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尿道联合经阴途径治疗膀胱阴道瘘5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电切联合经阴途径治疗5例曾手术失败的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5例因妇科手术或产伤导致的膀胱阴道瘘的女性患者,均经历过1次以上失败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患者年龄33~52岁,平均(42.00±6.96)岁,经亚甲蓝膀胱灌注试验、膀胱造影及膀胱镜检查明确膀胱阴道瘘大小与位置,5例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电切联合经阴途径治疗膀胱阴道瘘.结果 5例患者术后随访5~19个月,平均(12.6土4.84)个月,术后均治愈,且没有出现大出血、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膀胱电切联合经阴途径修补膀胱阴道瘘创伤小、暴露清楚、切除瘘管彻底、吻合确切,有较高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膀胱及输尿管阴道瘘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泌尿生殖道瘘是指生殖道与泌尿系统间的异常通道,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自主漏尿,其发生率不高但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对于泌尿生殖道瘘的处理,目前临床实践中可选择的方式较多,但并不规范,因此有必要对泌尿生殖道瘘的诊治达成一定的共识,以便给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性建议.根据瘘管发生的部位泌尿生殖道瘘可分为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膀胱子宫瘘、膀胱尿道阴道瘘及输尿管阴道瘘,其中临床以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阴道瘘最常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下膀胱子宫瘘修补术后成功妊娠分娩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膀胱子宫瘘( vasicouterine fistula , VUF )是膀胱与子宫间出现的异常通道,在泌尿生殖道瘘中十分少见. 2001年Hemal 报道第一例腹腔镜下膀胱宫颈瘘修补术[1] ,但查阅相关文献均未见有膀胱子宫瘘术后特别是腹腔镜下修补术后妊娠分娩的报道.现将我院腹腔镜下膀胱子宫瘘修补术后成功妊娠分娩1例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典型 Youssef’s 综合征表现的膀胱子宫瘘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膀胱子宫瘘以往十分罕见,近年来随着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开展,膀胱子宫瘘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BHATTACHARJEE等[1]报道剖宫产手术引起的膀胱子宫瘘高达83% ~93%.但由于总体病例数较少,目前临床仍未达成关于该病标准的诊治规范.本文回顾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以Youssef’s综合征为典型表现的膀胱子宫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膀胱子宫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92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不同类型的构成比、就诊年龄、临床表现、常见的合并畸形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24例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者中,各种异常类型共计1 261例次,其中以子宫发育异常最为常见(65.3%,824/1 261),其次为阴道发育异常(28.3%,357/1 261)、处女膜闭锁及泌尿生殖道瘘等其他类型(3.7%,47/1 261)、子宫颈发育异常(2.6%,33/1 261).(1)处女膜闭锁及泌尿生殖道瘘等其他类型患者的就诊年龄最小,中位就诊年龄为14.5岁;子宫、阴道及子宫颈发育异常患者的就诊年龄较大,中位就诊年龄分别为25.0、24.0和23.0岁.(2)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查体或辅助检查发现异常、原发性闭经为主,其次为下腹痛、不孕、不良妊娠史.(3)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的情况,以合并泌尿系统畸形最常见(4.8%,44/924),其次为合并脊柱畸形(0.5%,5/924)、腹股沟疝(0.4%,4/924)、心脏畸形(0.2%,2/924)、唇腭裂(0.2%,2/924).阴道斜隔综合征和MRKH综合征最易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分别为25和21例.(4)合并内异症的情况,梗阻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者合并内异症的比例(2.3%,9/385)与非梗阻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患者(1.7%,9/5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结论 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以子宫发育异常最为常见,其次为阴道发育异常、处女膜闭锁及泌尿生殖道瘘;患者就诊年龄总体较大;常以查体或辅助检查发现异常、原发性闭经、下腹痛、不孕、不良妊娠史而就诊;可合并多种其他系统畸形,以合并泌尿系统畸形最多见,同时还有合并内异症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株罕见Ihumii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放线菌大多存在于健康人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是寄居人体的一种正常菌群[1-2].当机体免疫力减弱、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外伤时,可侵入组织导致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3].根据感染的途径和涉及的器官不同,临床上分为面颈部、胸部、腹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主要特征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病变,以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瘘管并排出带有硫磺样颗粒的脓液为特征.绝大多数放线菌易引起内源性感染,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2015年,法国科学家从一个50岁的HIV感染者粪便中首次分离出一株新的放线菌,并命名为I humii放线菌[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6年收治一例由I humii放线菌引起的膝关节化脓性感染,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膀胱全厚肌瓣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阴道瘘修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膀胱全厚肌瓣技术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阴道瘘(VVF)修补术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9月对6例复杂性VVF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修补术,术中取膀胱全厚自体肌瓣填塞固定于膀胱后壁和阴道瘘口之间,记录手术过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未见脏器副损伤.VVF瘘口直径1.5~3.0 cm,平均(2.1±0.6) cm.平均手术时间(82.6±11.3) min,出血量(42.8±13.5)ml.裁取的膀胱全厚肌瓣平均长度(4.1±0.8) cm,宽度(2.6±0.3)cm.术后恢复顺利,无腹、盆腔或泌尿生殖道感染,拔除尿管后无即刻膀胱阴道漏尿发生.平均随访19个月,1例不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无VVF症状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VVF修补+膀胱全厚肌瓣填塞固定技术治疗复杂性VVF的可操作性强,安全性好,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及损伤的单中心10年数据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率、原因及诊治,为减少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提供策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行妇产科手术发生泌尿生殖道瘘及损伤(包括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膀胱子宫瘘、膀胱及输尿管破裂)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损伤原因及发现时间、治疗方法等.结果:妇科手术50例(76.92%),其中良性疾病18例,恶性肿瘤27例,生殖道畸形3例,切口妊娠及切口憩室2例;产科手术15例(23.08%),其中瘢痕子宫10例,非瘢痕子宫4例,盆腔结核病史1例.术中发现泌尿系统损伤29例(44.62%),术后发现36例瘘(55.38%).输尿管阴道瘘30例(46.15%),行膀胱输尿管再植术23例(76.67%)、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人术2例(6.67%)、输尿管修补术2例(6.67%)、失访3例(10.00%);膀胱破裂27例(41.54%),均行膀胱修补术;膀胱阴道瘘5例(7.69%),行经阴道膀胱瘘修补术4例(80.00%)、经腹膀胱修补术1例(20.00%);膀胱子宫瘘1例(1.54%),行经腹膀胱修补术;膀胱瘘+双侧输尿管瘘1例(1.54%),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术中输尿管破裂1例(1.54%),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除失访患者3例,其余62例患者均一期治愈.结论: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生殖道瘘中,困难的全子宫切除术是主要危险因素;产科高危因素系前次盆腔手术史导致膀胱粘连.膀胱损伤多于术中发现并修补,术后发生的膀胱阴道瘘以留置尿管延期行经阴道膀胱修补术为适宜方案;输尿管损伤多于术后发现,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输尿管阴道瘘多数选择.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可以通过提高术者操作技能及防范意识等措施预防及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先天性袋状结肠的临床认识和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先天性袋状结肠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表现为结肠缩短并呈明显的袋状扩张,同时多合并肛门直肠畸形,袋状扩张结肠一般通过瘘管与泌尿生殖道相连.先天性袋状结肠临床特征典型,诊断较为容易,但其临床处理及手术方式等存在争议,大多考虑先行造瘘进行分期手术,并根据剩余结肠的长度决定是否予以结肠成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致病因素和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8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66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2.2%(153/166)患者发生于医源性损伤后,7.8%(13/166)患者为非医源性因素.150例患者行手术修补,一次手术修补总成功率和早期(漏尿病程<3个月)手术修补成功率分别为87.3%(131/150)和82.6%(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首次手术和首诊再次手术的一次手术修补成功率分别为91.1%(113/124)和69.2%(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保守治疗,其中9例保守治疗后自愈.结论 医源性损伤是主要致瘘原因.早期修补不影响手术成功率,既往手术影响手术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