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13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的子领域机器学习及其分支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在儿童口腔医学中已经得到初步应用并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儿童口腔影像学方面,深度学习模型可对儿童根尖片、曲面体层片、头影测量片、锥形束CT等口腔影像及数码照片进行智能诊断,主要用于乳恒牙的检测与编号、额外牙的分类与检测、牛牙样牙识别、乳牙下沉检测、牙齿异位萌出分割与检测、腺样体肥大及牙龄评估等.在儿童口腔疾病方面,机器学习能够识别牙菌斑、龋病,并预测低龄儿童龋病,可评估儿童及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助力儿童口腔医学在预防、诊断、治疗、预后预测等多方面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C型根管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牛牙症是指牙齿的牙体长而牙根短小,髓室顶至髓室底的高度高于正常,根分叉向根尖处移位,且颈溢线不明显甚至消失. 此种牙似有蹄类动物牙,故称为牛牙样牙或牛型牙[1] ,发生率0. 61% ~11. 30% [2] ,通常认为是由牙齿发育过程中Hertwig's上皮根鞘内陷延迟所引起[3]. C型根管是一种变异的根管系统,以牙根的横断面呈C 型为特征,下颌第二磨牙最常见[4].临床上,按照Melton分型, C型根管常规分为三型:C1型为根管口连续呈C形;C2 型为根管口似分号样;C3型为2~3个独立根管口[5]. 无论牛牙症还是C型根管,都会增加根管治疗的难度,本文将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同时伴C型根管的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牙样牙文献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牛牙样牙(taurodontism)为一种少见的牙体畸形,Hertwig上皮根鞘未能在适当的水平内折或者断裂延迟是牛牙样牙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以牙髓腔冠根向膨大、髓室底及根分叉向根方移位、而釉牙骨质界没有明显收缩为特征.牛牙样牙最常见于恒磨牙中,但这种改变也可见于乳牙,可在单侧或双侧以及任何牙齿或象限中看到,可单独发生,亦可伴有其他综合征同时存在.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数通过拍摄X线片得以发现.该文对牛牙样牙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放射学特征,各种综合征的关系以及这种牙齿的牙科治疗进行综述,以满足对其诊断和治疗的迫切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牙样牙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牛牙样牙是指牙髓腔发育异常的牙齿,具体表现为磨牙的髓腔沿牙体长轴增长、牙冠长而牙根短小,且釉牙骨质界无明显狭窄。对于牛牙样牙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的主要理论方向包括返祖现象、遗传性疾病的伴发症及牙根的异常发育。核因子I-C(nfi-c)、WNT10A、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KIF4A)等多种生物分子亦被证明与牛牙样牙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牛牙样牙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增进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