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隔药脐灸联合敷贴序贯治疗小儿厌食症(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究与分析改良隔药脐灸联合敷贴序贯治疗小儿厌食症(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脾气虚证)120例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制剂厌食贴外敷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传统隔姜脐灸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B组加用改良隔药脐灸治疗,3组患儿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同时对比3组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的复发率.结果:治疗B组、治疗A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38/40)、80.00%(32/40)、62.5%(25/40),治疗B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A组和对照组(P<0.05).3组患儿治疗后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B组患儿治疗后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A组、对照组,治疗A组患儿治疗后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周时,治疗B组复发率[2.50%(1/40)]低于对照组[20.00%(8/40)],随访12周时,治疗B组复发率[2.50%(1/40)]低于治疗A组[17.50%(7/40)]和对照组[30.0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药脐灸与敷贴序贯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脾气虚证)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在短期时间内有效避免了疾病的复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肥大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的影响,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脐组、药物敷贴组、艾条灸脐组.除空白组外均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结果: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组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均高于空白组大鼠(P<0.01).治疗后子宫肥大细胞数目: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均低于药物敷贴组(P<0.01),隔药灸脐组低于艾条灸脐组(P<0.05).治疗后子宫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隔药灸脐组低于模型组(P<0.01),艾条灸脐组低于模型组(P<0.05),隔药灸脐组低于药物敷贴组(P<0.01).结论:隔药灸脐法、艾条灸脐法均能通过抑制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肥大细胞的活化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中隔药灸脐法疗效最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隔药灸脐法治疗宫寒不孕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改良隔药灸脐法治疗宫寒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寒不孕患者10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改良隔药灸脐50例为A组, 传统神阙隔姜灸50例为B组.A组采用涂抹姜汁、铺暖宫散、铺桑皮纸、铺姜绒成饼状、置艾炷并点燃、连续施灸9壮、收集暖宫散、置神阙封固、24 h后去除;B组采用姜片刺孔、覆脐、点燃艾条、啄灸.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症状、体征情况, 按评分标准对比研究, 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后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作用自开始治疗就已显现, B组作用是从第3个月经周期开始;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隔药灸脐组治疗宫寒不孕, 在整体疗效及起效时间上, 明显优于传统神阙隔姜灸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热敏脐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热敏脐灸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热敏脐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脐灸组(n=32)和热敏灸组(n=31),2组患者均进行热敏灸及常规针刺治疗,1次/d,治疗45 min/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 d;热敏脐灸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施加热敏脐灸治疗,1次/d,2 h/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 d.治疗结束后,采用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Portamnn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热敏脐灸组治疗后的Portamnn评分高于热敏灸组(P<0.05);热敏脐灸组患者愈显率为90.63%(29/32),热敏灸组愈显率为83.39%(26/31),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脐灸组痊愈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热敏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脐灸能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且能缩短周围性面瘫的总体病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隔姜灸脐法配合暖宫汤治疗宫寒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改良隔姜灸脐法对宫寒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研究标准将确诊为宫寒不孕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外治法改良隔姜灸脐法和内服中药暖宫汤(张迎春教授经验方)治疗,改良隔姜灸脐法每隔十日一次,中药一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仅给予中药暖宫汤口服治疗,一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Em)、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妊娠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PI、RI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后均获得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4%,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及妊娠成功率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妊娠率为74%,妊娠成功率为5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隔姜灸脐法可有效改善宫寒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情况,为胚胎着床提供适宜的子宫环境即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及妊娠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培元调神针灸法治疗卵巢早衰肾虚肝郁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培元调神针灸法治疗卵巢早衰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卵巢早衰肾虚肝郁证患者,按照就诊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培元调神针灸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序贯疗法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窦卵泡计数(AFC)、国内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FS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E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AFC明显多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LH水平、AFC变化不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S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3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元调神针灸法可明显调节卵巢早衰肾虚肝郁证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增加AFC,改善更年期症状及焦虑状态,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