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共生理论的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作为医疗卫生领域新兴的诊疗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弊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降低患者流动性,避免交叉感染,优化医疗机构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因此,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的融合发展势必会成为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服务形式。而目前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服务面临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交互标准,利益责任分配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运行与发展。将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可以将问题统一、简化处理,更好地解决困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作者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以及共生环境等共生要素出发,探讨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融合发展。通过对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平台、信息化水平、人员配置、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认为将医疗设备同时接入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系统,达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设施资源共生的关键;使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信息设备以及医保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信息平台融合共生的关键;医疗机构各项机制科学合理的运行,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高效运行的保障;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患者信任度、服务定价、医保报销等社会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流程,为政府、医院等部门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6—2020年某在线就医平台患者就医选择偏好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患者在线就医选择的偏好,为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好大夫在线平台的在线就医病例和在线就医订单数据,将就医原因、疾病级别、问诊类型、就医时间、患者所在区域、就医价格纳入对患者在线就医选择偏好的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 t检验。 结果:对共纳入在线就医病例4 122.86万人次和在线就医订单2 668.32万条。在线就医的疾病主要为常见病,且不同年份疾病级别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不同年份患者在线就医订单中问诊形式的占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患者在线就医时间集中在每天的8时至22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每万人口在线就医人次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在线就医价格区间集中在1~100元。 结论:我国患者在线就医疾病以常见病为主,就医时间和价格区间相对稳定,东部地区的在线就医人次高于中、西部地区。在线就医平台未来应重点开发互联网慢性病诊疗项目,提高在线就医服务的响应性,建立科学的医生调度排班制度,缩小互联网医疗的区域数字鸿沟,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合理定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澳大利亚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以活动为基础的筹资付费方式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于卫生制度改革的需要,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活动为基础的筹资(activity based funding,ABF)付费方式,并于2011年设立独立医院定价管理局作为具体执行机构。ABF付费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定价、医疗服务分类、临床数据收集和服务成本核算。该方式对我国公立医院资金拨付过程中的支付方式顶层设计、医疗服务分类系统完善、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动态调整、信息化和信息标准化建设等,有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抗青光眼滴眼液种类和每日治疗费用近15年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2021年中国抗青光眼滴眼液种类和每日治疗费用相对于2006年的变化 。方法:从药智网数据库获取2021年显示的抗青光眼滴眼液信息包括成分、规格、机制、价格、生产商等。通过实测的单瓶滴数和单瓶全国市场定价,计算每种滴眼液的每日费用,并与2006年收集的抗青光眼滴眼液对应信息进行比较。结合2006和2021年中国居民收入情况,分析抗青光眼滴眼液每日费用在居民年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结果:2021年抗青光眼滴眼液品种共32种,每日费用为0.34~16.00元;除外3种单剂量包装的药物后每日费用为0.34~6.77元。2021年抗青光眼滴眼液种类与2006年(16种)相比明显增加。2021年前列腺素类药物占比最高,为31.25%。仿制药、固定复方制剂以及无防腐剂的单剂量包装药物数量明显增加。2021年进口药物价格大幅降低,与2006年相比每日费用下降29.28%~53.78%。2021最贵的药物每日费用分别占城镇和农村居民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32%和30.85%(除外单剂量包装药物后分别为5.21%和13.05%),较2006年的37.46%和122.79%明显下降。结论:与2006年相比,2021年中国抗青光眼滴眼液的品种明显增加,每日费用和所占日收入的比例均大幅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欢迎订阅《卫生经济研究》杂志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卫生经济研究》杂志创刊于1984年,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系列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已被多家数据库收录,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医院管理、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改革探索、成本与费用、数智健康、健康老龄化、财务与审计、药械管理、他山之石等.《卫生经济研究》杂志系月刊,每期96页;定价15元/期,全年180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全年24期,逢每月10日和20日出版,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11-4749/R,国际刊号:ISSN1671-4695,国内邮发代号:80-494,国外发行:M1987,定价10元(人民币)/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全年24期,逢每月10日和20日出版,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11-4749/R,国际刊号:ISSN1671-4695,国内邮发代号:80-494,国外发行:M1987,定价10元(人民币)/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皮肤科学通报》征订征稿启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创刊,是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皮肤性病学专业期刊.为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来源期刊、英国CABI数据库来源期刊、DOAJ数据库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选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SSCE中文学术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位于Q1区,总被引频次、Web下载率连续5年排同类期刊第一;多次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陕西省精品科技期刊"等称号.2022年将栏目优化为指南与共识、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综述等.本刊被公认为职称晋升发表论文所必须的杂志,也适合高、中级及基层皮肤性病科学及相关学科医、教、研工作者阅读学习.订阅信息: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708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1-1197/R,邮发代号52-17,单月刊.每册定价35元/期,全年定价420元.订阅方式:可直接通过当地邮局订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欢迎订阅《中华男科学杂志》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中华男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男科学和生殖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和202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以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男科学和生殖医学工作者和科研部门的实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旨在交流与推广男科学和生殖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男科最新诊断、治疗信息,男、女不育症诊治方面的研究动态和临床实践经验、病例报告、男科重要新闻、重大学术活动、出版消息、书刊评论以及厂家产品信息等内容.设有专家谈、论著、综述、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适合男科学及生殖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本刊为大16开本,96页,全铜版纸印刷,由邮局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90,每期定价20.00元,全年价240.00元(包括邮费),欢迎读者向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以药品临床价值为导向,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四磨汤口服液的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当前可获得数据以及调研数据,围绕四磨汤口服液与两种对照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有效性方面,四磨汤口服液可提高临床有效率,药理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性方面,未见毒性反应,不良反应较轻,预后良好.经济性方面,日均费用略高于对照药,具有一定成本效果优势.创新性方面,获中国专利授权,并作为中药创新药上市.适宜性方面,方便服用,在药物技术特性和药品使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医院覆盖较广,产能充足,患者负担较低,长期应用无较大环境风险.3种中成药的综合价值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四磨汤口服液(92.01分)>对照药A(85.11分)>对照药B(77.51分).专家组推荐意见为A类(21/23),建议可直接转化为决策使用.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综合价值较高,可为药品合理定价、合理用药以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