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毒鼠强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2018年8月21日至12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地的一起毒鼠强中毒事件过程进行调查,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中毒事件因人为毒鼠强投毒致6人中毒,间断发病,确诊延迟,昏迷伴抽搐为其重症表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治疗重症疗效好,6人均痊愈。提示不明原因的昏迷伴抽搐要考虑中毒可能,毒鼠强虽禁用,仍需高度警惕,避免延误诊治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毒鼠强中毒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分析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1案例资料吴某,3岁3个月.某年5月14 日,在某幼儿园食用有毒鼠强污染的苹果后约5 min出现抽搐,急送当地卫生院就诊,予阿托品注射液治疗(两次共0.75 mg)及生理盐水催吐.因病情重予转院,途中患儿反复抽搐,予吸氧、肌注5 mg维生素K1、静推地西泮治疗.随后转县人民医院,转入时T不升,R29次/分,P136次/分,昏迷,衣物湿透,皮温凉,皮肤发花,肢端紫绀,口唇苍白,牙关紧闭,双肺呼吸音粗,四肢肌张力增高.经血气、肝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等相关辅助检查后诊断为鼠药中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一起家庭毒鼠强中毒事件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一起家庭毒鼠强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分析临床资料,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对2016年7月发生在山东某地的一起家庭毒鼠强事件进行调查,并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因误服毒鼠强引起的中毒事件共有6人发病,抽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血液灌流对重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经过积极治疗,6人均治愈.结论 毒鼠强中毒可以引起剧烈抽搐,虽然禁用,当前仍然有毒鼠强中毒病例的发生,不容忽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例儿童毒鼠强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案例资料2016年1月某日,患者(男,7岁)因服用其母掺入“溴鼠灵”的饭菜(时间及量均不详)由家人发现后急送我院,抱入病房,神志浅昏睡,心率1 1 6次/min,呼吸28次/min,左、右瞳孔5 mm,对光反射迟钝,口吐白沫样黏液,面色及口唇稍紫绀,四肢抽搐,予洗胃、吸氧、镇静等治疗,神志深昏睡,心率在110~121次/min之间波动,呼吸在25~27次/min之间波动,瞳孔6 mm,对光反射迟钝,查血胆碱酯酶7528 U/L,末梢血糖26.2 mmol/L,转市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门诊予再次洗胃.实验室检查示:肌红蛋白530.50 ng/mL,脑利钠肽前体298.30 pg/mL,超敏肌钙蛋白T(.102 ng/mL;Y-谷酰胺转肽酶9 U/L,碱性磷酸酶162 U/L,肌酸激酶856 U/L,乳酸脱氢酶765 U/L,肌酸激酶同功酶115 U/L,肌酐44.0 μmol/L,钾2.80 mmol/L,钙1.94 mmol/L;脑电图示中度异常(全导程(癎)样放电);多次洗胃后血液中仍检出毒鼠强,浓度为33 ng/mL.住院期间,患儿神志不清,多次出现反复抽搐.予止惊、解毒、保护心脑等对症治疗,患儿一般情况稳定,复查脑电图示中度异常(HV后额、中央、顶、枕区(癎)样放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4-2014年全国毒鼠强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04-2014年全国毒鼠强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全国共报告毒鼠强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起,发病366例,死亡71例,病死率为19.40%.其中一般事件8起(14.04%),较大事件39起(68.42%),未分级事件10起(17.54%).每年均有中毒事件发生,2006年最高(10起).全国共有16个省份进行了报告,排在前3位的省份分别为云南20起(35.09%)、广西8起(14.04%)、湖南4起(7.02%).结论 2004-2014年全国毒鼠强中毒事件报告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其后果严重事件,应继续加强在生产、销售、购买意愿、宣传教育、联合执法等各个环节的干预,防止毒鼠强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5-2014年云南省毒鼠强中毒事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云南省10年来毒鼠强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控制毒鼠强中毒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云南省所报告的毒鼠强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省2005-2014年10年间共报告毒鼠强中毒事件24起,发病122例,死亡35例,病死率28.69%,发病时间主要以3和4月高发.其中发生在农村17起,占总发病起数的70.83%,其余7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人群分布主要以农民、学生及幼儿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2.62%;毒鼠强中毒与化学性中毒的病死率有较强的相关性,r=0.970.结论 农村、学校、幼儿园为云南省毒鼠强中毒事件发生防控的主要场所,应该着重加强对农民、学生及儿童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有效的预防控制毒鼠强中毒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西边境地区县级医院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医院实验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状况.[方法]以普查方法对广西边境地区22家县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基本情况、分离和鉴定相关致病源能力、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相关技术操作情况、实验室诊断相关机制等.[结果]广西边境地区县级医院实验室检验人员学历以专科为主(63.3%),71.1%人员为初级及以下职称.只有1所县医院能够分离鉴定鼠疫;9.1%的实验室能检测肉毒杆菌毒素和毒鼠强等中毒;10%~30%的实验室能分离和鉴定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霍乱、SARS、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和炭疽热.只有9所县级医院拥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细胞培养技术和病毒分离技术开展比例则较低(36.4%、13.6%).县医院实验室与其他部门缺乏沟通协作.[结论]县级医院实验室的检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能力不足,与其他机构实验室沟通协作机制有待完善,尚不能较好地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年贵州省某村庄一起疑似蜂蛹中毒事件的调查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2013年贵州省某村庄一起疑似蜂蛹中毒事件的调查及思考,发现调查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调查处置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和成年蜂的形态学鉴定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该事件中8人食用青椒炒蜂蛹后相继出现相似的临床表现: 头昏、恶心、呕吐、抽搐,严重时出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全身剧烈抽搐,中毒程度与蜂蛹摄食量有关,其中4人死亡,罹患率100%,病死率50%;实验室检测6份剩余样品中未检出毒鼠强和氟乙酰胺,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未出现中毒或死亡;成年蜂经专家初步鉴定为细黄胡蜂,初步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疑似食用蜂蛹中毒事件.结论 在调查处置疑似蜂蛹中毒事件中实验室毒物分析排查需科学充分;应考虑蜂巢周边有毒植物的生长情况;花粉毒性成分和蜂蛹毒素成分的检测将成为实验室工作研究方向;提高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起毒鼠强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毒鼠强, 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是一种20世纪中期研发的无味无臭且有剧毒的粉状急性杀鼠剂.由于它毒性很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毒鼠强已造成成千上万人的中毒, 甚至死亡.2017年6月29日15时接到冯某来本中心反映称自己家庭6人早餐后10 min内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症状, 该男子及其夫人、2个女儿均在某中医院急诊科治疗.接报告后, 平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目前, 检测毒鼠强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 (配NPD、FID等检测器) 法[1-4], GC-MS和GC-MS/MS也有相关报道[5-7].FID或NPD对基质相对复杂的样品的响应选择性比较差, 本文采用质谱的选择离子模式 (GC/MS, SIM), 大大降低了干扰和降低了检出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精益求精,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中毒临床诊治水平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急性中毒的防治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过去的十余年间,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毒鼠强和百草枯(paraquat,PQ)等病死率高的毒物类别和剂型,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禁止生产和销售,从源头上遏制了这些剧毒物所致急性中毒的发生.国家级和区域急性中毒救治协作网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