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四会市某涂料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四会市某涂料厂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分析评价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乙二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丙烯酸及丙烯酸正丁酯)、粉尘(二氧化钛粉尘和炭黑粉尘)及噪声.该次检测二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和乙酸丁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检测结果分别为(5.2~125.2) mg/m3和(2.2~568.4) mg/m3.其他化学毒物、粉尘浓度及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结论 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天津市某涂料生产项目职业卫生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某涂料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工程分析法等对该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分析.结果 作业人员接触各项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洗桶操作工接触噪声的强度LEX,8h为91.2 dB(A),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余噪声检测岗位接触噪声的强度LEX,8h为79.8~83.3 dB(A),基本均属于噪声作业.结论 该项目应将洗桶操作工接触噪声的职业危害因素作为关键控制点,进一步完善防护措施.加强高嗓音设备及通风等防护设备的检查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有效降低劳动者的职业接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起群发性急性正庚烷中毒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有机溶剂是一大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涂料、粘合剂、漆和清洁剂中,作业人员如使用或防护不当,可发生中毒.2012年6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了某公司接触正庚烷有机溶剂导致急性中毒的患者22例,现将其病例特点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涂料生产企业有机溶剂风险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定性评估法、 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法(ICMM)矩阵法对涂料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探索其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法调查4家涂料生产企业有机溶剂巡检岗位接触的有机溶剂种类、 接触情况和职业病防护措施;采用检测检验法检测岗位8小时平均接触浓度(CTWA);采用定性评估法、 综合指数法和ICMM矩阵法评估巡检工职业健康风险等级.采用比值法对评估结果进行转化,比较三种方法所得的评估结果.结果4家涂料生产企业巡检岗位接触的有机溶剂有苯、 甲苯、 二甲苯、 苯乙烯、 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甲基丙烯酸甲酯、 异丙醇、 正丁醇和丙酮.定性评估法中危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为B~E级,接触等级为2~3级,风险等级为2~4级;综合指数法中危害等级为2~5级,接触等级为2~3级,风险等级为2~4级;ICMM矩阵法中健康后果描述为2~4级,暴露发生可能为高、 中、 低,风险等级为1~4级.定性评估法评估结果高于或等于综合指数法和ICMM矩阵法;CTWA高于职业接触限值(OELs)时,ICMM矩阵法评估结果高于或等于综合指数法;CTWA低于行动水平(1/2 OELs)时,ICMM矩阵法评估结果低于或等于综合指数法;高毒物在CTWA超过OELs时,低毒物在CTWA低于1/2 OELs时,三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一致.结论三种方法针对某一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不完全一致,接触浓度超标时选用ICMM矩阵法和定性评估法更保守,接触浓度低于1/2 OELs时选用综合指数法和定性评估法更保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性涂料腐败微生物的细菌群落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设计更合理的防腐方案,首先通过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检测统计某涂料生产企业三年来的产品及原材料送样的微生物情况,了解变质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典型变质样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丰度;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产品的防腐剂残留情况;再采用最低抑菌浓度实验检测变质菌的耐药性,最后通过防腐功效测试检测环境风险菌对正常生产样的威胁.该企业三年送样总量682个,有菌样87个,其中三年的染菌率分别为11.71%、12.7%和13.28%,腐败变质产品微生物菌落总数数量级已达到106 CFU/g以上,以变形菌、厚壁菌和拟杆菌为优势菌群,其他细菌为非优势菌群.变质样防腐剂已被降解,分离的变质菌对卡松类防腐剂产生较明显耐药性,对BIT,布罗波尔类防腐剂没有产生耐药性,正常生产的样品能通过防腐功效测试.对于变质菌的耐药性应采用复防腐配体系如BIT、BP类等更有效的防腐剂.至于对卡松类防腐剂产生耐药性的部分变质菌,应筛选更有效的防腐体系.此外要加强原材料和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的清洁控制,以抵御环境污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苯类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苯具有芳香气味,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作原料、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被广泛应用于制鞋、涂料、印刷、汽车制造等行业.苯具有强挥发性,易扩散,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蒸气形式存在,可经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呼吸道吸入是主要途径.职业接触苯会引起急、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长期接触会损害血液系统,还可以导致机体神经、免疫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1].苯、甲苯和二甲苯是化工生产的中间体,常同时存在于有机溶剂中,是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甲苯和二甲苯的毒性相对较小,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参照苯执行[2].我们回顾性分析2017年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苯类作业人员的检查结果,对需复查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及时发现目标疾病,预防职业病发生,促进苯类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9至2013年我国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09至2013年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人员健康保护和辐射防护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1月,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对2009至2013年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年有效剂量监测数据,运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2009至2013年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共151 541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0.9%,平均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179 mSv/a.工业探伤、工业辐照、发光涂料、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测井、加速器运行和其他职业类别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808、1.429、0.315、1.074、0.766、0.576和1.510 mSv/a,不同职业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其他类和工业辐照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高于其余职业类别(P<0.05).结论 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工业辐照和其他类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较高,应改进和完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加大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市某涂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涂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及管理现状,为同类型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于2018年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方法,辨识该涂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检测浓度(或强度).结果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检测结果中二氧化钛粉尘、石灰石粉尘和其他粉尘(0.29~2.37 mg/m3),矽尘(0.34~1.30 mg/m3),甲醛(0.027~0.183 mg/m3),噪声[75.1~82.1 dB(A)]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接触甲醛的作业岗位未配备防毒口罩.结论 北京市某涂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整体防控效果较好,应加强个体防护,保障劳动者健康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徽省马鞍山市6家涂料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6家涂料生产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设施,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企业防控职业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6月选取安徽省马鞍山市6家涂料生产企业,采用职业健康现场调查法、职业健康检测法和工程分析法等对各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省马鞍山市6家涂料生产企业生产工艺相似,职工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二甲苯(苯、甲苯)、溶剂汽油、苯酐(邻苯二甲酸酐)、醇类(异丙醇、丁醇)、酮类(丙酮、环己酮)、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酯)、粉尘及噪声等,各企业一线生产职工接触化学有害物质浓度均未超出国家规定限值,检测合格率为100%;但部分企业生产职工接触噪声点位强度超标.各企业均存在现场警示标识设置不全、职业健康监护不到位、职业卫生管理力度不强等问题.结论 安徽省马鞍山市6家涂料生产企业卫生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企业生产职工接触噪声点位强度超标,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涂料生产企业化学危害因素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选择某涂料生产企业油性涂料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调查和危害因素检测,应用美国(EPA模型)、新加坡(MOM模型)、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模型)定量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四种模型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显示,EPA模型评估二甲苯的非致癌效应结果为极高风险(包装工为高风险),调色工接触甲苯的非致癌效应为低风险.MOM模型评估铅及其化合物、甲苯和二甲苯的危害结果为低风险.经统计学分析,EPA模型与MOM模型评估结果不一致.ICMM模型定量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均为可忽略风险,与EPA模型和MOM模型评估结果不一致.MOM模型评估结果优于其他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