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耳清膏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4/7/20
该研究探讨了槐耳清膏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结直肠癌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具体机制.将HCT116 与SW480 细胞使用槐耳清膏处理后,通过CCK-8、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Annexin-PE染色检测凋亡细胞.DCFH-DA染色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检测评估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水平.MitoSOX、JC-1 探针分别靶向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与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 membrane potential,MMP)以检测细胞线粒体损伤.Western blot(WB)测定线粒体途径凋亡蛋白与 PTEN 诱导的推定蛋白激酶 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E3 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蛋白的表达量.实验表明,在不同浓度槐耳清膏作用下,HCT116、SW480 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都受到了抑制,且其可以激活线粒体途径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槐耳处理组中结直肠癌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升高,MDA上升且GSH下降,提示其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槐耳处理组的结直肠癌细胞内mtROS上升,MMP下降,表明线粒体损伤.WB实验结果表明,槐耳清膏抑制PINK1/Parkin通路,阻碍了受损线粒体的清除并促进线粒体途径凋亡.该研究表明,槐耳清膏对结直肠癌细胞造成氧化应激与线粒体损伤,抑制PINK1/Parkin通路并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槐耳清膏通过抑制ROS介导的腺泡细胞焦亡减轻小鼠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槐耳清膏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体内利用雨蛙肽诱导的小鼠AP模型验证槐耳清膏(简称槐耳)的治疗效果,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小鼠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胰腺的焦亡形态;体外以266-6细胞系作为实验载体验证槐耳对腺泡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电镜及Western blotting评价腺泡细胞的焦亡水平,利用ROS荧光探针检测腺泡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结果 槐耳治疗明显改善了小鼠AP的严重程度,HE染色表现为胰腺内腺泡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减少等,同时伴有血清淀粉酶水平下降;而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发现,槐耳治疗有效抑制小鼠胰腺组织内焦亡相关分子NLRP3、GSDMD等的表达;进一步的电镜观察发现槐耳治疗降低炎症状态下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焦亡水平;此外,体外实验发现,槐耳干预能显著降低胰腺腺泡细胞266-6的ROS水平,且ROS介导的腺泡细胞焦亡能被槐耳有效抑制.结论 槐耳能有效减轻AP的严重程度,这一效应是通过抑制ROS介导的胰腺腺泡细胞焦亡所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复方秦柏洗剂及土槐丹四物汤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复方秦柏洗剂及土槐丹四物汤对小鼠耳肿胀炎症及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影响,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雄性KM小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卡泊三醇软膏组、复方秦柏洗剂组、土槐丹四物汤组、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涂搽加灌胃,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各自药物涂搽加灌胃,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组外在其余各组小鼠右耳耳郭正反两面均匀涂抹20 μL二甲苯以建立耳肿胀炎症模型.观察耳肿胀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耳部皮肤皮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测定耳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选取雌性KM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卡泊三醇软膏组、复方秦柏洗剂组、土槐丹四物汤组、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每组各8只,直接利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空白组予生理盐水涂搽加灌胃,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各自药物涂搽加灌胃,连续14 d.测定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6的含量;HE染色观察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细胞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尾部皮肤组织中IL-17、IL-2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雄鼠的耳肿胀程度均减轻(P<0.01),雌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细胞均增多(P<0.01);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雄鼠血清中IL-17、IL-23和雌鼠血清中IFN-γ、IL-6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雄鼠耳组织中IFN-γ、IL-6和雌鼠尾部皮肤组织中IL-17、IL-23的表达也显著下降(P<0.01).与卡泊三醇软膏组比较,复方秦柏洗剂+土槐丹四物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秦柏洗剂联合土槐丹四物汤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17、IL-23、IFN-γ、IL-6的表达抑制炎症和促进表皮正常分化,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槐耳清膏抑制MCF-7细胞裸鼠成瘤性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构建裸鼠异种乳腺癌移植瘤模型(裸鼠接种MCF-7细胞),给予该模型鼠槐耳清膏处理,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其对裸鼠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槐耳清膏(浓度150 mg·ml-1)和0.9%生理盐水各0.2 ml灌胃,每天两次,共30 d.观察裸鼠瘤体积及瘤体重的变化,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特点.结果:裸鼠在接种MCF-7细胞3周后,接种部位均长出肿瘤,成瘤率100%,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瘤重分别为(0.20 ± 0.07)g和(0.57 ± 0.32)g,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0.32 ± 0.74)cm3与(0.84 ± 0.62)cm3,实验组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HE染色后,实验组裸鼠移植瘤镜下可见肿瘤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中央及边缘细胞出现大片缺血坏死区,在血供较丰富的区域表现尤为明显,而在坏死灶周围可见残存的肿瘤细胞.对照组细胞生长旺盛,有异型性,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细胞核大、浓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无明显坏死区.结论:在裸鼠体内,槐耳清膏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成瘤性,从而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清膏对人结肠癌HCT116干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槐耳清膏对人结肠癌HCT116干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刺激人结肠癌HCT116原代细胞向干细胞转化的方法来获取人结肠癌HCT116干细胞.不同质量浓度(0、0.5、8、64 g·L-1)槐耳清膏作用HCT116干细胞72 h后,采用CCK-8法、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CT116干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E-cadherin和Hippo信号通路核心蛋白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结果]槐耳清膏可明显升高HCT116干细胞增殖抑制率,减少迁移细胞数,上调EMT过程中E-cadherin蛋白表达率,并且能够下调Hippo信号通路YAP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槐耳清膏可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MT进展和降低Hippo信号通路中核心蛋白YAP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清膏通过激活自噬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增殖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肝癌细胞SK-HEP-1自噬的影响及此影响在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了槐耳清膏不同作用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下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增殖的影响.采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了槐耳清膏给药对SK-HEP-1细胞中自噬溶酶体形成的作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槐耳清膏给药后SK-HEP-1细胞中自噬标志物LC3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此外,还借助免疫印迹法检测了槐耳清膏给药后SK-HEP-1细胞中LC3的表达情况.最后,该研究采用CCK-8法分析了槐耳清膏与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联合给药以及槐耳清膏单独给药对SK-HEP-1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槐耳清膏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的增殖,并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吖啶橙染色实验结果表明槐耳清膏能够明显促进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生成.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槐耳清膏给药作用后细胞内LC3绿色荧光颗粒数量和亮度明显增高,而且自噬标志蛋白LC3-Ⅱ的表达量也明显上升,这部分结果提示槐耳清膏能够明显激活SK-HEP-1细胞自噬的发生.此外,笔者还发现自噬被抑制后SK-HEP-1细胞对槐耳清膏给药的敏感性显著下调.因此,自噬活化参与了槐耳清膏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增殖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清膏对人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人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3、6、9 mg·ml-1)作用于MCF-7及MDA-MB-231细胞48 h后,MTT比色法测定槐耳清膏各浓度组对MCF-7及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槐耳清膏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组的OD值逐渐下降,在槐耳清膏浓度为3、6、9 mg·ml-1时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7.4±1.4)%、(58.6±3.7)%、(7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槐耳清膏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组的OD值变化不大,在槐耳清膏浓度为3、6、9 mg·ml-1时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3±1.7)%、(15.1±2.6)%、(17.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清膏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无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醇提取物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周期影响胃癌增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槐耳醇提取物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周期影响胃癌增殖的作用.方法 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槐耳醇提取物对AGS、MGC-803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划痕实验验证槐耳醇提取物作用对AGS和HGC-27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同浓度的槐耳醇提取物和槐耳清膏对MGC-803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周期蛋白;此外,对比验证槐耳醇提取物和槐耳清膏分别对MGC-803胃癌皮下瘤裸鼠模型的作用.结果 槐耳醇提取物对胃癌细胞AGS和MGC-803具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槐耳醇提取物作用胃癌细胞后,其迁移能力减弱也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随槐耳醇提取物的作用时间的增加其迁移能力下降明显.使用0.1、0.2、0.3mg/ml的槐耳醇提取物处理MGC-803胃癌细胞,细胞中出现的凋亡细胞死亡量分别为45.3%、55.6%和66.8%;0.05mg/ml的槐耳醇提取物和槐耳清膏分别作用MGC-803细胞后,两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槐耳醇提取物组低于槐耳清膏组;槐耳醇提取物灌胃对荷瘤小鼠的抑制作用也显著,与空白对照组和槐耳清膏组相比,使用槐耳醇提取物的荷瘤小鼠肿瘤大小明显减小(P<0.05).结论 在细胞实验中表明槐耳醇提取物可以抑制周期蛋白CyclinD1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在胃癌细胞实验和荷瘤小鼠模型中可以看出相同浓度的槐耳醇提取物比槐耳清膏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增殖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清膏能抑制裸鼠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裸鼠异种肺癌移植瘤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构建裸鼠异种肺癌移植瘤模型,给予该模型鼠槐耳清膏处理.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槐耳清膏(剂量分别为1、3、5、7 g/kg)、0.9%NaCl溶液各0.2 mL灌胃,每3 d给药1次,持续给药3周.观察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及裸鼠体质量变化,比较瘤体质量,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和Ki-67阳性细胞比率.结果:裸鼠接种肺癌细胞14 d后,接种部位均出现肿瘤生长.槐耳清膏1、3、5、7 g/kg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1.73±12.99)% 、(6.68±11.34)% 、(46.24±9.17)% 、(35.05±12.15)%.与对照组相比,槐耳清膏5 g/kg(P=0.0044)和7 g/kg(P=0.0215)剂量组抑瘤率显著升高.槐耳清膏5 g/kg体质量组瘤重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槐耳清膏3、5、7 g/kg剂量组肿瘤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其中7 g/kg组Ki-67阳性率最低(24.8%,P<0.001).结论:槐耳清膏能抑制裸鼠体内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调控miR-126表达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致瘤性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与调控miR-126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裸鼠乳腺癌MCF-7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槐耳清膏(浓度150 mg·ml-1)0.2 ml灌胃,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0.2 ml灌胃,每天两次,共30 d,观察裸鼠瘤体积及瘤体重的变化;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iR-126的表达.结果:(1)裸鼠在接种MCF-7细胞3周后,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为(0.20±0.07)g,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重为(0.57±0.32)g,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0.32±0.74)cm3,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0.84±0.62)cm3,实验组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iR-126表达实验组是对照组的2.406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清膏能抑制裸鼠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126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