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受限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功能受限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红细胞沉降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受限程度、临床疾病活动指数、改良Sharp评分总分等。采用斯坦福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评估身体功能,包括穿衣与修饰、起身、进食、步行、个人卫生、取物、紧握和活动8个特征。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功能受限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43例RA患者,男性114例,女性529例,年龄(49.7±12.9)岁,其中399例(62.1%)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293例(45.6%)为轻度,73例(11.4%)为中度,33例(5.1%)为重度。功能受限的患者比例随年龄(从16~39岁的51.8%升至≥60岁的73.3%)、疾病活动度(从RA疾病缓解期的15.3%升至高疾病活动度的96.3%)的升高而增加,与病程呈U形曲线关系。功能受限最常见的特征是步行[43.5%(280/643)],其次为紧握[36.1%(232/643)]、取物[35.5%(228/643)]、活动[33.4%(215/643)]、个人卫生[33.0%(212/643)]、穿衣与修饰[29.7%(191/643)]、起身[29.1%(187/643)],进食受限最少见[18.4%(118/643)]。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OR=1.019,95% CI 1.004~1.03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OR=1.820,95% CI 1.616~2.050)、红细胞沉降率( OR=1.009,95% CI 1.001~1.017)、临床疾病活动指数( OR=1.080,95% CI 1.059~1.102)和改良Sharp评分总分( OR = 1.010,95% CI 1.004~1.015)是RA患者功能受限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大多数R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尤其是步行受限最常见,且与年龄、疼痛、疾病活动相关,提示应重视RA患者疼痛的管理及控制疾病活动性的达标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海上100 m氦氧饱和-108 m巡潜潜水员医学保障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4名潜水员应激、营养、睡眠质量的监测,评价氦氧饱和潜水程序及医学保障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适用高气压条件的生命体征监测仪监测潜水员的生命体征,采用多普勒气泡监测仪对减压过程中机体气泡逸出状况进行评估,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潜水员的应激水平和睡眠质量,根据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和大关节(双侧肩、髋、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测结果评估潜水后效应。结果:4名潜水员训练全程生命体征整体稳定,各阶段生命体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减压过程中,潜水员多普勒气泡监测结果均处于2级以下。潜水前后潜水员SASRQ总分均低于57分,处于中低应激水平,出舱后应激水平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64, P=0.239)。潜水前后潜水员睡眠质量较好,潜水员出舱后睡眠质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99, P=0.016)。4名潜水员潜水后血常规、生化、双侧肩、髋关节核磁共振检测结果均正常,仅1名潜水员显示关节少量积液。 结论:本次潜水训练潜水员身心健康状态保持良好,潜水程序及医学保障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综合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综合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 年 9 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风湿病科收治的 368 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n=183)与试验组(n=185).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给予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综合健康教育.比较 2 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基于CRP水平计算的 28 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表(DAS28-CRP)评分及斯坦福健康评估问卷调查表(HAQ)评分.评估2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试验组VAS、DAS28-CRP、HA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综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RA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自身健康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首次与二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比较首次与二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大众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采用冠状病毒焦虑量表(CAS)、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对大众焦虑、抑郁、睡眠情况、心理弹性、心理应激进行评估.结果:二次感染者的CAS、CES-D、ISI及SASRQ评分均高于首次感染者(P<0.001);二次感染者焦虑、抑郁、失眠、应激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首次感染者(P<0.05);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二次感染者在焦虑(OR=2.738)、失眠(OR=1.730)、急性应激障碍(OR=2.481)患病率显著高于首次感染者(P<0.01).结论:二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首次感染者,且二次感染可能是焦虑、失眠、急性应激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南京市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实施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南京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 2016年4至6月,以街道和(或)乡镇为单位招募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慢性病患者,组建42个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内容参照上海复旦大学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所有研究对象活动前、活动后半年、活动后1年开展3次相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每个自我管理小组随机选取1~2例患者开展定性访谈.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χ2检验、广义估计方程和内容分析法综合评估自我管理实施效果.结果 共登记患者562例;其中548例慢性病患者完成了3次调查,66例参加了定性访谈.经多因素调整,与活动前相比,活动后半年、活动后1年伸展和(或)力量锻炼时间、耐力锻炼时间、与医生交流评分,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生理和心理总评分,疲劳、疼痛、健康担忧、社会活动和(或)角色受限,体重、收缩压、三酰甘油和血糖控制率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访谈对象对CDSMP总体、形式、内容满意度分别为87.9%、90.9%、83.3%.结论 南京社区CDSMP能增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降低体重、血压和血脂,表明可在南京社区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创伤脓毒症幸存康复病人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非创伤脓毒症幸存康复病人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创伤脓毒症幸存康复病人512例,使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对病人进行ASD评定,同时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分析非创伤脓毒症病人ASD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SASRQ评估,符合DSM-Ⅳ诊断标准,本组病人中81例合并ASD,发生率为15.82%.ASD组病人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6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有创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住ICU、院内感染、阿片类镇痛药及苯二氮?类镇静剂使用病人均高于非ASD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2.543、101.388、61.172、57.539、107.416、21.429、67.314、16.394、33.638、64.72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 ≥15分(OR=5.432,95%CI:1.033~25.497)、SOFA评分 ≥6分(OR=7.479,95%CI:1.345~31.451)、有创机械通气(OR=19.173,95%CI6.302~51.183)、住ICU(OR=16.545,95%CI:2.739~41.258)是非创伤脓毒症病人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评分 ≥15分、SOFA评分 ≥6分、有创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是非创伤性脓毒症病人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疫情风险感知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疫情风险感知和急性应激反应程度对生命质量影响的内部机制,为改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短暂暴发期(2021年2月3-10 日),以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评估量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修正版自我领导力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网络调查,累计获得样本3 098人.结果 疫情风险感知对生命质量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48,t=-10.76,P<0.001),且放入中介变量后,疫情风险感知对生命质量的负向预测依然显著(β=-0.25,t=-5.68,P<0.001).急性应激反应程度在公众疫情风险感知与生命质量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36%,自我领导力与急性应激反应程度的交互项(β=0.001,t=2.068,P<0.05)显著预测生命质量.结论 急性应激反应程度和自我领导力水平在公众的疫情风险感知与生命质量的关系中分别存在中介和调节效应.可以通过调节内在心理机制,合理感知疫情风险,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维持并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