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目得血而能视"理论在糖尿病黄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黄斑缺血(DMI)是消渴病阴虚日久、损伤目络、伤及目窍引发的目系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目病""消渴内障"范畴.DMI是常见的由消渴病所致目系疾病中的眼底血络变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金代医家刘完素提出"目得血而能视"理论,认为血液上荣于目,视物则明.故本文基于"目得血而能视"理论,以血为切入点,追溯"目""血""视"三者间的理论渊源,认为血液充盈,目窍得养,方能神光发越;同时结合DMI作为消渴病并发症的独特性,探讨其发病机制,学习古今眼科医家对消渴目病的诊疗思路,并提出滋阴与祛瘀并重的诊疗方案,力求达到血运通畅,目窍精微充盈,从而目病不生,目得血明的目的,为临床防治DMI,改善患者视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观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编辑人员丨2024/4/13
人为一整体,形、气、神相互关联,三位一体.形为载体,为气神之宅;气属动力,乃形神之充;神乃主宰,为形气之主.一者太过或不及,余二者必不善.先天禀赋不足,五脏阴虚燥热,消渴乃成,日久视衣为病.三焦通行元气,热酒熏蒸三焦,火郁内燔,精血津涸,五脏阴虚燥热,乃致消渴.火热灼损视衣脉络,血溢络外、入于神膏,或血停成瘀,则神光失用.三焦为水谷之道路,三焦不利,水谷精微不布视衣则目昏;水湿不下,泛于视衣则视衣水肿,湿聚成痰则视衣翳障,蒙蔽瞳神.元气不足,升降出入乏力,清阳不上则视衣失荣,浊阴不下则邪阻视衣,视衣水肿或翳障,神光不发.元阳不足,痰湿内阻,则视衣翳障;元阴不足,精血不足,则视衣失荣.消渴阴虚燥热,肺气阴伤损,魄化生乏源,精血失于充养,视衣失濡,则目暗.消渴日久,肝肾亏虚,魂虚及子,魂、神俱虚,魂弱不张,神虚不扬,魂神失用,则不可精明万物.七情失调则乱气机、伤五脏,致视衣为病.形气神三者生理病理一脉相通,形致本病者涵及气神失调,气致本病者兼形神失用,神致本病者不离形气失常,脏腑、三焦、元宗二气、元神、魂魄及七情等一者失常,必牵及余者,遂生本病.临床辨治当同审形气神,注重三者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邱波教授辨治眼疾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邱波教授注重病证结合,重视情志调节,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眼科疑难疾患,强调身心同治,解除了无数眼科患者的痛苦.本文通过对邱波教授典型病例的整理分析,介绍她治疗络瘀暴盲、胞轮振跳、瞳神紧小、视瞻昏渺、消渴内障的临证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糖尿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代谢疾病之一,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5.92亿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1型和2型糖尿病的高度特异性神经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2],病程8年的糖尿病患者中约50%患有DR[3].DR是引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失明的最主要原因[4],且在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中医学将DR归为"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血灌瞳神"等病范畴,根据DR的原发病,亦可称其为"消渴内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医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DM患病率快速增长,DR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防治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应充分掌握其适应证、存在着明确的副作用、面临着问题及困惑.中医学对DR认识已久,围绕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很多医家在提高DR临床疗效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积累了宝贵的临证经验.文章选取近年来中医防治DR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针灸疗法、治未病、药食同疗等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属于"消渴内障"或"视瞻昏渺"等范畴.消渴病引发眼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元时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病因病机虽然众说纷纭,但总体认为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血不利则为水"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水肿,活血利水法也应用于眼科多年,但活血利水法治疗DME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方法鲜有人论述,本文就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对其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牡丹皮活性成分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牡丹皮MoutanCortex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史悠久,常作为佐药应用于肾阴亏虚导致的"消渴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牡丹皮活性成分丹皮酚、丹皮多糖、丹皮总苷等具有明显降糖作用,其机制与缓解胰岛素抵抗、抑制糖异生、保护胰岛B细胞、促进糖原合成、抗氧化等有关;牡丹皮活性成分在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如肾病、血管病变、心肌病和白内障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开发新药价值.系统综述了牡丹皮活性成分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为牡丹皮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拟糖明组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糖明组方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重度NPDR需行PRP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0眼)予PRP治疗,1次/w共4次,自拟糖明组方口服,1剂/d共2个月;对照组30例(30眼)仅给予PRP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2组患者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成像(OCTA),观察视力及黄斑中心厚度(CMT)、视网膜毛细血管丛的血流灌注密度(PD)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30眼,治疗后视力下降6眼,不变20眼,提高4眼;对照组视力下降14眼,不变15眼,提高1眼;治疗组视力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CMT均较治疗前增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CMT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PD比较,对照组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SCP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SCP治疗组P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2组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糖明组方联合PRP治疗重度NPDR安全、有效,能减少激光对视网膜的损伤,降低激光后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的程度,保护视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络脉理论探析养阴清热、活血利水法治疗DR激光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临床上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根据不同程度的症状将该病称为"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等,现代中医眼科学将其命名为"消渴内障".本文以络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络脉生理病理以及与目关系的阐述,从理论和临床2方面确立了络脉在DR过程中的作用.针对DR患者在临床上进展至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视网膜激光术后加剧阴虚内热、血瘀水停等病理特点,陈向东教授基于整体辨证与眼底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理念,提出"养阴清热、活血利水"的治疗方法,使亏虚之目络得以补、热灼之目络得以清,瘀滞之目络得以通,从而达到改善症状、降低血糖、提高视力、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