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源性腺样瘤九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AO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断为AOT的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AOT患者具有独特的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临床易误诊为含牙囊肿等其他囊性病变,病理形态表现为立方状或高柱状的牙源性上皮细胞构成的不同大小实性结节,形成巢状或玫瑰花结样结构,有少量的结缔组织间质分隔,需与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肿、牙源性黏液瘤等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K(+)、CK5/6(+)、p63(+)、p40(+)、CK7(-)、CK20(-)、EMA(-)、CD99(-), Ki-67指数为2 %~5 %.随访2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 AOT为良性肿瘤,其组织起源可能为残留在上下颌骨之间的未完全退化的牙釉质细胞,一般手术切除即可,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源性腺样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AO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AO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AOT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8岁.发生于上颌骨5例,下颌骨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牙龈肿块伴或不伴有疼痛,肿块呈膨胀性生长,牙齿松动.主要病理特点为有较厚的纤维包膜;牙源性上皮呈结节状、巢状、腺样、条索状、玫瑰花瓣样,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间质分隔;上皮细胞核呈远离管腔的极像排列;腔内有红染无定形物质;可见层状结构及不同程度钙化区.免疫表型:上皮性成分中广谱CK、EMA、p63和p40均阳性,间质成分vimentin阳性.碱性刚果红、PAS、Alcian蓝染色腔内物质阳性.结论 AOT是一种少见的牙源性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上颌骨多见.临床通常无症状,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肿瘤由上皮成分和间质成分组成.该瘤复发罕见,因为有较厚的包膜,易手术切除,局部切除可治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七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巨大牙源性腺瘤样瘤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源性腺瘤样瘤十例临床及病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6例牙源性腺样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AO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8年诊断的牙源性腺样瘤16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16例AOT患者发病年龄为2~73岁,中位年龄约15岁.男女比例约1:3,8例发生于上颌骨,8例发生于下颌骨.影像学多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内含牙齿.组织学上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可见玫瑰花样、腺管状等排列,还可见嗜酸性小滴及小灶钙化;肿瘤细胞p63(+),间质vimentin(+),Ki-67增殖指数<5%.结论 AOT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有独立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涎腺肿瘤、牙源性肿瘤中WT-1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1 (Wilms tumor gene-1,WT-1)在涎腺肿瘤、牙源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1例涎腺肿瘤、84例牙源性肿瘤中WT-1的表达,分析其在涎腺肿瘤及牙源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WT-1在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2.86%、75.86%、69.23%、53.33%、46.43%;在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角化囊肿、成釉细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3.33%、7.69%、0、0.结论 WT-1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导管上皮细胞,在涎腺肿瘤中主要表达于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在牙源性肿瘤中几乎不表达,其有望成为鉴别涎腺肿瘤及牙源性肿瘤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