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西酮类策划药对脑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卡西酮类策划药的结构和药效与苯丙胺类兴奋剂相似,多通过对已管制毒品进行细微化学修饰或全新设计、筛选获得,使人体产生类似或更强的兴奋或致幻作用、认知功能障碍等。近年来,卡西酮及其衍生物的品种和流行性与日俱增,游离于管制内外,其滥用致依赖性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而目前对其脑功能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尚少。文章通过概述卡西酮类策划药的结构、种类、药效等,对其作用机制、致行为学和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开展一系列卡西酮类策划药代表物甲卡西酮给药小鼠行为学及神经生物学实验,以期为阐明此类策划药作用机制提供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安徽省85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安徽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该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7年住院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59株,采用纸片法测定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菌株药敏结果、感染临床分布及药物耐药性变化。结果:该院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为痰样本(682株,79.39%),其次是尿液样本(39株,4.54%)和血液样本(33株,3.84%);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256株,29.80%)和干部病房(112株,13.04%);448株(52.15%)菌株来源于65岁以上患者,且随着年龄增长,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增高。该菌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敏感率分别达到93.73%、88.60%和82.17%。2008—2017年间该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72.246、18.513、38.500和40.570, P均<0.05)。 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需警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的发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敏感,可供临床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8-2022年某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防止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细菌培养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018-2022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14 027株,其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864株,检出率为6.16%(864/14 027).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407株,占47.11%(407/864);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457株,占52.89%(457/864).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标本以痰液为主,占90.05%(778/864);主要分离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33.33%(288/864),其次为呼吸内科占16.09%(139/864).被检测的14种抗生素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占54.04%,其次为环丙沙星(50.6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7.51%)和左旋氧氟沙星(45.81%);CRAB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均为100.00%,其次为环丙沙星(99.74%)、左旋氧氟沙星(89.42%)和妥布霉素(88.50%).CSAB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复方磺胺甲唑占6.50%,其次为环丙沙星(6.40%)、左旋氧氟沙星(6.10%)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80%).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CSAB均未发现对多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对这3种抗生素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严重,特别是CRAB耐药性更为严重,应当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2020-2022年苏州市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监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了解苏州市近三年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医院感染监测平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成员单位定期上报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监测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对51所医院的VA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年共发生VAP患者1 903例次(4.31‰),其中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三级综合医院高于专科医院(P<0.05),二级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VAP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近三年VAP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VAP检出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2.08%),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CRAB)、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26.97%、74.58%、32.58%和52.69%.MDRO构成分布均以CRAB占比最高,其次为CRKP、CRPA和MRSA.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40%,CRKP呈高度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和CRAB仅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RPA、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对多数抗菌药物较为敏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9.1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于70%.结论 本市各级各类医院的VAP流行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监测资料有效控制感染和减缓耐药菌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GC-MS分析尿液中甲卡西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尿液中甲卡西酮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方法. 方法 在尿液中加入内标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和pH=9的缓冲溶液,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在50℃氮气流下挥干,残余物用甲醇溶解,用GC-MS分析. 结果 尿液中甲卡西酮在0.02~2.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v=0.301 9 x+0.0 189 (r=0.999 2),检出限为0.01 μg/mL.尿液中甲卡西酮回收率为96.4%~99.2%,日内精密度为5.8%~7.6%,日间精密度为6.0%~8.1%.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司法鉴定实践尿液样品中甲卡西酮的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二甲医院2016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统计分析2016年该院的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结果 临床送检标本4838份,分离出的致病菌有1290株.分离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复合制剂耐药率最低;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最高.结论 分离出的病原菌大部分为革兰阴性杆菌,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应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合成卡西酮类物质滥用及依赖性评价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概述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 2017年度世界毒品报告,自2009年至今,世界范围内已报告的739种新精神活性物质(NPS)中有19%属于合成卡西酮类,多达140种[1].近年来,合成卡西酮类物质作为一种重要新型合成毒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流行态势,通常以"浴盐"、"植物肥料"等名义在市场上流通[2].滥用合成卡西酮类物质可产生幻视、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伴有失眠、食欲下降、抑郁、焦虑等副作用[3],严重者甚至出现攻击、自残等行为,已有媒体报导多起由吸食合成卡西酮类物质引起的袭击事件.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将甲卡西酮、4-甲基甲卡西酮、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DPV) 、4-甲基乙卡西酮等合成卡西酮类物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4].为了解合成卡西酮类物质的危害性以及滥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需对其药物依赖性进行评价.药物依赖性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躯体症状,它的表现为药物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等.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5].药物依赖性评价需综合药物化学性质、药理、药动学,结合动物实验数据、临床研究资料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等进行综合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C-MS法分析4-MePPP 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4-MePPP,4’-Methyl-α-pyrrolidinopropiophenon的简称[1-5],也被简称为Mppp[6-11](不同于《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收录的MPPP,1.甲基4苯基4-哌啶丙酸酯,1-Methyl-4-phenyl-4-piperidinol propionate),分子量为217.3081 g/mol,结构式如图1.4-MePPP属于第二代卡西酮类药物[1],也属于哌嗪类化合物[6;7;12],在欧洲曾被当作安非他明的替代品进行滥用.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对4-MePPP有研究,在我国还未有该类案件的缉获和技术检验报告.本文通过对一宗案例中查获的可疑物进行检验时发现了4-MePPP,并利用GC-MS研究了相应的检验方法,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治地区261例甲卡西酮药物滥用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山西省长治地区甲卡西酮药物滥用现状,调查甲卡西酮滥用人群的各项特征.方法 通过自编《甲卡西酮滥用者基线调查表》对山西省长治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261例男性甲卡西酮滥用者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结果 甲卡西酮药物滥用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 ~ 45岁;家庭所在地以农村最多;初中学历占49.4%;职业以农民和企业工人最多;滥用方式主要以烫吸为主;滥用时间大多在3年内;每次滥用剂量0.1 ~0.5 g居多;滥用的目的包括出于好奇、精神压力大、家人或朋友影响等;滥用对躯体方面的影响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滥用对精神和行为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言语增多、行为偏执、精神异常亢奋等.结论 甲卡西酮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并对滥用者身心产生一定损害,此类药物一定要严格控制,以免造成更大范围泛滥以及更大的社会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中甲卡西酮法医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血液中甲卡西酮法医学检测方法.方法 在含有甲卡西酮的血液中,加入内标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12,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在50℃氮气流下挥干,用甲醇溶解残余物,用GC-MS分析.GC-MS条件:HP-5MS(30 m×0.25 mm×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柱温:初温60℃保持1.5 min,以10℃·min-1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 min,以5℃·min-1速率升温至250℃保持5 min;接口温度280℃;离子源:EI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扫描方式:SCAN 40~450 amu,SIM甲卡西酮m/z 58、77、105,SKF525A m/z 86、99、165.结果 甲卡西酮在20~2000 n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3053×10-3x+ 0.0112(r=0.999),检出限为10 ng·mL-1.添加浓度为100~1000 ng·mL-时,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2.6%~98.9%,绝对回收率为81.6%~86.6%,RSD为6.5%~8.9%(n=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在7.0%~8.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较高,可应用于涉毒案件血液中甲卡西酮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