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大师题词 缅怀大家风范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2023年10月2日,《江苏中医药》名誉主编周仲瑛国医大师溘然长逝,沉痛悼念之际,回想大师身教言传,无比敬仰缅怀.所谓大师风范,言其大者,谓其宏博,造诣深厚;言其师者,显其杰出,垂范师表.周仲瑛教授生平治学严谨,精研不辍,汲古开新,启迪后学,从医济世,淡泊明志.他的学术修为与人格典范,为后世杏林同道之楷模,更是留给江苏中医药学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论《四圣心源》与岭南疡科流派的学术渊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学术流派的道、法、术的形成与中医经典、代表性传承人密不可分.岭南疡科流派作为中医疡科在岭南的一个分支,近代名医黄耀燊、蔡炳勤为代表性传承人,黄耀燊之师卢朋著十分推崇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 黄元御-卢朋著-黄耀燊-蔡炳勤为岭南疡科流派的传承脉络之一.书中所倡导的博学精纯的治学精神,“天人相应”“脾胃中气”“脏腑辨证以调达内外”的中医理念,简而效达的用药特色对流派的学术影响颇深,寻根溯源对挖掘整理中医学术流派经验具有独特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世医家学内涵及其对中医传承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治学历来重视渊源有自、师出有门,世医名门,传承有序,和而不同,继承之中又有创新.分析和挖掘世医家学精神内涵,包括修身齐家、医道济世,克承家学、绍绪箕袭,荣业所基、籍甚无竞;学术内涵,包括世守心法、专门相继,世传警训、从医宜忌,世遗案稿、学有所凭.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当今中医传承的启示,即弘扬世医家学的传承方式是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世医家学的继承应挖掘学术精髓,医世家学的创新需要开放包容、博采众长,中医传承重在文化与精神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方大家后世师表 ——纪念曹颖甫先生遇难八十周年
编辑人员丨2023/8/6
曹家达(公元 1868 ~ 1937年),字颖甫,清末至民国时期著名中医临床家和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称之为"一个纯粹的经方家",黄煌教授赞扬他是"一位具有近代科学思想的学者型中医". 曹颖甫擅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常一剂知、二剂愈,甚至覆杯而愈,有"曹一帖"之誉. 他培桃育李,滋兰树蕙,弟子章次公、秦伯未、程门雪、丁济万、严苍山、张赞臣等,都成长为中医界的栋梁. 他有《曹氏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等医著传世,《经方实验录》是由门人姜佐景整理的临证实录,封面上有曹颖甫身着老式衣帽的头像,须眉俱白,面庞清瘦,目光如炬,可亲可敬.他兼通诗文书画,还给后人留下了《梅花诗集》《气听斋骈文零拾》《评注诸子精华录》《汉乐府评注》等文学作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伍炳彩的求索之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全面总结了伍炳彩教授在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中的求索之道.集中体现为三点:一是深入探究中医经典著作;二是注重探索临床实践问题;三是潜心摸索治学途径.这些治学之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给后学以极大的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析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熊继柏教授从中医学徒到大学名师,最终成为国医大师,其成才之路不同寻常,其学术特色兼备“学徒派”和“学院派”特点,其“熟读经典,立足临床,用经典指导临床”的知行合一中医治学观,对当下中医人才培养和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性.文章从学术渊源与成才之路、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学术创新与临证经验3个方面,初步总结分析了熊继柏教授的学术特色,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岭南名医甄梦初治咳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甄梦初(1909-1990年),祖籍广东开平,建国以来广东省授予的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长居广州.甄老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博采众才,努力创新,把旧学新知与实践融为一体,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擅长内、妇、儿科及疑难奇症,尤其于内科杂病治验丰富.咳嗽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徐灵胎曾云:"诸病之中,唯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治之稍误,即贻害无穷"[1].所以治咳确非易事,甄老在临证60余年中,不断审证求因,推求经旨,随证化裁,而后方有所得,无论新久咳嗽,皆治之有道,遂将其治咳经验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春林教授运用东垣补土思想治疗肾病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春林,男,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肾脏病的指导专家,从医50余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临床擅长肾脏疾病的诊治,尤其重视调脾,崇尚王道,法东垣补土思想.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火与元气不两立"等重要学术观点,对补土思想独有发挥,并创制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名方,对后世影响深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春林教授运用东垣补土思想治疗肾病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春林, 男,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广东省名中医、 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肾脏病的指导专家,从医50余载, 治学严谨, 经验丰富, 临床擅长肾脏疾病的诊治, 尤其重视调脾, 崇尚王道, 法东垣补土思想[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提出"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火与元气不两立" 等重要学术观点, 对补土思想独有发挥, 并创制出补中益气汤、 升阳益胃汤等名方,对后世影响深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科学研究上的远见卓识生化教学中的独树一帜——纪念导师刘思职教授115周年诞辰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刘思职教授早年在协和工作时就被称呼为刘大夫,到北医后也一直沿用刘大夫这一称呼.刘大夫的一生对我国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勋;其治学精神和思想也对曾直接或间接受过他教诲的一代学子及其后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弘扬刘大夫的治学之道,对推进我国生物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培养一代新人,意义尤为深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