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脑炎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 病例资料女,9 岁,因"进行性行走及语言障碍 1 周余"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我院)儿童神经科住院.患儿于 10d前出现头痛伴发热,热峰39.2℃,口服双黄连等中成药治疗,2 d后热退,头痛症状消失.1 周前出现头晕,纳差,步态不稳,继而独坐困难,无法行走伴语速减慢、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头颅MR提示小脑部位异常信号,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持续加重,转诊至我院.患儿系G1P1,出生史、发育史及既往史无特殊.患儿父母体健,祖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及类似疾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从建库至2023年4月1日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oB2进行偏倚风险评价、Stata 17SE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涉及稳心颗粒、舒肝解郁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心可舒片、养心氏片、逍遥丸、益心舒胶囊、乌灵胶囊和柏子养心丸共9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方面最佳为舒肝解郁胶囊;改善躯体化症状方面稳心颗粒最佳;改善焦虑方面心可舒片最佳;改善抑郁方面益心舒胶囊最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政策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一、《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与《药品标准管理办法》是什么关系?对于中药标准管理而言,《药品标准管理办法》与《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药品标准管理办法》明确了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药品标准管理的基本制度、工作程序以及各方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基于中药的自身特点,将药品标准管理的一般性程序与中药自身特殊性相结合.在《药品标准管理办法》通用性规定的基础上,《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按照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与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中药产品属性分类,进一步对中药标准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细化和明确,彰显中药的特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七伤药片致重度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60岁男性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自行服用三七伤药片(3片、3次/d),6 d后患者出现上腹部闷痛、恶心、呕吐,伴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示血清总胆红素(TBil)155.2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7.1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81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67 U/L,碱性磷酸酶(ALP)136 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455 U/L。停用三七伤药片并予保肝治疗8 d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38 d后实验室检查示血清TBil 27.3 μmol/L、DBil 9.2 μmol/L、ALT 46 U/L、AST 28 U/L、ALP 83 U/L、GGT 55 U/L。患者的肝损伤可能与三七伤药片成分中草乌、雪上一枝蒿所含乌头碱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指南(精简版,2022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中成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大量盲目用药和不规范用药的情况。《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召集行业内中、西医临床专家,药学专家,以及指南研究方法学专家共同编制了本指南,分别制定了不同严重程度、治疗目标定位下的中成药口服和(或)灌肠治疗UC的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UC提供规范性的指导和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从病因病机、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专方专用、专法专药、中成药、中医外治法等分别展开论述,综合近些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况,为临床治疗IM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益气养阴类中药治疗心悸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律失常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可以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中医学称之为"心悸"。中医在临床治疗上多以益气养阴法来治疗心悸,然而目前对于其治疗机制缺乏相关研究。从药理学角度,总结益气养阴类中药、经方和中成药治疗心悸的研究进展,探究其作用机制,并总结出益气养阴类中药主要通过多种靶基因,调节各种信号通路及离子通道,从而调控心律,改善心悸患者临床症状,为心悸的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口服中成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中医治疗中推荐了6个品种的口服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方(胶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方(胶囊、颗粒)、疏风解毒方(胶囊、颗粒)、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其中藿香正气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方和疏风解毒方仅推荐在医学观察期使用,但也有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报道;而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则仅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这6种口服中成药的安全性较好,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中医辨证、禁忌证、配伍禁忌,避免主治证型相似的药物叠加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在相隔第一版13年后于2023年8月正式出版。第二版的修订原则是:保持第一版框架,在原有框架基础上结合研究进展,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国内外最新成果的内容。参照DSM-5和ICD-11精神障碍分类和国内临床实际情况,第二版的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分离焦虑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增加了国内近期的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资料。参照国际指南,增加了第一版未纳入的药物。根据中国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补充了中成药治疗、物理治疗和基于网络的心理治疗。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补充了孕产妇使用抗抑郁药风险的最新资料。焦虑障碍的治疗原则贯彻全病程治疗理念,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治疗。治疗药物均采用一线、二线等推荐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旨在探讨近年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药物和临床特征,识别药物性肝功能衰竭和慢性DILI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早期识别和更好地管理。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断为DILI并随访至少6个月的2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药物性肝功能衰竭和慢性DILI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药(占62.5%)包括草药(占中药的84.3%)和一些中成药是研究中发现引起DILI的主要原因。胆汁淤积型与严重和慢性DILI更相关。已存在胆囊疾病、初始总胆红素、初始凝血酶原时间、初始抗核抗体滴度是药物性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从峰值下降到峰值的50%的时间间隔(T 0.5ALP和T 0.5ALT)延长为慢性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87,95%置信区间:0.697~0.878, P ?0.001),临界值分别为12.5?d和9.5?d。 结论:中药是导致DILI的主要原因,发生严重DILI的风险与已存在胆囊疾病、初始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抗核抗体相关。T 0.5ALP和T 0.5ALT可作为预测慢性DILI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