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杜仲丸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杜仲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挖掘杜仲丸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预测相关靶点,检索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获得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靶点;取两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交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主要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将18只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杜仲丸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杜仲丸组大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杜仲丸组灌胃杜仲丸提取物5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股骨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获得杜仲丸活性成分34个,对应靶点243个,骨质疏松症靶点1 059个。杜仲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核心靶点有TNF、IL-6、AKT1、TP53、IL-1β等,通过调控PI3K-Akt、TNF通路发挥作用。实验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杜仲丸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 P<0.05),股骨PI3K、Akt蛋白表达降低( P<0.05)。 结论:杜仲丸可能通过β-谷甾醇、槲皮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TNF、IL-6、AKT1、TP53、IL-1β等靶点,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盐炙对杜仲丸HPLC指纹图谱化学成分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盐炙对杜仲丸HPLC指纹谱图化学成分群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结果:对10批杜仲丸供试品进行分析,其生-生组合、生-盐组合的供试品有11个共有色谱峰,盐-生组合、盐-盐组合的供试品有12个共有色谱峰.结论:盐炙杜仲可产生一种新的化学成分.盐-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有一定的提高,可见盐制使药材的质量进一步得到稳定,地区差异性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强力天麻杜仲丸联合基础免疫治疗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继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强力天麻杜仲丸联合基础免疫治疗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继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MP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免疫(包括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加服强力天麻杜仲丸,每次12丸,每日3次.同时,根据两组患者病情逐渐减少激素使用量,免疫抑制剂续用.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滴度均明显下降(P<0.05),各周围神经传导速率及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简明健康状态量表(SF-36量表)的躯体疼痛、整体健康、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0.00%.结论 强力天麻杜仲丸联合基础免疫治疗MPA继发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及MPO抗体滴度,减轻炎性反应及中医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