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综合征患儿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2例因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遗传学检测结果。并分别以“Zellweger综合征”“Zellweger谱系障碍”“PEX6基因”或“Zellweger syndrome”“Zellweger spectrum disorder”“PEX6 gene”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的中英文文献。对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谱系障碍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基因型特点进行描述和总结。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均为新生儿,均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前囟增大、高腭弓等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均提示胆汁酸升高,颅脑彩色超声检查均提示双侧脑室增宽、室管膜下囊肿。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2例患儿均为PEX6基因变异,分别为复合杂合变异(c.315G>A和c.2095-3T>G)、纯合变异(c.506_507del),均诊断为PEX6基因变异致Zellweger综合征。2例患儿分别于住院第5天和第32天因家长要求出院,出院后不久(具体时间不详)均死亡。文献复习符合检索条件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11篇,包括本研究2例共26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损伤(19例)、发育迟滞(19例)、视力异常(19例)、极长链脂肪酸升高(17例)、颅脑结构畸形(15例)、肌张力低下(12例)、肝脏异常(12例)、特殊面容(10例)、牙齿损伤(9例)。变异类型中以复合杂合变异(15例)为主,致病性变异以错义变异为主(16例)。结论:当新生儿存在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特殊面容、颅脑结构畸形以及听力筛查未通过或年长儿存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感音性耳聋、牙釉质损伤、发育迟滞时,需考虑Zellweger谱系障碍。基因检测发现PEX基因变异可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特点及ABCD1基因新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AL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病因。方法:以1例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为首发症状的ALD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证者),收集该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以高通量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3个女儿进行ATP-结合盒D亚组膜1(ABCDl)基因测序和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发病年龄晚,病程长,早期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夜间肌肉痉挛,进行性发展为痉挛性四肢瘫痪、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二便失禁。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浓度增高,糖皮质激素的亚临床分泌异常。头颅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区密度对称性减低,脑白质变性。先证者的ABCDl基因检测到c.1367G>A,p.R456H的新半合子变异。其3个女儿存在同位点的核苷酸杂合变异。结论:本研究探讨了ALD的临床特点,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同时发现ABCD1基因的一处新变异,丰富了ALD致病基因的遗传变异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位点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VLCADD患儿的临床诊治经过及基因位点;以"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以"very long chain 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和"China"或"Chines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VLCADD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以及新生儿筛查对于VLCADD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据患儿低血糖、肝脏肿大、肝酶升高、血串联质谱C14:1明显升高,考虑VLCADD,给予口服左卡尼汀及富含中链脂肪酸配方奶喂养,患儿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年10个月,生长发育正常,监测血生化指标基本正常。基因检测发现 ACADVL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692-2_692-1delAG (splicing)/c.1276G>A (p.A426T)。通过文献检索,共纳入109例中国病例,有症状且明确分型的病例80例,心肌病型33例(41.25%)。33例心肌病型患者中,经新生儿筛查诊断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临床诊断组(58.3%比95.2%, P=0.016)。共发现113种中国人群的 ACADVL基因突变,最多见的突变位点是c.1349G>A(p.R450H),占13.08%,其次为c.664G>C或G>A,氨基酸改变均为p.G222R,占4.71%,第3位是c.553G>A(p.G185S),占3.66%。4例携带2个无效突变基因,均为心肌病型,携带1个无效突变基因的约半数为心肌病型,携带0个无效突变基因的多为肝病型及肌病型,少数为心肌病型( P=0.014)。 结论:中国人群VLCADD最多见的是心肌病型,病死率高,但经新生儿筛查,早期干预治疗,可能改善预后。c.1349G>A(p.R450H)是中国人群最常见的变异类型。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携带无效突变基因者更多表现为心肌病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个家系的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国籍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患儿的临床分型与基因型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9年2月接诊的1个VLCADD家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病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儿,男,1岁,主要表现为频繁发作的呕吐、低血糖、肝功能及心肌酶异常。足跟血串联质谱筛查显示C14、C14:1、C16:1、C16:2、C18和C14/C8明显升高,基因检测发现患儿 ACADVL基因存在c.664G>A(p.G222R)和c.1345G>A(p.E449K)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父亲和母亲,患儿被确诊为VLCADD,临床分型为心肌病型。患儿于入院2周后死亡。结合文献报道,共收集60例中国籍VLCADD患儿的资料,其临床分型以心肌病型和肝病型为主,占比达73.3%(43/60);基因变异组合类型与临床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肌病型患儿多携带2个功能丧失突变(LOF);心肌病型预后最差,死亡率高达76.9%(20/26)。C14:1作为诊断VLCADD的敏感指标,无法用于临床分型和预后评估。c.1349G>A(p.R450H)变异频次最高,占10.8%(13/120)。 结论:VLCADD的临床分型与预后高度相关。LOF变异在临床表现严重的患儿中更为常见。c.1349G>A(p.R450H)变异可能是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变异,早期筛查和诊断可以极大改善患儿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MN)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08年5月至2022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AM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使用Loes评分对患者的脑白质脱髓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有或无脑白质脱髓鞘患者血清极长链脂肪酸(VLCFA)水平的差异。采用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析EDSS评分与患者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23例AMN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9.52±9.91)岁。所有患者均以下肢异常起病,其中17例首发症状为下肢僵硬、无力(73.9%,17/23),6例为下肢麻木、酸痛(26.1%,6/23)。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基因突变类型无关。33.3%(7/21)的患者在(7.67±4.46)年的病程中出现脑白质脱髓鞘。在白质脱髓鞘和无脱髓鞘患者中,患者血清VLCF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病程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 r=0.57, P=0.006)。在23例AMN患者中共发现16种 ABCD1基因突变,其中c.5_19delinsTCTCCAGG(p.P2Lfs *12)突变为新发变异,既往未见报道。有4个来自不同家系的先证者均携带c.1415_1416del(p.Q472Rfs *83)变异。 结论:AMN以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运动功能的恶化与病程呈正相关。AMN有向脑型转化的风险,血清VLCFA的浓度与表型转换无关。 ABCD1基因的c.1415_1416del(p.Q472Rfs *83)突变为该疾病的热点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例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分析3例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X-ALD)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生化与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adrenoleukodystrophy protein,ALDP)结构进行分析,提高对X-ALD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3例患者均为男性,患者1、2为儿童脑型(childhood cerebral ALD, CCALD),患者3为肾上腺脊髓神经病,早期均被误诊。头颅MRI、血液学检查显示了X-ALD的神经系统脱髓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以及极长链脂肪酸的堆积。ABCD1基因测序发现3种新发致病突变[c.910delins22(p.A304delins8)、c.887A>C(p.Y296S)、c.1451_1481del(p.P484fs)],影响ALDP的关键结构,进而致病。患者1、2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情继续进展;患者3病情较稳定。本研究发现了3种新的突变,扩充了X-ALD患者ABCD1基因突变谱;对于X-ALD,应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减少误诊误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个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例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起病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特征、ATP结合盒转运子超家族成员D1(ABCD1)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个2代中有2例发病的汉族X-ALD家系,收集该患者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弟弟行ABCD1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例发病患儿均为男性,先证者表现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大脑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血极长链脂肪酸浓度明显升高。先证者弟弟2岁10个月时出现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状,目前无神经系统症状。先证者及其弟弟基因测序结果均显示:ABCD1基因第7号外显子区域(Exon7)存在c.1666C>T杂合突变,经家系验证,该突变遗传自其母亲。结论:ABCDl基因c.1666C>T突变可导致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神经系统异常为X-ALD典型临床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MN)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依据。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例AM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过程等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以单侧或双下肢活动不灵隐匿起病,症状呈渐进性加重。2例患者头颅MRI示脑干对称性异常信号影,1例患者胸椎MRI示脊髓明显萎缩。3例患者基因测序均可见 ABCD1基因突变,2例完成家系验证,另1例患者及其母亲由于假基因干扰导致Sanger测序验证失败,但该患者的血浆极长链脂肪酸(VLCFA)含量明显升高。 结论:AMN多于成年起病,首发症状可表现为痉挛性截瘫;MRI检查可见脑干对称性病灶,也可出现脊髓萎缩,部分患者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确诊主要依靠基因筛查和血浆VLCFA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儿进行临床特点和基因检测分析。方法:采集患儿的外周血样并提取DNA,经二代测序确定变异位点后,使用PCR扩增及Sanger测序技术对患儿 ACADVL基因变异位点进行验证。 结果:患儿因腹泻、呕吐伴发热、精神反应弱、血压下降入院,病程中出现肥厚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肌酶明显升高、发热、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基因检测发现患儿 ACADVL基因存在第8外显子c.664G>A杂合变异及第10外显子c.1056_1057del杂合变异;遗传代谢病血筛查显示,C12、C14、C16、C18、C14∶1、C14∶2、C16∶1、C4/C3、C8/C3增高;C0、C0/C16、C8/C10降低,不能排除长链或极长链脂肪酸代谢异常继发肉碱缺乏,与基因检测结果吻合。 结论:患儿最后确诊为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c.664G>A和c.1056_1057del杂合变异可能是其致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个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一个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临床特点及 ABCD1基因的变异方式。 方法:分析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PCR方法对家系中的先证者、父母以及100名健康对照者的 ABCD1基因进行DNA测序。 结果:患者主要以脑干、小脑损害为突出表现,血清极长链脂肪酸升高, ABCD1基因检测显示存在c.1509delG(p.L504Sfs*54)半合子变异。该变异来源于先证者母亲,先证者的父亲及100名健康对照者未发现上述变异。 结论: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多样。c.1509delG(p.L504Sfs*54)为新发现的致病性变异,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及提供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