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关于论文写作中志谢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互联网医院线上诊疗法律规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互联网医院将医师、患者、医院和医保等资源高度整合,是助推医疗资源有效共享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互联网医院线上诊疗服务的类型与范围、相关合同条款以及第三方网络平台责权等尚待明晰,相关法律规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建议应理顺互联网医院线上诊疗医方、患方和第三方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在《民法典》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线上诊疗的类型与范围,完善线上诊疗合同权利义务,防控诊疗风险,强化过程监管等,为打造健康有序安全的线上诊疗体制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麻醉法律风险认知的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对麻醉法律风险认知的现状。方法:2022年6月,选择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西南医科大学2018级麻醉学专业12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其麻醉法律风险相关的知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23名学生中,了解麻醉法律常识、医师管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师权利与义务、医疗行为过错认定相关知识的人数分别为24名(19.5%)、44名(35.8%)、58名(47.2%)、81名(65.9%)和73名(59.3%)。结论: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对麻醉法律风险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建议加强对其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和麻醉执业法律风险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本刊关于论文写作中志谢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本刊关于论文写作中志谢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2024/8/10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治治理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为有效提升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新型医疗形式的需求,我国逐步探索并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家庭医生除向居民提供基础医疗、公共卫生以及个性化签约等常态化服务外,还具有防控追踪、应急资源分配、突发事件处置、失能人员护理等重要职能.但目前我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践中仍存在服务签约主体欠明确、签约各方权责未厘清、法治治理体系碎片化等法律问题.未来应该不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从明确签约主体、厘清各方权利义务、推进法律规范体系化等方面探讨优化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应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法治治理的推进提供纾困之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论职业病诊断权利
编辑人员丨2024/5/18
职业病诊断权利是一项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亦是一项保障实体性权利的程序性权利;其内容包括有职业病诊断的提出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申请,以及当事人的配合义务.而职业病诊断鉴定权利是职业病诊断权利的体现和延伸.对劳动者而言,职业病诊断权利属于私权利,放弃职业病诊断是劳动者对个人私权利的处分.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法理上其不存在提请首次职业病诊断的权利,但存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提请职业病再诊断的权利.职业病诊断中当事人履行配合义务是职业病诊断权利启动与顺利进行的保证.劳动者提请职业病诊断后,在诊断过程无合理理由而拒不配合进行健康检查或医学观察等,可视为其放弃职业病诊断权利.用人单位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但不缴纳鉴定费用的,可以按照其放弃权利、撤销鉴定申请处理.劳动者提请职业病诊断或者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但用人单位拒不缴纳相应费用时,并不影响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的进行.此时,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关于手术知情同意实施现状的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通过调查手术知情同意书内容和签字情况、授权委托书签署情况,了解目前医疗机构关于手术知情同意的落实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了某三甲医院 2022 年度上半年的 276 份手术病历,并就手术同意书和授权委托书签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患双方的签字比较规范;医方关于术前主要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告知比较充分,对患者自身存在的高危因素、替代治疗方案及其利弊的告知存在不足;非患者本人签字的手术同意书,授权委托书签署不规范.结论 医疗机构手术知情同意落实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医疗机构可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明确授权范畴、强化术者告知、签字和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来保障知情同意的落实,切实保障医患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本刊关于论文写作中志谢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上海护理》对于论文致谢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致谢是在文末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对相关单位或个人的感谢.致谢的对象须是给予了该研究及论文写作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个人或单位,包括提供研究资助或便利条件者、协助完成研究工作者、提出重要建议者、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相关资料或工具的所有者等.致谢须征得被致谢人的同意.致谢应避免以下倾向:①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致谢和说明.②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致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致谢者的权利和义务.③以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加相关研究工作、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家写在致谢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