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渗透树脂与微研磨技术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的对照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渗透树脂技术是近几年兴起来的一种修复牙釉质白斑样病损的微创技术,尚缺乏关于树脂渗透技术与其他方法修复牙面白斑样病损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渗透树脂及微研磨技术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正畸后白斑样病损患者22例(88颗患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进行渗透树脂修复(渗透树脂组,n=11)与微研磨修复(微研磨组,n=11).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周及修复后1,3,6,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医师临床效果评价、白斑样病损面积比与治疗有效率.试验已获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TJBDYY-2015-26-R1.结果与结论:①渗透树脂组修复后不同时间点的患者满意度分值高于微研磨组(P<0.05);②修复后1年内,渗透树脂组有2例牙齿牙面白斑样病损无变化,微研磨组有9例牙齿牙面白斑样病损无变化,渗透树脂较微研磨在正畸后白斑样病损美学修复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③与修复前比较,两组修复后不同时间点的牙面白斑样病损面积比均减少(P<0.05),渗透树脂组修复后不同时间点的牙面白斑样病损面积比均小于微研磨组(P<0.05);④渗透树脂组修复后不同时间点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微研磨组(渗透树脂组:71.31%,83.95%,85.08%,89.65%,89.11%,88.90%;微研磨组:45.34%,61.69%,64.80%,68.59%,64.12%,55.95%,P<0.05);⑤结果表明,渗透树脂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的美学效果明显优于微研磨法,且12个月内效果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渗透树脂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的美学效果及预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应用于正畸治疗后牙面白斑样病损患者的修复美学效果及预后随访.方法:选择笔者医院口腔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正畸术后84例牙面白斑样病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4颗患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予以氟化物治疗,观察组予以渗透树脂治疗.对比两组病损面积比、有效率、患牙表面显微硬度(SMH)及L*值、患牙白垩斑评分、美观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牙病损面积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4±0.65 vs 13.25±2.73)、(88.37 vs 65.85)]%(P<0.05);观察组患者患牙SMH及L*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6.31±21.71 vs 131.64±15.84)、(82.67±9.12 vs 78.25±8.62)](P<0.05);观察组患者患牙计算机评分及专业医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4.82±5.82 vs 39.27±4.93)、(39.27±4.93 vs 40.76±5.14)]分(P>0.05);观察组患者前牙覆盖与覆牙合良好、后牙咬合状况良好及牙齿排列整齐明显高于对照组[(95.35 vs 78.05)、(90.02 vs 73.17)、(100.00 vs 75.61)]%(P<0.05);观察组患者患牙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8 vs 24.39)%(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牙面仍旧自然美观,无明显变色和着色,未见龋洞形成,龈色正常.结论:渗透树脂应用于正畸术后牙面白斑样病损患者不仅可减少病损面积,还可提高临床效果及美学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醋酸氯己定复合介孔二氧化硅改性正畸粘接树脂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醋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acetate,CHA)复合介孔二氧化硅改性正畸3M粘接树脂的抗菌性能和粘接强度.方法 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HA包封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中(记为CHA@MSNs),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实验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将3M Z350XT流动树脂分为4组,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3%、5%、6.4%的CHA@MSNs,分别为A组:3M+CHA@MSNs(0%),B组:3M+CHA@MSNs(3%),C组:3M+CHA@MSNs(5%),D组:3M+CHA@MSNs(6.4%).以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测试改性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10倍放大镜观察牙面粘接剂残留,并计算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将4组改性粘接剂分别与变异链球菌共同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菌液OD540值,扫描电镜观察菌斑附着量来评价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结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HA已成功负载于MSNs之上;扫描电镜下可见CHA与MSNs结合后,MSNs结构发生变化,界限较为模糊且聚集为层状结构.含CHA@MSNs的B、C、D组与未含CHA@MSNs的A组相比,抗剪切强度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抗剪切强度数值下降最大,而B组和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液OD540值结果显示,A、B、C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菌液OD540值最低,C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质量分数为5%CHA@MSNs抗菌剂抗菌作用显著提高,且不影响其粘接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渗透树脂与微研磨技术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美学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与微研磨技术用于修复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0年7月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正畸后牙面白斑样病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微研磨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渗透树脂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修复后患牙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病损面积比和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软件评分、主观评分、表面显微硬度(SMH)值和L*值,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牙病损面积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病损面积比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软件评分和主观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软件评分和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MH高于治疗前,L*值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SMH高于对照组,L*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白斑样病损,相比微研磨技术,渗透树脂治疗美学效果更好,可以减少病损面积,改善牙釉质颜色和硬度,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