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重庆市高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索重庆市高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重庆市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3年重庆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收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相关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重庆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9 161人,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543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5.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结核病史(OR:4.244,95%CI:2.239~8.044)、结核病密切接触史(OR:2.096,95%CI:1.123~3.914)、吸烟(OR:6.819,95%CI:3.562~13.053)、熬夜(OR:1.665,95%CI:1.154~2.402)是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较低.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降低学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风险因素检测手段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SLE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以多种自身抗体产生为特征,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SLE患者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其结核感染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同时由于大部分活动性结核是由潜伏性结核感染发展而来,故SLE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SLE患者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个体化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医疗成本支出。本文主要探讨SLE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检测手段以及可选用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农村中老年人群的结核潜伏感染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东部地区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结核病感染临界值的确定:基于人群的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确定结核菌素试验的临界值来降低其诊断结核病潜伏性感染的假阳性。方法:测量受试者的FPG值,同时对受试者做结核菌素试验和QuantiFERON-TB(QFT)Gold In-Tube检测。以QFT为金标准,确定结核菌素试验(TST)试验的临界值。结果:共有5 405名参与者,其中1 104名(20.4 %)QFT阳性。在5 405例患者中,PPD硬结直径为10.25 mm时诊断价值最高,其灵敏度为0.731,特异度为0.727。将受试者分为正常人、有糖尿病史患者、新确诊糖尿病患者,硬结直径分别在11.25 mm、10.25 mm和11.25 mm时诊断价值最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1、0.837、0.824和0.805、0.821、0.778。 结论:本研究证实,以10~12 mm作为结核病潜伏性感染诊断的临界值可以大大提高结核菌素试验的特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耗竭T细胞不同亚群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外周血中前体耗竭T细胞(Tpex)与终末耗竭T细胞(Tex)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为ATB的25例患者,同时纳入13例结核潜伏感染(LTBI)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组人群外周血中Tpex与Tex的比例。采用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分选AT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pex和Tex亚群;对其进行RNA转录组学测序,筛选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寻找影响细胞代谢及功能的调节通路。统计学分析采用威尔克科森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Dunn多重比较检验。结果:ATB患者的Tpex比例为2.86%(1.74%),低于Tex的7.93%(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91, P<0.001);LTBI者的Tpex和Tex比例分别为9.47%(6.26%)和7.43%(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3, P=0.345);健康对照者的Tpex和Tex比例分别为8.42%(2.69%)和6.49%(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6, P=0.170)。3组的Tpex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21.93, P<0.001),其中ATB患者的Tpex比例低于LTBI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16, P<0.001; Z=3.34, P=0.003)。3组Tex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2.17, P=0.338)。与Tex相比,Tpex上调表达B细胞淋巴瘤2等记忆分子基因,下调表达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等耗竭分子基因;在细胞代谢方面,Tpex上调表达线粒体蛋白复合物基因、线粒体基质基因、氧化磷酸化基因,下调表达糖酵解相关基因。丙酮酸代谢通路在Tex中上调表达,CD4 +T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分化、糖酵解相关通路在Tpex中下调表达。 结论:在ATB患者中,与Tex相比,Tpex表达更多记忆细胞的特征,以及更少耗竭分子特征,而且线粒体功能保存完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55和SOCS6在结核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分子6(SOCS6)在结核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7年1至6月来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患者,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潜伏性结核组和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组,每组各2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55与SOCS6基因在不同结核感染状态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miR-155与SOCS6联合应用指标(Co-index)。研究miR-155、SOCS6以及Co-index在鉴别结核感染中的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统计分析和制图通过MedCalc和GraphPad Prism 8.0软件实现。结果:鉴别结核感染与未感染时,miR-155(AUC=0.663, P=0.031),SOCS6(AUC=0.708, P=0.002)和Co-index(AUC=0.718, P=0.001)鉴别力均不佳。在鉴别活动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时,miR-155(AUC=0.867, P<0.001)和Co-index(AUC=0.875, P<0.001)鉴别效能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142, P=0.887);SOCS6(AUC=0.570, P=0.459)鉴别效能低。在鉴别活动性结核感染与非结核其他肺部感染时,Co-index(AUC=0.923, P<0.001)优于SOCS6(AUC=0.723, P=0.007)( Z=2.586, P=0.010),与miR-155(AUC=0.835, P<0.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585, P=0.113)。 结论:miR-155是鉴别潜伏性结核感染和活动性结核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miR-155联合SOCS6有助于鉴别活动性结核感染与非结核其他肺部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过程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动态变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疫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在硅沉着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群CD8 +T细胞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domain,TIGIT)在硅沉着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8月,纳入78例硅沉着病患者,均为浙江省三门县采石矿工人,分为硅沉着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APTB)组(以下简称APTB组)、硅沉着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组(以下简称LTBI组)和单纯硅沉着病无结核感染(non-tuberculosis infection,non-TB)组(以下简称non-TB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GIT、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和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 U检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结果:78例患者中,APTB组8例,LTBI组24例,non-TB组46例。APTB组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上PD-1和TIGIT[29.45%(16.78%)和65.40%(12.12%)]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LTBI组[17.40%(11.17%)和48.30%(28.75%), U=23.500、43.500, P=0.000 8、0.020 5]和non-TB组[15.95%(12.46%)和45.30%(19.75%), U=64.000、69.000, P=0.002 3、0.003 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硅沉着病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上PD-1与TIGIT的表达呈正相关( r=0.434 3, P<0.01)。APTB组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上PD-1 +TIGIT +细胞亚群的表达[19.90%(22.67%)]高于non-TB组[11.55%(11.29%)]和LTBI组[11.55%(10.53%)],PD-1 -TIGIT -细胞亚群[30.60%(12.90%)]的表达低于non-TB组[48.90%(18.98%)]和LTBI组[47.20%(24.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76.500、41.000、58.000、41.000, P=0.007 1、0.015 4、0.001 3、0.015 4)。APTB组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上T-bet[29.45%(16.78%)]的表达高于non-TB组[15.95%(12.46%)]和LTBI组[17.40%(1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46.500、46.000, P=0.000 3、0.028 3)。T-bet的表达与TIGIT的表达呈正相关( r=0.456 7, P<0.01)。APTB组患者外周血PD-1 +TIGIT +CD8 +T细胞亚群上T-bet[65.40%(12.12%)]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LTBI组[48.30%(28.75%)]和non-TB组[45.30%(19.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23.500、65.000, P=0.000 8、0.002 6)。 结论:硅沉着病合并APTB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上高表达免疫抑制受体PD-1和TIGIT,提示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存在免疫耗竭现象,但T-bet的高表达又提示此耗竭细胞亚群具有一定的可逆转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泌体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一种生活在宿主巨噬细胞吞噬体内的细胞内细菌,其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一部分Mtb可经机体免疫作用消灭;但仍有一部分可经免疫逃逸机制存活,引发机体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或结核病(tuberculosis,TB)。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 nm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富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存在于人体多种体液中。Mtb感染后,机体所释放的外泌体的组分可以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可以在机体感染免疫中发挥作用,从而为结核感染的预防、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该文将对外泌体在Mtb感染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核分枝杆菌 Rv3133 c基因原核表达及免疫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潜伏期表达抗原Rv3133c,通过人群以及小鼠实验评价其免疫原性。 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PROEX-Rv3133c,诱导表达并纯化蛋白质,经Western blot鉴定后,用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评价重组蛋白rRv3133c在 Mtb感染人群中的免疫原性;联合佐剂DC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rRv3133c特异性抗体分泌水平、脾细胞中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及脾细胞中多功能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和肺脏组织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 结果:成功构建表达rRv3133c。rRv3133c可刺激 Mtb感染者尤其是潜伏感染者产生高水平的IFN-γ。免疫小鼠后,rRv3133c+DC组小鼠脾脏IFN-γ、TNF-α、IL-2水平,以及IFN-γ +TNF-α +CD4 +T细胞数量和肺脏组织中抗原特异性IFN-γ、TNF-α、iNOS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BCG组,但低于BCG+rRv3133c+DC组;rRv3133c+DC组和BCG+rRv3133c+DC组小鼠血清中IgG2a/IgG1比值均大于1,显著高于BCG组。 结论:rRv3133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诱发机体产生较强的Th1型免疫应答,是结核病亚单位疫苗的潜在候选靶抗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