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证类本草》的鲜药应用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统计与分析《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可鲜用中药及应用特点,为鲜药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证类本草》收录的中药进行筛选,并将纳入的鲜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类本草》中发现鲜药种类总计296种,其中鲜植物药234种(79.05%),鲜动物药62种(20.95%);鲜药药性以寒凉为主,植物药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动物药药味以甘、咸、苦为主,无毒鲜药最多,有191种(82.33%);在用法中,外用最多337次(53.32%);在主治疾病上,记载最多的是外科疾病201次(30.04%).结论:《证类本草》中明确记载了多种动植物药的临床鲜用方法,但目前鲜药的应用十分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强鲜药资源开发与相关实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消渴病无毒植物药古方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运用Python编程语言和R统计分析软件,系统整理了清代及清代以前治疗消渴的有效方药,对无毒植物药组成的古方进行了用药规律总结,以期指导消渴病临床选方用药.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清代及以前无毒植物药治疗消渴病多集中于益气、养阴、清热药的使用,体现了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的主要病机;消渴病复杂多变,常见肺胃燥热饮水无度、胃腑实热引饮常渴、血虚津亏四肢烦热、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咳嗽、脾虚不能食、肾阳虚小便多、气虚水停遍身浮肿、气阴两伤等不同证候及其兼证,分析所得药对及所聚类的新方对上述证候及其兼症具有针对性,可为临床选方、配伍、化裁提供思路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外植物药辣木叶的中药药性研究概括
编辑人员丨2023/8/6
辣木叶是印度传统草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辣木叶可以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异常、肥胖、癌症、癫痫、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且价位低廉的植物药,对其药性研究有利于扩大辣木叶的适用范围,更好地挖掘其药用价值.根据现有的研究,结合中医性味归经理论,推测辣木叶性寒凉,味甘、苦,性沉降,归肝、脾(或/及胃)经,属安全剂量下的无毒类药材,其配伍及禁忌尚不明,功效为健脾化痰除湿、清肝泻火,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的甲亢、肝阳上亢及痰湿中阻的高血压病、脾虚痰湿的肥胖症及糖尿病等.借助实验室手段,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辣木叶的中药药性,以促进海外植物药辣木叶的"中药化",拓展中药新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廿一味植物药改善东莨菪碱引起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及其早期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廿一味植物药对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早期安全性研究.方法 8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廿一味植物药高、中、低剂量组(2g·kg-1、1 g·kg-1、0.1g·kg-1);连续灌胃28 d,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引起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利用避暗、跳台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记录每只小鼠的体重变化,检测各组小鼠的脏器系数,取血清测定各脏器毒性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各脏器病理变化,并检测脑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总谷胱甘肽、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 在跳台和避暗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各剂量给药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记忆潜伏期(P<0.05),减少小鼠的错误次数(P<0.05),改善记忆功能;高、中各剂量给药组均能显著增加BDNF mRNA和总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通过测量各脏器系数、毒性指标及H&E染色结果发现,给药组并无明显毒性变化.结论 廿一味植物药可有效地改善东茛菪碱引起记忆获得性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可能与神经保护和抗氧化有关,并且此药对小鼠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