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细鳞鲑与同域物种拉氏鱥的光偏好:生活史阶段效应及种间差异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不同生态情境下鱼类光偏好研究,可望为人工种群培育、野外种群保护与栖息地管理等提供重要理论基础.秦岭细鳞鮭(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共同栖息于秦岭山涧溪流并依生活史阶段不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位重叠.为探究(1)在种间水平上,作为同域分布物种,二者光偏好是否表现出趋同进化?(2)在种内水平上,鱼类的视觉发育、生态需求等往往存在生活史阶段效应,这种效应是否驱动种内光偏好差异并在不同物种中表现出相似的种内变异模式?(3)不同生活史阶段鱼类的集群程度不同,那么鱼类的光偏好又是否受群体大小(个体或群体测试水平)的影响?研究采用自制的鱼类光偏好测定装置,分别在个体与群体测试水平下对不同生活史阶段秦岭细鳞鲑与拉氏鱥的光偏好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1)个体测试水平下,秦岭细鳞鲑与拉氏鱥光偏好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P<0.05);不同生活史阶段秦岭细鳞鲑均喜蓝光区与黑区,而拉氏鱥均喜黑区并对除黑区以外的其他光色无显著偏好;(2)群体水平下,秦岭细鳞鲑与拉氏鱥光偏好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P<0.05);不同生活史阶段秦岭细鳞鲑均喜蓝光区与黑区、且在蓝光区的分布有伴随发育状态而增加的趋势,拉氏鱥喜黑区并对其他光色无规律性的偏好.结果表明:(1)在种间水平上,同域分布物种也可能由于微生境选择与自身环境适应性差异而表现出光偏好的趋异适应;(2)在种内水平上,鱼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光偏好存一定的种内分化,但种内变异程度可能因不同生活史阶段群体分离或混合程度不同而表现出相异的模式;(3)在个体和群体测试水平下,鱼类的光偏好并不完全一致,对鱼类光偏好研究应明确区分个体或群体测试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在不同检测筛查模式下的乙肝检测结果分析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分析罗氏Cobas s 201 的血液核酸检测(NAT)结果评估其对HBV的检测效果.方法 将检测结果根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 NAT混合检测(MP)、NAT单样本检测(ID)以及重复 NAT 单样本检测(rID)分组,分为ELISA+/NAT(ID)+、ELISA+/NAT(rID)+、ELISA-/NAT(ID)+、ELISA-/NAT(rID)+4 组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重复NAT对反应性结果的检出是否存在差异,对于不同ELISA结果的NAT反应性标本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与核酸检出率的关联性.再通过补充试验,包括其他方法学的NAT系统和化学发光血清学标志物检测,进一步分析献血者的真实感染情况.结果 766 293 份献血者标本中共有 1 691 组HBV NAT(MP)+,其中1 418组(83.86%)检出反应性结果(1 418 份HBV NAT+,7 090 份NAT-),仍有 273 组(16.14%)经重复检测仍未检出[共计 1 638 份NAT-,Ct(MP):39.49±3.62].HBV NAT+中,881 份(62.13%)ELISA+/NAT(ID)+,19 份(1.34%)ELISA+/NAT(rID)+,451 份(31.81%)ELISA-/NAT(ID)+,67 份(4.72%)ELISA-/NAT(rID)+.对于不同ELISA结果的标本,重复NAT对HBV的检出存在差异(P<0.05).各组间Ct(ID)值仅ELISA+/NAT(rID)+和 ELISA-/NAT(ID)+、ELISA+/NAT(rID)+和 ELISA-/NAT(rID)+2 组比较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对 228 份ELISA-/NAT(MP)+(ID)-进行补充试验,有 56 份(24.56%)经化学发光检测HBsAg+和 7 份(3.07%)经其他NAT系统检出反应性.剩余 221 份(96.93%)NAT-标本中,53 份(23.98%)HBsAg+的献血者可能存在慢性感染,40 份(18.10%)抗-HBe+和(或)抗-HBc+的献血者可能存在既往感染,其余 128 份(57.92%)均无反应性的献血者为NAT(MP)假反应性,且各组间抗-HBs含量差异较大(P<0.05).结论 重复NAT对不同反应性类别或不同血清学结果的献血者标本存在差异性检出,尤其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对于ELISA-标本进行重复NAT可明显提高检出率.Ct值可辅助评估NAT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ELISA-/NAT(MP)+(ID)-献血者,结合其他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可降低病毒残余风险,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虚拟实验数据库的流式细胞术线上教学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线上教学在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课程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9级和2021级选修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课程的37名硕士研究生为对照组,2022级和2023级选修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课程的31名硕士研究生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实验课线下教学,试验组接受实验课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对试验组实验课线上教学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评价,比较两组流式数据分析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结果 调查显示,试验组线上教学模式提升流式数据分析能力和线上教学模式满意度最高(96.7%),线上教学模式提升科研能力满意度最低(83.9%).试验组流式数据分析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虚拟实验数据库的流式细胞术线上教学可提高研究生流式细胞术数据分析及实验操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现实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MR)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MR组(30例,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基础上,采用MR技术辅助医患沟通、术前规划及手术指导)和对照组(40例,采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医患沟通有效性、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MR组手术知晓度评分[(93.20±2.49)分比(90.89±3.26)分,t=3.235,P<0.05]、手术谈话满意度评分[(94.28±2.36)分比(91.32±3.04)分,t=4.424,P<0.05]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31.45±3.39)分比(33.89±2.15)分,t=3.676,P<0.05]低于对照组.MR 组手术时间[(151.18±28.27)min 比(125.56±26.63)min,t=3.864,P<0.05]、引流管拔出时间[(4.15±1.74)d 比(6.05±1.37)d,t=5.113,P<0.05]、术后住院时间[(6.48±2.23)d 比(8.20±2.19)d,t=3.227,P<0.05]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90.46±10.25)ml 比(126.67±10.39)ml,t=14.513,P<0.05]、术后引流量[(352.41±45.59)ml 比(404.46±42.27)ml,t=4.930,P<0.05]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最大自主通气量(MVV)[MR组(90.74±8.23)L比(97.15±2.24)L,对照组(85.38±7.52)L 比(97.86±2.15)L,t=2.263、2.586,P<0.05]、第1 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MR 组(1.95±0.38)L 比(2.23±0.59)L,对照组(1.74±0.40)L 比(2.30±0.71)L,t=2.223、2.149,P<0.05]、用力肺活量(FVC)[MR 组(2.78±0.36)L 比(3.05±0.33)L,对照组(2.52±0.40)L 比(3.11±0.29)L,t=2.814、2.748,P<0.05]低于术前,但MR 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3.33%(4/30)比20.00%(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6,P>0.05).结论 MR技术在早期NSCLC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中展现其提高沟通和手术效率、减少肺功能损害和低并发症率的优势,预计其成熟和成本降低后,将成为标准辅助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以案例教学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住培教学质量.方法 将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肾病中心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15名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15名,培训结束对2组住院医师进行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由2名教师对所有住院医师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价.对考核成绩、调查问卷及评估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医师的理论(87.07±3.04分vs.84.73±2.43分,P=0.0277)、技能考核成绩(86.07±2.76分vs.83.00±3.84分,P=0.018)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混合教学模式在提高住院医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临床教师对实验组学员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结论 案例教学联合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肾内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思维能力,并提升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PBL的三轨教学混合模式在肛肠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PBL的三轨教学混合模式即CTTM+MDT+手术视频联合模式在肛肠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肛肠科的临床教学提供更多选择,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某中医院2021年10月01 日-2023年5月31日分配到肛肠科的80名中医专业大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成2组,为对照组(PBL教学组)与观察组(PBL+三轨教学混合模式教学组).出科后比较2组学生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在考核成绩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史采集、病历书写成绩(27.45±1.08分vs.27.68±1.58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理论成绩(35.27±2.50 分 vs.33.03±3.36 分)、操作技能成绩(26.57±1.85 分 vs.23.80±2.39分)、总成绩(89.30±4.55分vs.84.50±5.01分),差异明显;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可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能力,且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教学内容(17.45±1.20分vs.16.38±1.46分)、教学方法(26.23±1.56分vs.26.23±1.56分)评分及产生的教学效果(26.98±1.42分vs.25.15±1.72分)、教学总评分(89.00±3.75分vs.85.47±4.03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带教态度(18.35±1.25分vs.18.68±1.10分)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相较于单纯PBL组,基于PBL的三轨教学混合模式的应用在肛肠科本科实习教学中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理论知识的掌握率,在培养学生学习、沟通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评估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放射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对学生成绩、思辨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培养的 60名住培生,随机分为试验组(n=30,采用混合翻转课堂授课方式)和对照组(n=30,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培训后,对考试成绩、教学满意程度、思辨能力等方面进行 2 组成绩的比较.结果 在翻转课堂上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评分较传统课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章节测试、月末测试及出科考核的成绩也有显著提高(P<0.05).在最后的主观感受评价中,翻转课堂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效果好的评分较传统模式更高(P<0.05).结论 混合式翻转课堂能使放射科住院医师的专业成绩、思辨能力、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建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现实技术与态势感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混合现实技术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与真实场景进行有机的结合,模拟真实的手术场景应用于临床教学,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态势感知数据模型,对教学互动和病情演绎提供数据能力支撑。本文就混合现实技术与态势感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新带教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索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式教学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结合自主学习,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和学的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由5个步骤组成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及与之相符的多工具、多维度的全过程综合性评价体系。经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章节测验结果显示,学生的测试成绩高于传统教学;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在高复杂度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力均得到了更有效的提升,更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中核心能力目标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了增强新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新护士培训效果和效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2016年7月起建立了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了包含基础和专业培训、理论和实践培训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建立了护士规范化培训移动管理系统。本文通过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289名新护士开展为期两年的规范化培训。2018年7月进行了包含理论考核和站点式综合技能考核的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结果显示,培训基地和受训护士普遍对这一规范化培训模式持积极态度,各阶段培训计划完成率100%。这说明该培训模式效果良好,有利于保障培训方案的落实和提高培训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