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抗性选育及生物学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毒死蜱抗性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抗药性捕食螨田间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毒死蜱对巴氏新小绥螨的毒力,以半致死浓度(lethal medium concentration,LC50)为选择压力,对巴氏新小绥螨敏感种群进行逐代汰选.应用生命表法分析毒死蜱抗性获得对巴氏新小绥螨相对适合度(relative fitness,Rf)的影响.采用Holling Ⅱ模型拟合分析不同温度下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敏感和抗性品系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卵和雌成螨捕食功能反应差异.[结果]经过21代抗性筛选,获得了抗性倍数为34.77倍的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抗性品系.抗性获得对巴氏新小绥螨各发育历期、子代雌性比例和捕食功能反应等特征均无明显影响,但产卵期和雌成螨寿命有所缩短.在15℃时,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均无法完成整个世代周期.在25℃条件下,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单雌产卵量均最高,分别为41.64±1.04和38.80±0.93粒/雌,两者差异显著;该温度条件下,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产卵期均最长,分别为24.82±1.50和21.34±1.26 d,两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30℃条件下,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世代周期均最短,分别为6.62±0.23和6.53±0.13 d.同时,该温度条件下,巴氏新小绥螨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对柑橘全爪螨的捕食能力均最强,其中对卵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56.25和140.85粒,对雌成螨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23.10和22.32头.就相对适合度而言,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在25和30℃时略低于敏感品系,但在20和35℃时略高于敏感品系.[结论]总体而言,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抗性获得对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筛选及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叶面肥对柑橘全爪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及柑橘苗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在中国是一种重要的柑橘害虫,叶面肥在橘园的应用很普遍.本研究是为了明确柑橘施用尿素和复合氨基酸2种叶面肥对这种害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及柑橘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分别用尿素(0.50%)和复合氨基酸(0.17%)2种叶面肥喷施盆栽沙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Shatangju苗,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探究叶面施肥对柑橘全爪螨生命表参数[净增殖率(R0)、平均代时(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趋势指数(I)]及柑橘苗生长参数(叶长、宽和面积,茎长,株高,新梢的长度和数量)和叶片养分(N,P和K)含量的影响.[结果]柑橘全爪螨未成熟螨态的发育历期没有受到叶面肥的影响,但施用0.50%尿素的柑橘苗上第2若螨的存活率(95.40%)显著高于施用清水的对照(78.26%)和喷施0.17%复合氨基酸的处理(75.61%),其雌螨的繁殖力(42.1/♀)也显著高于对照(33.1/♀).复合氨基酸处理柑橘苗上的雌螨寿命(19.5 d)显著长于尿素处理柑橘苗上的雌螨寿命(14.8 d)和对照(14.5 d),复合氨基酸处理柑橘苗上的雄螨寿命(17.6 d)也显著长于对照(13.1 d).总体上,在尿素处理的柑橘苗上柑橘全爪螨的净增殖率(R0) (17.88)和种群趋势指数(I)(18.08)值最高,2个参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10.08和11.17).施用2种叶面肥显著促进了柑橘苗叶片生长(叶长、叶宽、叶面积),其N,P和K含量以及氮钾比(N/K)也显著增加.[结论]柑橘苗叶面喷施尿素和复合氨基酸都可促进柑橘苗生长,喷施尿素会导致柑橘全爪螨种群的显著增长,而喷施复合氨基酸没有导致柑橘全爪螨种群显著增长.因此,推荐使用复合氨基酸代替尿素作为柑橘的叶面肥施用.但是,喷施复合氨基酸可显著延长柑橘全爪螨成螨的寿命,所以在使用时还应该加强对其种群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山东梨园新成灾害螨柑橘全爪螨的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本研究旨在准确鉴定山东梨园一种新成灾害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雌成螨的形态特征,制作雄成螨的侧面观玻片标本,观察其阳茎形态特征,进行形态鉴定.从单头雌成螨中提取基因组总DNA,以螨类特异性引物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Ⅰ,CO Ⅰ)基因及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基因并测序,所得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n比对,下载与其一致性高的相关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计算遗传距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梨树上害螨的雌成螨背部有粗大突起,可确定为全爪螨属Panonychus害螨.雄螨阳茎特征与柑橘全爪螨Pmoniychus citri的很相似,其COⅠ,ITS1和ITS2基因序列均与柑橘全爪螨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9%以上),基于COⅠ,ITS1和ITS2基因序列计算的其与柑橘全爪螨间的遗传距离均远低于其与全爪螨属其他种间的遗传距离;在基于CO Ⅰ,ITS1和ITS2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梨树上害螨均分别与柑橘全爪螨以很高的置信度(分别为99%,99%和100%)聚在同一分支.[结论]形态特征结合分子数据分析可以确定山东梨园中新暴发成灾的害螨为柑橘全爪螨,说明柑橘全爪螨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北移了,需引起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