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规律,为乌头生物碱中毒相关死亡案件生前服毒或死后染毒的判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4只家兔经气管夹闭处死1 h后,以生川乌水煎液灌胃(以生川乌水煎液中乌头碱的LD50计算).灌胃后将家兔以仰卧位保存于25℃气候箱中,分别于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随机各取3只进行解剖,取心血、外周血、尿液、心脏、肝、脾、肺和肾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各生物检材中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灌胃后4 h,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心血、外周血和主要器官组织中均可检出,且含量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发生动态变化.其中,脾、肝和肺中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含量均较高,尤其距离胃较近的脾中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含量最高.灌胃后48 h,家兔脾中代谢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平均质量分数最高;肾中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含量均偏低;尿液中未检出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结论 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存在死后弥散现象,且从含量高的器官(胃)扩散到其他主要器官组织及心血中,其主要机制是顺浓度梯度的弥散,而尿液不受死后弥散的影响,可考虑将其作为乌头生物碱生前服毒和死后染毒的鉴别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在犬胆汁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在犬胆汁中的毒物动力学,为氯氰菊酯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只雄性犬胆囊造瘘术后,经口灌胃1/4LD50剂量的氯氰菊酯,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胆汁,二氯甲烷液液萃取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MRM记录方式,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对定性,内标法和标准曲线法定量检测其中氯氰菊酯(CYM)、3-苯氧基苯甲酸(3-PBA)、二氯菊酸(DCVA)含量,WinNonlin拟合C-T曲线,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经口灌胃1/4LD50氯氰菊酯后,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在犬胆汁中的毒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达峰时间分别为1.52±0.30、1.29±0.04、0.93±0.41 h,达峰浓度分别为0.38±0.03、7.9±1.32、30.9±16.24μg/mL,半衰期分别为3.93 ±0.71、1.36±0.11、4.49±2.81 h. 结论 经口灌胃后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3-苯氧基苯甲酸、二氯菊酸的毒物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代谢动力学模型,模型和参数可以为氯氰菊酯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4-FMA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大鼠血浆中新精神活性物质4-氟甲基苯丙胺(4-fluoromethamphetamine,4-FM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分析方法,为4-FM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基础.方法 大鼠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 血浆样品中4-FMA在质量浓度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3 ng/mL,定量限为5 ng/mL.准确度以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表示,在±5%范围内,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表示]<9%,提取回收率>90%.血浆样品的分析检测在2.5 min内完成.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血浆样品中4-FMA的HPLC-MS/MS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灵敏,适用于4-FMA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 大鼠分别以甲卡西酮17.25mg/kg和34.5mg/kg经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内眦静脉采血,血液中甲卡西酮及其代谢物卡西酮、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用H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DAS3.2.8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动力学方程并计算毒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甲卡西酮原体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在给予剂量间无明显差异,剂量可以明显导致消除半衰期的延长.低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0515.971×e-0.024t-10515.919×e-0.144t,高剂量组代谢动力学方程为C=12410.093×e-0.015t-12409.465×e-0.169t.甲卡西酮和卡西酮的检出时限为24h,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检出时限均为2h.甲卡西酮和卡西酮在血液中的浓度比随注射时间的变化不受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影响,呈指数关系.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甲卡西酮毒物代谢动力学方程和参数,代谢物的检出时限及与吸毒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为甲卡西酮吸毒鉴定的合理取样,原型和代谢物的检出,浓度关系推断吸毒时间以及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LC-LIT-MS法同时检测硬膜外麻醉致死犬体内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MEGX和GX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硬膜外麻醉致死犬血液和肝脏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胺(MEGX)和甘氨二甲基苯酰胺(GX)的液相色谱-离子肼质谱(LC-LIT-MS)方法.方法 犬3只经硬膜外穿刺,按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药最大量的5倍注射(63.35 mg/kg),待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完全消失后解剖并且收集检材,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法前处理,采用离子肼质谱联用进行定性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建立工作曲线,空白添加法进行方法回收率考察.结果 经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后,犬出现嗜睡、流涎和抽搐等症状,犬于注射20 min后死亡.解剖见导管进入硬膜外腔隙,提示造模成功.液相色谱-离子肼质谱可以同时检测心血和肝脏中利多卡因、MEGX和GX.心血和肝脏中利多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00 ng/ml和0.1-100 ng/mg,最低检出限为0.004 ng,信噪比(S/N)=3;MEGX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250 ng/ml和2-250 ng/mg,最低检出限为1 ng(S/N=3);GX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250 ng/ml和2-250 ng/mg,最低检出限为1 ng(S/N=3).回收率良好,方法稳定性好.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检测生物检材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的LC-LIT-MS检测方法,可用于对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和利多卡因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