趋势.结论:红景天作为历史悠久且临床用药经验的高原药材品种,中国是开展研究的主要国家,虽起步晚但在2003 年之后发展快,文献产出与经费支持呈正相关,在大株红景天之后,红景天研究热潮逐渐趋于平稳.英文文献发表最多的作者为波兰华沙医科大学的EWA团队,主要研究狭叶红景天、四裂红景天和玫瑰红景天提取物对小鼠、猪血液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体内外活性、增值及代谢的影响,中文文献以新疆叶城解放军第十八医院的崔建华团队发文最多,主要针对单复方红景天对急性高原疾病、高原脱适应展开一系列临床研究.红景天提取物和红景天苷的抗疲劳、抗缺氧作用是主要关注点.因栽培存在难点,研究人员广泛探索组织培养育苗,人工栽培尚未实现产业化,而红景天苷可规模合成.红景天未来研究热点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神经保护、学习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但相关机制研究有待深入.虽有红景天活效成分红景天苷的构效关系、生物合成的研究,有望缓解野生资源匮乏的现状,但单一成分并不能完全代替药用植物,因此,有必要结合交叉学科进一步开展红景天人工栽培和替代品种研究,从而推动红景天资源保护与产业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青藏高原野生濒危药用植物掌裂兰的 生境及濒危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掌裂兰(Dactylorhiza hatagirea)的气候、地理、土壤和群落等生境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掌裂兰喜湿润的高寒草甸土壤,在青藏高原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北部、东南部、南部和四川省西部,西藏东南部的湿生草甸或沼泽化草甸、嵩草草甸、滩地(台地)、河滩岸上,覆盖区域范围为94°15′49″—102°46′27″E、29°14′15″—36°59′7″N,海拔在2960~4150 m之间.(2)掌裂兰分布区的气候特点为累年年均风速为2.1 m·s-1、累年年均气温为3.5℃、累年年均降水量在339.4~680.2 m之间、累年年均相对湿度为58%.(3)掌裂兰群落与共生植物种类多样,不同区域共生植物种类不同.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种,隶属于22科45属.群落1中优势种为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和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群落2中优势种为马蔺(Iris lactea),其次为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等喜阳耐阴的植物种;群落3中优势种为问荆(Equisetum arvense)及斑唇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var.tubiformis).(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影响掌裂兰濒危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及降雨量和湿度,其载荷系数均在0.9以上,其次为风速、温度、pH值,载荷系数在0.8以上.实地调研发现,青藏高原掌裂兰分布区生境脆弱,遗传多样性低,风媒传播效率低,种子萌发率低,种群天然更新能力弱,分布区狭窄等因素是导致该植物稀少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对掌裂兰典型适生生境建立保护区,加强个体繁育和野生抚育研究,增加个体数量和生长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濒危药用植物掌裂兰Dactylorhiza hatagirea 适宜区划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野生植物掌裂兰为藏族医药常用药材,近年来由于采挖不当以及生境恶化等原因濒临灭绝.该研究综合文献研究成果,结合青海省气象及实地调研数据,以掌裂兰典型分布区的海拔、湿润指数、年平均风速、生长季月平均区划指标(日照数、降水量、气温、土壤类型、植被类型)为依据,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 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分布于青海东部和南部的高山湿生草甸.以青海湖为界,南部多适宜区,东部为较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 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等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经实地验证,区划结果真实、准确、直观.研究结果可为资源调查研究、野生资源保护、人工规范化种植和划分优质高产地等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建立多学科交叉的药用植物适宜区分析方法体系提供了实证案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水青树
编辑人员丨2023/8/5
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昆栏树科,曾置于木兰科或独立为水青树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 m,最大胸径可达15 m,全株无毛;树皮片状脱落;长枝顶生而细长,短枝侧生,基部有叠生环状的叶痕及芽鳞痕.单叶互生,叶片卵状心形,顶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齿端具腺点,掌状5~7主脉;叶柄长2~3.5 cm.穗状花序生于短枝顶端,下垂,多花;花小,直径1?2 mm,花被片4,淡绿色或黄绿色;雄蕊与花被片对生,长为花被2.5倍.瞢葖果长圆形,长3~5 mm,沿背缝线开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飞龙掌血抗炎活性生物碱筛选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飞龙掌血抗炎活性生物碱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ipinski规则初筛检索得到的65个飞龙掌血生物碱化合物组成配体数据库,选择7个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的IκB激酶β(IKK-β)、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1(NF-κB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及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组成靶点数据库,并进行可行性验证;采用分子对接软件Lib Dock模块进行分子对接,以DrugBank数据库中对上述靶点具有抑制作用的上市药物作为参考,设置靶点-上市药物和原配体最低得分值为阈值.结果 白屈菜红碱等19个化合物符合Lipinski规则,分子对接得到14个得分高于阈值的化合物,其中Demethylnitidine、1,3-二环己基脲、N-反式-阿魏酰酪胺、光叶花椒碱和(7Z)-N-(4′-methoxyphenethyl)-3-methoxy-4-hydroxycinnamamide具有多靶点效应.结论 化合物Demethylniti-dine、1,3-二环己基脲、N-反式-阿魏酰酪胺、光叶花椒碱、(7Z)-N-(4′-methoxyphenethyl)-3-methoxy-4-hydroxycin-namamide、飞龙掌血喹啉、5-甲氧基白藓碱、木兰花碱是飞龙掌血生物碱具有抗炎活性的主要成分,可通过作用于IKK-β、MAPK、MIF及COX-2等相关炎症因子发挥抗炎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