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8在癌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8(USP28)是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家族的成员之一,能逆转多种癌蛋白以及抑癌蛋白的泛素化。且其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增殖、细胞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癌症进展相关过程对癌症产生不同的作用。同时,以USP28作为癌症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以及通过靶向USP28治疗各种癌症也逐渐吸引研究者的目光。本文将就USP28在多种不同癌症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酶活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了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USP2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催化机制,构建USP2a C末端催化结构域原核表达质粒pET28a-USP2a-C,分析USP2a C末端催化结构域的活性情况.方法 利用荧光检测方法测定USP2a-C的酶促动力常数,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MS)分析USP2a的肽酶和异肽酶活性.结果 结果表明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USP2a-C融合蛋白,酶促动力学分析 USP2a-C 水解底物 Ub-AMC 的催化效率 Kcat/Km =2. 53 × 105 mol/(L · s);LC-MS/MS分析结果表明USP2a-C能有效分解 Di-Ub和Ub-V77两种不同性质的底物,并且两者之间的催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 USP2a-C蛋白,并且分析证明其具有完整的去泛素化酶的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SE和胃癌细胞株(AGS、MKN45、MKN25、BGC823、BGC803、SGC7901)中USP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USP18在胃癌细胞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GSE细胞中USP18 mRNA的含量表达低于各胃癌细胞株(F=794.052,P<0.000 1).6种胃癌细胞株中,BGC823和BGC803中USP18 mRNA的相对含量高,分别为17.62±0.55和13.52±0.50,而在MKN28和MKN45细胞中的含量低,分别为1.40±0.17和4.23±0.26.在蛋白水平上,USP18在GSE细胞中的表达最低,在6株胃癌细胞中,USP18在侵袭能力较强的SGC7901和BGC803细胞中的表达最高,而在AGS和MKN45细胞中的表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USP18后SGC7901和BGC803的侵袭和增殖能力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P18在侵袭能力较强的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USP18能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敲降VPS28基因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脂合成的调控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课题组前期通过GWAS研究,发现VPS28基因在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且其5′-UTR的突变位点–58C>T与乳脂性状关联,但其对乳脂性状的调控机理尚未明确.本研究为了明确VPS28基因及其突变位点–58C>T对乳脂的调控机理,首先利用启动子活性分析检测突变位点–58C>T对VPS28基因的影响,发现该突变位点显著降低VPS28基因启动子活性;然后利用RNA干扰技术敲降奶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中VPS28基因表达量,检测VPS28通路和乳脂合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以及细胞中脂肪滴形态,分析结果发现敲降VPS28基因可降低泛素化-溶酶体和泛素化-蛋白酶体通路基因和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并提高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预示VPS28基因可能通过泛素化-溶酶体和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调控乳脂生成.本研究结果在转录组水平揭示VPS28基因对乳脂合成的调控机制,为奶牛乳脂性状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皮性卵巢癌中USP3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USP39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2014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11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5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8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19例卵巢内膜细胞癌、17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及4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卵巢浆液性囊性瘤、2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24例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包埋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USP39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织中USP39高表达率为72.03%(85/118),与卵巢良性肿瘤(19/40)及正常卵巢组织(5/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癌的USP39高表达率是85.19%(46/54),高于其他类型的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浆液性囊腺瘤(12/20)与黏液性囊腺瘤(7/20)相比,USP39高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113).上皮性卵巢癌中,USP39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USP39高表达、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SP39表达升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成为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新靶点和评估预后的有力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SP15及α-SMA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检测家兔青光眼滤过手术(GFS)术后瘢痕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USP15)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探讨USP15与α-SMA表达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20只,以右眼为实验组(20只),建立GFS的动物模型,左眼作为正常对照组(10只).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术后14 d组(10只)、术后28 d组(10只).测量家兔正常对照组、术后14 d组、术后28 d组眼压,分析其变化.取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纤维化进展.对GFS术后瘢痕组织和正常结膜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USP15和α-SM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14 d组眼压低于正常对照组[(11.40±0.69) mmHg(1 mmHg =0.133 kPa)比(14.90±0.74) mmHg] (P<0.05),术后28 d组高于术后14 d组[(15.10±0.74) mmHg比(11.40±0.69) mmHg](P<0.05);术后14 d、28 d HE、Masson染色示滤过道纤维组织增生及胶原沉积增加,示造模成功.GFS术后14 d组、28 d组瘢痕组织中USP15和α-SM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1±1.02)、(11.80 ±0.76)比(1.12 ±0.76),(5.70±1.76)、(11.90 ±0.55)比(1.43±0.63)](P<0.05),USP15和α-SMA的表达随着瘢痕形成的增加而增加.GFS术后14 d、28 d瘢痕组织中USP15和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5,P<0.001;r=0.976,P<0.001).结论 家兔GFS术后瘢痕组织中USP15和α-SMA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乳腺癌组织中YTHDF1、USP2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8(USP28)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3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YTHDF1、USP28 mRNA和蛋白表达.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YTHDF1、USP28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中YTHDF1、USP28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法分析YTHDF1、USP28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YTHDF1、USP28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YTHDF1蛋白表达与USP28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癌组织中YTHDF1、USP28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YTHDF1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14%(54/70)、90.91%(3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28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71%(56/73)、90.91%(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THDF1阳性表达、USP28阳性表达、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YTHDF1、USP28表达升高,二者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