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11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兴奋激越因子(PANSS-EC)、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同型半胱氨酸(Hcy)、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ANSS-EC、MOAS、CGI-SI评分、Hcy、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 t=7.829、14.952、3.417、15.511、18.948、7.193、18.453、24.161、1.995、3.378、3.968、6.820,均 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15.34±3.56)分比(11.08±3.17)分、(5.36±1.68)分比(4.15±1.46)分、(5.56±1.21)分比(4.18±1.35)分、(14.29±2.42)μmol/L比(10.63±2.24)μmol/L、(48.15±15.63)ng/L比(42.18±10.51)ng/L、(29.57±8.76)ng/L比(23.48±6.76)ng/L]( t=6.628、4.032、5.645、8.231、2.351、4.082,均 P<0.05),而BDNF、NGF、GDNF水平均升高( t=6.253、6.346、3.513、13.906、15.874、7.507,均 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9.34±1.23)μg/L比(11.35±1.34)μg/L、(21.37±2.85)μg/L比(26.87±3.21)μg/L、(439.51±56.42)ng/L比(489.63±58.1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51、3.523、3.204,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45%(14/55)比12.73%(7/55),χ 2=2.884, P=0.089]。 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齐拉西酮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的细胞因子、Hcy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典型16p11.2缺失综合征的表型及基因型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典型16p11.2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拷贝数变异、治疗及随访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诊治的10例典型16p11.2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型、拷贝数变异、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10例患儿中女性4例,男性6例,均伴有癫痫。9例癫痫发病于婴儿期,发病年龄为6.0(4.0,8.5)月龄。4例为局灶性发作(1例首发伴发热),4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例为局灶性发作合并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8例为丛集性发作(24 h内发作2至10余次),1例曾发生1次癫痫持续状态。9例患儿在癫痫发病时未提示明显发育迟缓,1例在14月龄癫痫发病时伴有发育迟缓。1例患儿合并左足并趾,1例合并大头畸形且四肢肌张力低。基因检测发现,10例患儿携带典型16p11.2杂合缺失,缺失片段的起始位置为Chr16:29478119-29675016,结束位置为Chr16:30125670-30206112,缺失长度525~ 712 kb,均考虑为致病性变异。在抗癫痫药物治疗中,4例患儿应用奥卡西平,2例应用丙戊酸钠,2例左乙拉西坦无效后换用奥卡西平,1例应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1例应用左乙拉西坦先后联合丙戊酸钠、生酮饮食,现10例患儿均无癫痫发作。1例在学龄期出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应用奥卡西平治疗后发作减少。对10例患儿进行随访发现,有9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语言受累显著),其中3例合并孤独症样表现,1例入常规小学后家长发现患儿理解能力差,学习困难,多次留级。结论:典型16p11.2缺失综合征存在16p11.2近端区域上的基因片段缺失,表现为婴儿期起病的药物反应性丛集性癫痫发作,可伴有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及非特异性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卡西酮类策划药对脑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卡西酮类策划药的结构和药效与苯丙胺类兴奋剂相似,多通过对已管制毒品进行细微化学修饰或全新设计、筛选获得,使人体产生类似或更强的兴奋或致幻作用、认知功能障碍等。近年来,卡西酮及其衍生物的品种和流行性与日俱增,游离于管制内外,其滥用致依赖性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而目前对其脑功能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尚少。文章通过概述卡西酮类策划药的结构、种类、药效等,对其作用机制、致行为学和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开展一系列卡西酮类策划药代表物甲卡西酮给药小鼠行为学及神经生物学实验,以期为阐明此类策划药作用机制提供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1—2018年滨州市某院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某地区住院患者血液样本分离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2018年住院患者血液分离大肠埃希菌且符合血流感染诊断的非重复样本。应用质谱仪、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K-B法作为补充,依据CLSI 2017年标准判定结果。结果:共收集大肠埃希菌1 074株,广泛分布于各个临床科室,以消化内科为主(216株,20.1%)。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27%(3/1 074),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均<5.0%)。2011—2018年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4.07, P<0.05)。ESBLs检出率自2014年开展以来呈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4.291, 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滨州地区住院患者血液样本分离大肠埃希菌分布广泛,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不同,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安徽省85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安徽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该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7年住院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59株,采用纸片法测定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菌株药敏结果、感染临床分布及药物耐药性变化。结果:该院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为痰样本(682株,79.39%),其次是尿液样本(39株,4.54%)和血液样本(33株,3.84%);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256株,29.80%)和干部病房(112株,13.04%);448株(52.15%)菌株来源于65岁以上患者,且随着年龄增长,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增高。该菌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敏感率分别达到93.73%、88.60%和82.17%。2008—2017年间该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72.246、18.513、38.500和40.570, P均<0.05)。 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需警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的发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敏感,可供临床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2022年某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防止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细菌培养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018-2022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14 027株,其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864株,检出率为6.16%(864/14 027).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407株,占47.11%(407/864);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457株,占52.89%(457/864).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标本以痰液为主,占90.05%(778/864);主要分离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33.33%(288/864),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09%(139/864).被检测的14种抗生素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占54.04%,其次为环丙沙星(50.6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7.51%)和左旋氧氟沙星(45.81%);CRAB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均为100.00%,其次为环丙沙星(99.74%)、左旋氧氟沙星(89.42%)和妥布霉素(88.50%).CSAB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复方磺胺甲唑占6.50%,其次为环丙沙星(6.40%)、左旋氧氟沙星(6.10%)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80%).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CSAB均未发现对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对这3种抗生素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严重,特别是CRAB耐药性更为严重,应当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020-2022年苏州市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监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了解苏州市近三年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医院感染监测平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成员单位定期上报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监测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51所医院的VA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年共发生VAP患者1 903例次(4.31‰),其中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三级综合医院高于专科医院(P<0.05),二级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VAP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近三年VAP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VAP检出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2.0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CRAB)、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26.97%、74.58%、32.58%和52.69%.MDRO构成分布均以CRAB占比最高,其次为CRKP、CRPA和MRSA.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40%,CRKP呈高度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和CRAB仅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RPA、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对多数抗菌药物较为敏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9.1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于70%.结论 本市各级各类医院的VAP流行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监测资料有效控制感染和减缓耐药菌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GC-MS分析尿液中甲卡西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尿液中甲卡西酮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方法. 方法 在尿液中加入内标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和pH=9的缓冲溶液,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在50℃氮气流下挥干,残余物用甲醇溶解,用GC-MS分析. 结果 尿液中甲卡西酮在0.02~2.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v=0.301 9 x+0.0 189 (r=0.999 2),检出限为0.01 μg/mL.尿液中甲卡西酮回收率为96.4%~99.2%,日内精密度为5.8%~7.6%,日间精密度为6.0%~8.1%.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司法鉴定实践尿液样品中甲卡西酮的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制品的检验4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检验可疑物品的成分,为禁毒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样品通过有机溶剂浸泡超声,离心后取上清液,用GC/MS分析鉴定.结果:在邮票样品中检出苯乙胺类物质2C-C-NBOMe和2C-I-NBOMe;在巧克力样品中检出合成大麻素类物质AB-CHMINACA;在果冻样品中检出卡西酮类物质α-PVP;在液体样品中检出色胺类物质5-MeO-MiPT、5-MeO-DALT及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procaine).结论:形式多样、伪装性极强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制品的显著增多应该引起我国公安执法及司法技术检验部门的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卡西卡甫枣总黄酮的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提取卡西卡甫枣总黄酮工艺条件.方法 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卡西卡甫枣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 提取卡西卡甫枣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7 h、提取温度74℃、料液比1∶27,得到卡西卡甫枣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403 mg/g,相对误差0.31%,与理论预测值较接近.结论 本法简便、可行,可为卡西卡甫枣总黄酮的高效提取以及后续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