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329例孕妇的羊水标本送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行CNV-seq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共检出异常染色体53例,异常检出率为16.11%(53/329),其中26例检测结果一致,分别为22例非整倍体、2例结构异常以及2例嵌合体;CNV-seq检出23例核型分析漏检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包括17例微缺失、6例微重复;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出4例CNV-seq漏检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3例平衡易位、1例倒位。结论:CNV-seq在检测微小CNVs片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弥补核型分析在分辨率方面的不足;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提高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对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 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常染色体亚显微相互易位致反复不良妊娠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个孕中期反复出现结构异常胎儿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的可能原因,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染色体G显带、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sequencing, CNV-seq)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胎儿组织及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CNV-seq结果显示胎儿基因组存在一段6.59 Mb重复(7p22.3-p22.1)与一段3.81 Mb缺失(4p16.3);父母G显带核型未见明显异常;FISH结果显示父亲4号染色体短臂末端与7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存在微小片段的相互易位。结论:7p微重复与4p微缺失可能是导致该家系胎儿发育异常的原因。这些染色体组的微小结构畸变源于父亲存在的隐匿染色体平衡易位。在常规染色体检查无特殊且反复出现不良妊娠的夫妻中,应该考虑到亚显微染色体相互易位的可能,并经FISH等检测技术予以确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联合间期和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发现11q23异常伴D13S319缺失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例出现11q23异常伴D13S319缺失的罕见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进行多途径细胞遗传学分析,为诊断、治疗及预后分层提供依据。方法:应用G+R显带技术对患者24 h培养后的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分裂间期和中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患者染色体的特定位点进行检测,明确复杂易位和微小缺失片段。 结果:患者存在混合系白血病基因(mixed lineage leukemia, MLL)重排,形成了 MLL- AF10融合基因,并伴有13号染色体D13S319位点的缺失。 结论:MLL基因重排合并D13S319位点缺失在急性白血病中是否具有双重打击效应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在AML患者核型中发现13q-、del(13)(q14)、-13或der(13)任意一种克隆性异常时,应行FISH检测论证及明确缺失片段的大小,以便进行靶向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例父源性7p部分三体和15q部分单体胎儿的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对1例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在羊水穿刺后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应用常规G显带技术对胎儿父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CMA结果显示胎儿存在7p22.3→pter(14.2 Mb)的重复和15q26.3→qter(2.14 Mb)的缺失,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患儿.结合CMA检测的结果,确定胎儿及其父亲的染色体核型分别为46,XX,der(15)t(7;15)(p21.2;q26.3)pat和46,XY,t(7;15)(p21.2;q26.3).结论 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难以检测出染色体微小片段的易位以及由微小片段易位导致的衍生染色体.CMA技术作为G显带技术的有力补充,可准确定位异常染色体片段的来源和大小,有助于遗传学病因的精准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流产组织拷贝数变异检测在亲代隐匿性染色体结构异常精准定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流产胚胎组织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异常,明确不良妊娠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应用NGS技术对流产组织CNVs异常进行检测,结合胚胎组织CNVs结果推测亲代核型,通过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亲代染色体异常片段进行精准定位.结果 除检测到染色体数目异常外,检测到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12例,在亲代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8个家系中,4个的亲代之一存在染色体异常,包括1例以往染色体核型分析漏诊的标记染色体携带者及1例经FISH检测证实为隐匿性平衡易位携带者.结论 通过CNVs检测,可辅助诊断不良孕产史夫妇隐匿性染色体微小片段结构异常,在其遗传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YAC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基因重排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BCR基因重排,采用酵母人工染色体(YAC)DNA的Inter-Alu-PCR产物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了10例CML,其中包括初诊患者2例,CML急变并接受化疗2例,a干扰素治疗2例,自体骨髓移植术(ABMT)后3例和Ph染色体阴性CML1例。同时进行细胞遗传学和RT-PCR检测。结果:9例CML的46%~100%的可分析核型显示t(9;22)易位,其中携带t(9;22)细胞最少者为1例自体骨髓移植术后8个月的患者,其64%的分裂相存在t(9;22),36%为正常核型;1例Ph(-)CML未见BCR基因易位,而RT-PCR(+),提示ABL基因片段插入22q11,造成隐匿性Ph染色体。结果表明:应用YAC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的定位明确。FISH检测微小残留病(MRD)比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更敏感,而且可以完成PCR方法不易进行的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