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T-联合DCE-MRI术前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及IDH基因突变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联合DCE-MRI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型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且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手术前均进行APT成像和DCE-MRI检查.依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将患者分为2组:低级别组(Ⅱ~Ⅲ级)36例,高级别组(Ⅳ级)42例;依据患者IDH基因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IDH野生型组31例,IDH突变型组47例.比较高、低病理分级组及不同IDH分型组之间病灶的APT图像信号等级(分为1~5级)和DCE-MRI参数(Ktrans、Ve、rCBV、Vp、Kep和rCBF)值的差异,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IDH突变型和野生型组之间年龄、性别、主诉、神经系统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之间年龄、性别、主诉、神经系统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级别组中IDH野生型占比更高(P<0.05).78例病灶的APT信号分级:1级有19例,2级3例,3级14例,4级6例,5级36例.高级别组APT图像上肿瘤的信号等级高于低级别组,IDH野生型组患者APT图像等级高于突变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参数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之间,以及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之间,Ktrans、Ve和rCBV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信号等级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及IDH状态的AUC分别为0.782和0.714,Ktrans、Ve和rCBV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982、0.793和0.898,鉴别IDH状态的AUC分别为0.963、0.803和0.873.结论:APT成像联合DCE-MRI定量参数能在术前较准确地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分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QSM、APT联合3D-ASL对血流灌注与代谢状态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应用QSM、APT联合3D-ASL探讨正常人各脑区的氨基质子转移加权、血流量及磁化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是否存在侧别差异及三者之间相关性.方法 纳入65例正常人行QSM、APT及3D-ASL磁共振序列扫描,通过手动勾画标准化感兴趣区测量多个脑结构的APTw、SUS及CBF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组内各部位参数值是否存在侧别差异;各组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用分别控制年龄、性别的Partial偏相关分析其与各组参数值有无相关性,各组SUS、APTw与CBF值在不同ROI两两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artial偏相关分析.结果 各脑区的SUS、APTw及CBF值未见明显侧别差异.除了右侧顶叶白质的APTw值与性别相关,余脑区各值与性别无相关性.两侧额叶及顶叶灰质的CBF与年龄呈弱到中等负相关,两侧壳核及红核的SUS与年龄呈中等正相关.两侧壳核的APTw及CBF存在弱正相关.结论 CBF及SUS值可用于探索脑正常老化过程,部分脑区APTw可能受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阿尔茨海默病脑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成像与临床心理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结构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值与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21例AD患者和19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头颅常规磁共振结构像和APT成像检查.在斜轴位APT像上测量双侧海马、颞叶白质、枕叶白质和大脑脚的酰胺质子(3.5 ppm处)不对称磁化转移率(magnetic resonance ratio asymmetry,MTRasym).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的评估.比较正常对照组和AD组各脑结构MTRasym (3.5 ppm)值的差异.以年龄和受教育时间为控制变量,采用偏相关分析比较所有受试者各脑结构MTRasym(3.5 ppm)值与MMSE和CD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双侧海马的MTRasym (3.5ppm)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右侧:(0.86±0.32)%和(1.42±0.35)%,t=5.158,P=0.000;左侧:(0.84±0.31)%和(1.39±0.33)%,t=5.225,P=0.000].双侧海马的MTRasym(3.5 ppm)值均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右侧r=-0.639,P=0.000;左侧r=-0.609,P=0.000),与CDR评分呈正相关(右侧r=0.683,P=0.000;左侧r=0.651,P=0.000).结论 APT成像能够敏感显示AD患者海马区基于蛋白增加的脑代谢异常,有助于AD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氨基质子饱和转移效应MRI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氨基质子饱和转移MRI (APT-MRI)技术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均取得突破性成果,促进了APT-MRI序列的改进和成像设备的更新.APT-MRI可探测内源性游离蛋白质和缩氨酸含量,临床用于诊断脑肿瘤、脑卒中等疾病.本文针对APT-MRI技术的关键点,对其成像基本原理、序列发展和序列改进特点、数据采集方法和临床运用以及未来发展和研究趋势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氨基质子转移MRI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脑出血(ICH)中的应用价值,并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比.方法 搜集28例ICH患者行SWI和APT MRI扫描,测量计算病灶区与镜像区的SWI和APT加权(APTw) MRI信号强度值(SI),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ICH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28例ICH病灶区与镜像区的SWI和APTw MRI SI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APTw MRI 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SWI的.结论 APT MRI对检出ICH较敏感,有望为早期准确诊断ICH提供一个新的无创性磁共振检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宫颈癌组织学特征的初步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氨基质子转移成像(APT)评价宫颈癌组织学特征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宫颈癌患者和20例宫颈正常者的APT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的不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值,并比较宫颈癌组与正常宫颈组、宫颈鳞癌与腺癌组以及宫颈鳞癌高、中、低分化组的MTRasym值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阈值及效能.结果 宫颈癌组的MTRasym值高于与宫颈正常组,ROC曲线下面积是0.961、诊断阈值为2.11%;宫颈腺癌组的MTRasym值高于宫颈鳞癌组,ROC曲线下面积是0.821,诊断阈值为3.29%;宫颈鳞癌高、中、低分化三组间MTRasym值呈逐渐增大趋势,但仅有高/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T能够初步反映宫颈癌的组织学特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前列腺癌危险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搜集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39例,术前均行常规序列T1WI、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和APT成像序列扫描,分别测量前列腺癌患者的癌区、非癌外周带组织的不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值,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测得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Gleason评分将前列腺癌区的危险度分为高、中、低危组,并比较各组间病变区MTRasym值的差异;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对MTRasym值与Gleason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TRasym值的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前列腺癌区MTRasym值显著高于非癌外周带组织(P<0.05);低危组与中危组MTRasy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高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MTRasy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与MTRasym值呈正相关(r=0.568,P<0.05).低危组与中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低危组与高危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7、0.814、0.890,诊断阈值分别为4.125%、3.835%、4.305%.结论 APT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并且对其危险度的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PCa患者与47例BPH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APT参数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asym).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TRasym值的阈值及诊断效能;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的Ki-67标记指数,分析PCa组患者MTRasym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PCa组患者MTRasym值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诊断阈值为3.61%,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85.1%.PCa组患者Ki-67表达水平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a组MTRasym值与Ki-67呈正相关(r=0.591,P<0.05).结论 APT成像能够对PCa与BPH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且与Ki-67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间接评估病变的增殖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及扩散峰度成像用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氨基质子转移成像(APT)及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不同病理级别宫颈鳞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宫颈鳞癌[高分化组(n=11)、中分化组(n=16)、低分化组(n=9)]患者APT、DKI等资料,分别于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asym)、平均峰度系数(MK)、平均扩散系数(MD)伪彩图上测量宫颈鳞癌组织的MTRasym、MK及MD值,并比较各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不同病理级别宫颈鳞癌的效能,观察各参数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MTRasym、MK、M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2、15.21、15.35,P均<0.01).MTRasym值鉴别高、中分化及中、低分化宫颈鳞癌的诊断效能均最佳(AUC=0.85,0.90,P均<0.01),分别优于MD(AUC=0.83、0.78,P均<0.01)和MK(AUC=0.82、0.82,P均<0.01).MK值、MTRasym值与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0.78、0.69,P均<0.01),MD值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一0.68,P<0.01).结论 APT和DKI参数均有助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相比DKI,APT的诊断效能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及异柠檬酸脱氢酶、Ki-67、p53表达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MRI对胶质瘤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Ki-67、p53表达水平的诊断及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胶质瘤患者的MRI平扫、增强扫描图像、APT图像及其病理和免疫组化资料,在APT图像上观察肿瘤及其周围信号特点,并将APT图像分为5个等级.分析APT图像等级与肿瘤WHO分级的相关性,判断随APT图像等级增高IDH野生型、Ki-67、p53高表达所占百分比的变化趋势,比较APT图像等级在胶质瘤高低级别、不同IDH状态、不同Ki-67、p53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59例胶质瘤中,WHO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25例.59例中IDH突变型22例,野生型37例;Ki-67低表达6例,高表达53例;54例中p53低表达14例,高表达40例.APT图像等级与WHO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P<0.001),随APT图像等级增高,IDH野生型与突变型、Ki-67、p53高表达与低表达之间的比率逐渐上升(?2 for trend=7.251,P=0.007;?2 for trend=4.229,P=0.04;?2 for trend=6.387,P=0.011);低级别胶质瘤、IDH突变型组、Ki-67低表达组、p53低表达组APT图像等级低于高级别胶质瘤、IDH野生型组、Ki-67高表达组、p53高表达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03、0.758、0.712(P<0.01).结论 胶质瘤高低级别、不同IDH状态、不同Ki-67及p53表达水平APT图像信号具有差异,定性地应用APT成像可以对免疫组化因子进行诊断和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