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是由围生期疾病及新生儿期各种并发症、生后营养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早产儿生后某个时期体重、身长或头围低于相应生长曲线参考值的一种生长落后状态。EUGR的发生在小胎龄、低体重早产儿中十分普遍,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神经认知功能、心血管及内分泌代谢系统等多方面的预后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关于EUGR的定义、早产儿的理想生长模式、生长评估方式以及合理营养措施存在许多争议,该文就近年来EUGR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参加第二届中国早产儿学术大会的儿科医师对早产儿学知识了解及运用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参加"第二届中国早产儿学术大会"的儿科医师对早产儿学相关知识的了解、运用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儿科医师继续教育,以期更好地指导基层儿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方法:于2018年4-5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对象为"第二届中国早产儿学术大会"的参会儿科医师,对问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分别就个人教育背景、从业时间、所在医院新生儿专业的现况、对早产儿营养了解程度等几方面设计问卷。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554份。被调查的儿科医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7.2%;344人(62.1%)来自三级甲等医院。按照地域分布、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等级、医院性质、医院产科年分娩量、新生儿专业病房床位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床位数,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组,并对我国新生儿早产现状以及工作中使用早产儿宫外生长曲线(Fenton2013)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三级甲等医院中使用2013版Fenton曲线者所占比例较三级乙等医院、二级医院为高(χ 2=47.663, P<0.05),专科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师使用2013版Fenton曲线者占比较妇幼保健院和综合性医院者为高(χ 2=8.072, P<0.05)。 结论:以继续教育为目的的学术年会,在筹备期间面向参会人员设置会前问卷调查,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设置年会内容,这样更能解决基层医师的临床问题,促进基层医师诊疗水平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早产儿纵向宫外生长迟缓现状调查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多中心数据,进行胎龄<28周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s)纵向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现状调查,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北地区32个NICU收治的EPIs一般情况、营养支持、住院期间并发症及体重增长情况等临床资料。出院体重Z评分较入院时下降>1定义为纵向EUGR,将EPIs分为纵向EUGR组及非纵向EUGR组,总结EPIs营养支持及体重增长现状。将EPIs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纵向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赤池信息准则决定最优Nomogram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结果:共纳入436例EPIs,胎龄(26.9±0.9)周,出生体重(989±171)g,纵向RUGR发生率82.3%(359/436)。最终纳入出生体重Z评分、体重下降程度、体重增长速率、出院前3 d母乳喂养比例≥75%、机械通气≥7 d、母亲完成产前促肺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个变量构建列线图。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70(95% CI 0.820~0.920)和0.879(95% CI 0.815~0.942),提示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提示模型存在较好的拟合度( P>0.05)。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在所有阈值下均有正向获益。 结论:目前EPIs纵向ERGR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EPIs出院时纵向EUGR的预测模型,有助于尽早识别纵向EUGR高危的EPIs并进行干预。未来研究有必要扩大样本量和进行前瞻性研究来优化和验证该预测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于等于32周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于等于32周早产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NICU住院的≤32周的64例早产儿的病例资料.研究其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阳性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以体重为准,采纳入组的64例早产儿中,发生EUGR 15例,发生率为2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静脉营养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喂养方式、出院矫正胎龄对EUGR的发生明确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425 g、抗生素使用时间>24.5 d、静脉营养时间>25 d、出院矫正胎龄>36周的早产儿更容易发生EU-GR.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尽量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尽早实现肠道喂养,加强母乳喂养,对于降低EUGR的发生率有较大意义.对于出生体重<1425 g、抗生素使用时间长、静脉营养时间长、矫正胎龄>36周仍需住院的早产儿,为EUGR高危儿,加强营养支持及生长发育监测更是重中之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法动态评估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早产儿的年龄别体质量 Z(WZ)评分变化规律,探讨 WZ评分法对早产儿发生 EUGR 的动态评估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收治的出生4 h 内住院、住院4周以上、小胎龄(胎龄<32周,VLGA)早产儿资料。根据出院时体质量是否低于校正年龄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来诊断 EUGR,分为非 EUGR 组和 EUGR 组。分别计算早产儿出生后每周的 WZ 评分值,观察2组早产儿的 WZ 评分变化趋势,比较2组间的差异。作 WZ 评分诊断EUGR 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每周的 ROC 下面积,分析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等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共177例 VLGA 早产儿入选,其中 EUGR 早产儿104例,EUGR 发生率为58.8%。EUGR 组的 WZ 评分曲线在全部早产儿之下,非 EUGR 组在全部早产儿之上;全部早产儿和 EUGR 组早产儿每周 WZ 评分随住院时间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而非 EUGR 组早产儿每周 WZ 评分除了第1周下降外,其他时间点变化不明显。2组的 WZ 评分均为负值,EUGR 组在出生时(-0.84±0.39比-0.31±0.41)、出生第1周(-1.19±0.36比-0.74±0.40)、出生第2周(-1.17±0.36比-0.68±0.40)、出生第3周(-1.23±0.34比-0.64±0.39)、出生第4周(-1.35±0.41比-0.65±0.42)、出生第5周(-1.45±0.41比-0.56±0.38)、出生第6周(-1.54±0.49比-0.70±0.36)、出院时(-1.72±0.38比-0.67±0.42)WZ 评分均低于非 EUG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0)。早产儿开始胃肠喂养时间(r =-0.271)、胃肠营养达418 kJ/(kg·d)的时间(r =-0.388)、达全胃肠喂养时间(r =-0.332)、氨基酸累积使用剂量(r =-0.298)、脂肪乳累积使用剂量(r =-2.221)与出院时 WZ 评分均呈负相关(P 均<0.05)。每周的 WZ 评分预测 EUGR 的曲线下面积随着出生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每周 WZ 评分值用于诊断 EUGR 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0),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动态监测早产儿 WZ 评分可直观地显示早产儿营养和生长情况,且可早期对早产儿发生 EUGR 进行预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京市某院NICU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南京市某院NICU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状况,旨在为南京地区早产儿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出院时的体质量分为EUGR组与非EUGR组.早产儿出院时胎儿的体质量小于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为EUGR组,其余为非EUGR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状况、营养状况、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 非EUGR组早产儿的体质量状况、营养状况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EUGR组(P<0.05).EUGR组早产儿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围生期窒息、败血症、喂养不耐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合并症的发生率高于非EUGR组(P<0.05).EUGR组早产儿胎龄明显小于非EUGR组(P<0.05),EUGR组早产儿多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高于非EUGR组(P<0.05).结论 该院EUGR早产儿体质量状况、营养状况等各项临床指标均较差,合并症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对其进行早期的防治及营养支持,以有效抑制合并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桂滇黔交界地区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内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桂滇黔交界地区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和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早产儿按胎龄分3组,即28 ~ 31+6周、32 ~33+6周、34 ~36+6周,以出生时、出院时体质量小于同胎龄儿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P10)定义为IUGR、EUGR,计算其IUGR、EUGR的总发生率,对不同胎龄组出生时IUGR及出院时EUGR的例数及发生率、不同的体质量百分位数出院时与出生时的例数差值及其占该组总例数的比例进行统计,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674例住院早产儿,出生时IUGR发生率为27.30%,出院时EUGR发生率为59.64%,其中出生时IUGR早产儿出院时EUGR发生率达98.75%.胎龄28 ~31+6周、32 ~33+6周、34~36+6周早产儿出生时IUGR发生率分别为6.67%、25.37%、35.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的增加,IUGR的发生率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滇黔交界地区住院早产儿IUGR、EUGR的发生率仍较高,IUGR发生率随着胎龄增大而升高,EUGR发生率随着胎龄、出生体质量百分位数的降低而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1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生长发育指标(体重)≤宫内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为EUGR诊断标准,将纳入早产儿分为EUGR组与非EUGR组,比较两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静脉营养、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母体并发症、早产儿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312例早产儿中,发生EUGR 81例,发生率为26.0%.EUGR组出生胎龄≥34 w、出生体重≥1500 g、静脉营养的比例显著低于非EUGR组(P<0.05),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1 d、母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儿合并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EUGR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34 w、出生体重≥1500 g、静脉营养为早产儿发生EUGR的独立保护因素,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出生胎龄、出生体重、静脉营养、开始胃肠内喂养的日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8个因素对早产儿发生EUGR有显著影响,应做好围产期孕妇保健,给予早产儿足量热卡,科学喂养,避免EUGR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静脉营养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针对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静脉营养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ICU收治的93例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早产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均采用"全合一"静脉营养方案加强营养支持,配方包括6%小儿复方氨基酸、20%脂肪乳、葡萄糖、维生素、NaCl、KCl、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静脉营养液在20~24 h匀速输入.观察静脉营养干预前后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记录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等静脉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项指标对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预测能力.结果 93例早产儿均纳入分析,胎龄(28.75±1.93)周,出生体重(1 113.28±190.48)g.93例早产儿中,除4例死亡外,其余89例均达到出院标准,总住院时间(51.64±15.98)d.89例存活早产儿最大体重下降百分比(4.42±3.12)%,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6.36±2.60)d ;日平均体重增长速率(19.53±4.64)g/kg,周平均身长增长(1.06±0.34)cm,周平均头围增长(0.69±0.22)cm.89例存活患儿静脉营养持续时间(21.56±8.54)d,出院时体重、身长、头围均较入重症医学科(ICU)时明显增加〔体重(g):2 191.63±186.00比1 118.71±188.78,身长(cm):45.21±1.50比37.34±2.56,头围(cm):31.04±1.27比25.96±1.80〕,白蛋白(Alb)水平明显升高(g/L :27.52±3.77比25.70±3.88),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降低(mmol/L :1.65±1.39比5.11±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9例存活早产儿中有79例(88.8%)存在早产儿贫血,48例(53.9%)达到输血标准;42例(47.2%)存在糖代谢紊乱,38例(42.7%)存在电解质紊乱,9例(10.1%)存在PNAC ;出院时38例早产儿(42.7%)存在体重评价的EUGR.ROC曲线分析显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胎龄、出生体重及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三者联合对EUG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6.8%.结论 针对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的静脉营养方案安全、有效;但静脉营养可引起糖代谢和电解质紊乱以及PNAC等并发症,需注意监测;尽早EN,缩短静脉营养持续时间是预防PNAC的重要措施;胎龄、出生体重及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三者联合对EUG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在住院早期加强干预,避免EUGR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产儿追赶性生长随访资料回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影响因素,为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细分干预阶段和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总结回顾2010年10月-2016年9月入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至校正年龄满1周岁的247例早产儿病例追赶性生长的情况,分析早产儿校正1周岁时未达追赶性生长的风险因素.结果 247例早产儿校正1周岁以前达到追赶性生长共206例(8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时体重宫外生长受限(EUGR)是早产儿校正1周岁时仍未达到追赶性生长的最大独立危险因素(OR=4.586,95%CI:1.712~12.288,P=0.002),而存在高危营养风险(OR=4.815,95%CI:1.860~12.467,P<0.001)、母亲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OR=2.861,95%CI:1.384~5.914,P=0.005)是早产儿出院时体重EUGR的危险因素,较高出生体重(OR=0.151,95%CI=0.065~0.348,P<0.001)出院时体重EUGR的保护因素.胎龄<32周,出生体重越小,达到追赶性生长越晚.出生胎龄越小,头围达到追赶性生长越晚.结论 加强早产儿院内管理,尤其是早期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减少EUGR发生,并坚持出院定期随访指导可能有助于降低早产儿追赶性生长不达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