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对成人ICU患者血糖控制作用的 meta 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评价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SCGM)在ICU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益处,以期为ICU患者血糖管理开拓新的思路.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4月28日的SCGM ICU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6.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纳入18篇文献,其中17篇文献质量评价为中等纳入最终研究,1篇文献质量评价较低被剔除分析.共1 799例研究对象,包括入住ICU的肿瘤和心脏手术后、脓毒血症、口腔间隙感染、急性胰腺炎、颅脑损伤等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占8.5%.试验组(SCGM)和对照组(床旁血糖仪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或血气分析仪动脉血糖监测)患者低血糖发生率(RR=0.35,95%CI:0.25~0.47,P<0.001)、平均血糖(SMD=-0.13,95%CI:-0.25~-0.00,P=0.040)、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SMD=0.29,95%CI:0.10~0.49,P=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用量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1.05~0.17,P=0.160),但在非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01,95%CI:-2.29~1.72,P<0.001).结论 与床旁血糖仪毛细血管血糖测定或血气分析仪动脉血糖测定比较,在ICU患者中应用SCGM可以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平均血糖和胰岛素用量,并提高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痰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黏痰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来自32家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316例为对象。COPD患者给予吸氧、消炎、舒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伴有黏痰症状和咳痰困难的COPD患者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溶液,每次3 ml(2 ml︰15 mg),一日2次,持续治疗7天。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呼吸道黏痰性状、咳痰难易程度、痰量和咳嗽、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按临床是否属于COPD急性加重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筛选标准的COPD患者316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患者痰液性状、咳痰难易程度、痰液量、咳嗽症状和痰液黏稠度均有明显改善,评分分别下降1.64分(95%CI:-1.73,-1.56)、1.41分(95%CI:-1.50,-1.33)、1.10分(95%CI:-1.19,-1.01)、1.22分(95%CI:-1.30,-1.13)和1.73分(95%CI:-1.83,-1.64),生活质量评分则增加0.06分(95%CI:0.05,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综合总疗效高(P<0.05),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治疗结束时临床总疗效的例数分别为125例(39.56%)、215例(68.04%)、265例(83.86%)和285例(90.19%)。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溶液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黏痰症,安全性及耐受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开封市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三家医院行宫颈癌手术的80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发生组(n=120)和未发生组(n=685).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构建预测宫颈癌并发症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并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91%(120/685),其中尿潴留发生率最高,依次为盆腔淋巴囊肿、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右侧髂外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患者肥胖、FIGO分期ⅡA期、Q-M手术分型系统C1和C2型、术中后腹膜缝严患者占比明显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卧床时间长(多)于未发生组,而术前凯格尔运动、术中淋巴结残端结扎患者占比明显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FIGO分期ⅡA期、Q-M手术分型系统C1和C2型、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中后腹膜缝严均是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凯格尔运动、术中淋巴结残端结扎是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相关保护因素(P<0.05);基于8个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900,校准度为0.79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曲线面积(AUC)为0.900(95%CI:0.715~0.984),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2.55%.结论 Q-M手术分型系统、术中淋巴结残端结扎、术中后腹膜缝严、FIGO分期、术后卧床时间、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前凯格尔运动均是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宫颈癌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MM)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200例MM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根据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间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与未耐药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发生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通过验证校准图判断实际发生率和预测发生率的一致性;并采用H-L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200例MM患者中有68例在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出现耐药且临床疗效不佳的情况,硼替佐米临床耐药率为3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高骨髓微血管密度(MVD)、高骨髓上清VEGF、HGF、bFGF表达水平等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均是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发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骨髓MVD、血清VEGF、HGF、bFGF和TNF-α水平联合构建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其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78.8%,联合预测模型AUC高于骨髓MVD(AUC=0.743)和血管相关生成因子(AUC=0.878)独立预测模型.绘制联合预测模型校准图当中校准曲线贴近于标准曲线,提示该模型一致性较好.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x2=14.748,P=0.164,说明联合预测模型拟合度好.DCA曲线提示干预在0.0~1.0区间的临床净收益大于全干预和不干预.结论:以MM患者骨髓MVD和血管相关生成因子(VEGF、HGF、bFGF)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具备更高的临床评估效能和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各项指标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升高患者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从而构建HLH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21例sCD25升高(≥2 400 U/ml)患者的临床特征.按照是否满足HLH诊断分为HLH组与非HLH组.HLH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感染组、肿瘤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组、病因不详组.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治疗情况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建立HLH诊断预测模型.结果:121例sCD25升高的患者中68例诊断为HLH.HLH组患者使用升压药物比例、DIC发生比例、HScore评分高于非HLH组(P<0.05);肝大、脾大、噬血现象在HLH患者中更为常见(P<0.05);HLH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更低,而甘油三酯、铁蛋白(FER)、sCD25、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水平则更高(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HLH患者sCD25水平较感染组水平更高、sCD25/FER水平较感染组和MAS组更高;相比于肿瘤组HLH患者,感染组PCT水平、使用升压药物比例、噬血现象阳性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热、脾大、噬血现象、多系减少、IgM、M.sCD25[sCD25检测值相较诊断界值(2 400 U/ml)的倍数]、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是HLH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以发热、脾大、噬血现象、多系减少、免疫球蛋白M、M.sCD25、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构建的预测模型H显示出较好的预测准确度,当以H=39.45为最佳截断值时,模型的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3.02%.结论:sCD25、sCD25/FER、PCT、噬血现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DIC有助于区分HLH的潜在病因.预测模型H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可以作为临床上一个相对准确的HLH诊断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4种肌少症筛查工具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肌少症诊断效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肌少症五条目(SARC-F)、改良版肌少症五条目(SARC-CalF)、迷你肌少症风险评估(MSRA)及Ishii评分4种筛查工具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肌少症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3年 7月于我院住院的 168例老年CO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共识为"金标准",分别估算SARC-F、SARC-CalF、MSRA和Ishii评分诊断老年COPD病人肌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下面积(AUC),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各筛查工具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68例老年COPD病人中,肌少症发生率为 25.6%.使用SARC-F、SARC-CalF、MSRA和Ishii评分4种筛查工具诊断肌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6.7%、32.7%、48.2%和39.3%,阳性预测值38.27%~63.64%,阴性预测值为79.29%~92.92%,敏感度为32.56%~81.40%,特异度为60.00%~88.80%.ROC曲线分析显示,SARC-CalF的AUC最高,为0.925,最佳诊断界值为≥10分,此时诊断肌少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和95.2%,优于其他筛查工具.结论:SARC-F、SARC-CalF、MSRA和Ishii评分 4种筛查工具对老年COPD病人肌少症均有一定诊断效能,但SARC-CalF的诊断效能最优,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严重创伤患者发生重症监护后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严重创伤患者发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PICS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与数据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横断面研究则参照美国卫生保健和质量机构(AHRQ)的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为横断面研究,4篇为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质量均为中高等.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OR=1.66,95%CI:1.43~1.91,P<0.001)、吸烟(OR=5.45,95%CI:1.61~18.47,P=0.006)、饮酒(OR=6.90,95%CI:2.14~22.26,P=0.001)、入住 ICU 时长≥7 d(OR=2.45,95%CI:1.18~5.11,P=0.020)、机械通气治疗(OR=1.96,95%CI:1.04~3.68,P=0.040)、睡眠障碍(OR=2.78,95%CI:1.35~5.73,P=0.005)、镇静药物使用(OR=2.88,95%CI:1.34~6.22,P=0.007)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敏感性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60岁和入住ICU时长≥7 d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提示分析结果可靠,存在发表偏倚可能较小.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发生ICU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众多,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其高危人群,并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干预,以降低重症创伤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更好地促进患者健康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部超声B线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B线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75例入院时无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力衰竭发生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入院后进行肺部超声B线评估,并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线预测HFpEF的发生.结果:2例病人被诊断为心源性休克,3例为急性肺水肿,1例死亡.病人入院后48 h内行床边肺部超声检查,事件组B线中位数为14.53条,非事件组为6.03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与非事件组比较,事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线预测HFpEF发生率为0.85,95%Cl[0.76,0.93],最佳截断值是12条,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LVEF、B线是HFpE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肺部超声B线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HFpEF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SAH病人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病人脑积水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临床防治脑积水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SAH病人,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脑积水发生情况,并通过单因素、Lasso回归、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SAH病人脑积水的影响因素,采用似然比卡方、Wald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价值.结果:236例aSAH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14.83%(35/236).动脉瘤位于后循环[OR=4.443,95%Cl(1.028,19.201)]、出血破入脑室[OR=5.842,95%Cl(2.212,15.428)]、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5 mm[OR=3.440,95%CI(1.120,10.568)]、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OR=3.951,95%Cl(1.213,12.869)]、颅内感染[OR=5.092,95%Cl(2.326,11.147)]、脑脊液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水平[OR=5.112,95%Cl(1.283,20.368)]、脑脊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OR=6.530,95%Cl(2.302,18.521)]是aSAH病人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脑脊液净化[OR=0.365,95%Cl(0.154,0.865)]是aSAH病人发生脑积水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对aSAH病人发生脑积水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CI[0.892,0.961],预测敏感度为97.14%,特异度为86.07%.结论:动脉瘤位于后循环、出血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5 mm、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TGF-β1水平、脑脊液MMP-9是aSAH病人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脑脊液净化是aSAH病人发生脑积水的保护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进一步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用阿仑膦酸3~4年对社区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阿仑膦酸3~4年预防脆性骨折的结果。方法:系统搜索MED-LINE、EMBASE、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研究的引文。时间范围建库至2020年7月16日。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估。根据异质性大小决定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高风险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按照PRISMA 2009规范进行报告。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8篇报告。2个研究2篇报告结果为高风险,其余2个研究6篇报告为低风险。结果显示使用阿仑膦酸3~4年可有效预防新发椎体骨折( RR=0.54,95% CI:0.44~0.66, RD=-0.03)、临床骨折( RR=0.82,95% CI:0.73~0.92, RD=-0.03)、非椎体骨折( RR=0.84,95% CI: 0.75~0.95, RD=-0.02)、临床椎体骨折( RR=0.51,95% CI:0.34~0.76, RD=-0.01)和髋部骨折( RR=0.56,95% CI:0.37~0.87, RD=-0.01);但未见能有效预防腕部骨折( RR=0.85,95% CI:0.67~1.09)、严重不良事件( RR=0.95,95% CI:0.80~1.14)和上消化道不良事件( RR=1.02,95% CI:0.96~1.07)。对纳入高风险报告的6个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临床骨折、非椎体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腕部骨折、严重不良事件的 HR分别为0.81、0.85、0.49、0.62、0.94、0.94。 结论:口服阿仑膦酸3~4年可有效预防社区绝经后低骨量或骨质疏松女性脆性骨折,其中对椎体骨折的预防效果优于非椎体骨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