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与病程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与病程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6例外观和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别于受伤7 d内(病程早期)、创面封闭时(康复早期)和创面封闭后3个月时(康复后期)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平时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表(PCL-C)、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评估,收集数据并剔除无效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36例患者有效完成全部量表评估.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均存在焦虑、抑郁、PTSD症状,并且伴焦虑、抑郁、PTSD症状的患者例数随着病程推进均呈下降趋势.康复早期RSES得分与病程早期SAS得分(rs=0.412,P=0.013)、SDS 得 分(rs=0.347,P=0.038)、PCL-C 得分(rs=0.447,P=0.006)均呈正相关,而与康复早期及康复后期SAS、SDS、PCL-C得分无相关关系(均P>0.05).康复早期PSSS得分与病程早期SAS、SDS、PCL-C得分及康复早期SAS、PCL-C得分无相关关系(均P>0.05),而与康复早期SDS得分(r=-0.430,P=0.009)及康复后期 SAS 得分(r=-0.467,P=0.004)、SDS得分(r=-0.483,P=0.003)、PCL-C 得分(rs=-0.351,P=0.036)均呈负相关.结论 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病程中存在焦虑、抑郁、PTSD等心理问题.自尊越强的患者在烧伤病程早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在烧伤康复后期越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进一步重视特殊原因及部位烧伤创面处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特殊原因及部位烧伤创面处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临床工作。该文分别从化学烧伤、电烧伤、面部烧伤、手烧伤、会阴烧伤的发病率,及其创面组织病理损伤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目前临床处理的主要原则及方法,以及尚待解决的疑难问题等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希望引起关注和重视,为进一步提高烧伤整体救治能力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纯性并指术后畸形的分类及手术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单纯性并指畸形分离手术术后畸形的常见表现,并探讨其相应的再修复方式。方法:回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5例单纯性并指术后畸形的患儿,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岁2个月。通过调查初次手术时情况,包括初次手术年龄、是否植皮以及术后有无感染等,分析术后畸形发生的可能原因;通过形态学观察总结术后畸形的常见类型,回顾再次手术修复的主要方式,随访时从指蹼形态、手指形态、指甲形态及皮肤色差4个方面评价再修复手术后畸形的改善情况,以提出针对这类术后畸形有效的修复方案。结果:初次手术平均年龄1岁5个月,15例术前皮肤并连紧张没有植皮,4例有伤口感染史;术后发生指蹼畸形27个、指体畸形53指、指甲畸形46个、皮肤明显色差15指。再修复手术中,采用Z成形加宽或皮瓣修复所有指蹼畸形,其中,13例采用双翼皮瓣成形指蹼;指体畸形均采用多Z成形松解并保留软化的瘢痕皮肤,形成锯齿状皮瓣覆盖大部分创面,剩余创面行全厚植皮;指甲畸形,14个甲上皮歪斜的行指甲邻近皮瓣推进包裹甲缘,余未做特殊处理;皮肤色差采用Z成形错开原有大块植皮皮片,切除颜色过深皮肤,采用质地相似区域皮片植皮。再修复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所有指蹼均达正常的深度及宽度;除1指侧偏矫正不全外,其余指体畸形得以矫正;除10个指甲上皮歪斜有改善外,其余指甲畸形无改善;所有病例皮肤色差均有明显好转。结论:(1)单纯性并指术后畸形的发生可能与初期手术时伤口缝合张力大(勉强不植皮)以及伤口感染有关;(2)再修复手术应在初次手术后1年左右即瘢痕软化后进行;(3)指蹼畸形的再修复均应采用皮瓣成形指蹼,双翼皮瓣适用性广、成形指蹼形态好;(4)指体挛缩修复时保留软化的瘢痕皮肤可以显著减少植皮面积,多Z成形利用横向多余皮肤延长纵向皮肤的不足,同时可矫正指体臃肿;(5)皮瓣修整时切除原有色深的皮肤,取质地相近部位皮片植皮可减少色差;(6)指甲畸形再修复困难,多数难以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注射溶脂针导致的免疫原分枝杆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注射溶脂针是近年来兴起的非手术整形方式,其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对于注射溶脂针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报道较为少见。2020年10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烧伤科收治1例在美容院行溶脂针注射术后注射部位出现感染的患者。患者右上臂、腹部、腰部及背部有多处包块,大小约3 cm×4 cm,皮肤色红,皮温高,有明显波动感,有触痛。经检查诊断为皮肤脓肿,行脓肿清创术,彻底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并予以持续负压引流。病理活检为慢性肉芽肿病变。行分泌物培养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基因检测为免疫原分枝杆菌。内科治疗选用阿米卡星静脉滴注1个月,口服克拉霉素6个月,服用药物期间无特殊不适,停药半年后复查,患者病灶已完全愈合,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疼痛路径管理在面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面部烧伤是指面部区域受到热源、化学物质或其他外界因素的损伤. 面部烧伤是常见意外伤害,因面部部位特殊,容易造成外貌损伤和社交心理困扰. 烧伤患者疼痛不仅会引起患者痛苦,还会影响病情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手部为烧伤中最易受累的部位,烧伤患者中手部烧伤比例高达 45% ~ 50% [1],且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深度烧伤易造成严重的瘢痕挛缩畸形 [2],影响手部活动功能,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关心疾病能否治愈、患者生存期多长,还应关心疾病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烧伤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康复.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许多严重烧伤患者获得新生,但往往由于严重烧伤导致的瘢痕挛缩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回归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现代意义上来讲,仅以烧伤患者的存活率来反应其治疗需求,已经不符合当前烧伤治疗需求.在有效救治烧伤患者生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康复期生活质量才是当前烧伤治疗的最终目标.研究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身心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本文对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干预情况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连续Z形皮瓣修复前臂线性点状烟头烫伤瘢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烟头烫伤瘢痕,又称“烟瘢”,属于烧伤一种,常见于四肢,其中前臂皮肤暴露部位最为多见.瘢痕形状主要呈圆形或椭圆形,色素沉着或脱失,影响美观和申请某些特殊职业.根据烟头烫伤瘢痕点状分布不同进行临床分类:(1)点状密集型;(2)点状均匀型;(3)点状离散型[1].在刘柳等[2]修复方法的基础上,2013年10至2015年4月间,我们采用连续Z形皮瓣修复前臂线性点状烟头烫伤瘢痕,尤其对于点状均匀型瘢痕进行修复,效果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内垂直切口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13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面部是烧伤的常见部位之一,面部深度烧伤后遗留的增生性瘢痕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而且极易因瘢痕挛缩导致五官移位或畸形.另外,由于面部皮肤的特殊性,皮片移植或远位皮瓣转移修复后,皮肤颜色等与周围健康皮肤有较大差异.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临床医师可充分利用面部或相邻部位的正常皮肤修复面部增生性瘢痕,效果较佳[1-3].临床上多选择平行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长轴的切口,方便置入及剥离,但采用该方法术后切口张力大、首次扩张时间较长,还可能导致感染及扩张器外露等[4].2016年1月-2017年5月,笔者单位于13例患者面部增生性瘢痕内做垂直切口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效果较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卷曲霉素深部肌内注射致双上臀深部溃疡一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26岁,颈部淋巴结核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慢性起病,病程较长.患者于2015年4月入住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结核科,曾予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行规律抗结核治疗,为进一步治疗结核,2015年5月开始双侧臀大肌肌内注射卷曲霉素,首次注射后0.5h即出现注射部位硬结、疼痛,患者未予特殊处理,自行用热毛巾湿敷,疼痛、硬结未见改善.注射完1个疗程(6个月)后,因患者症状好转, 2015年12月初停止肌内注射卷曲霉素,停药后因注射部位发硬未见改善,患者自行以热毛巾湿敷后出现两处水疱,初期患者自我判断为浅Ⅱ度烫伤,未予处理,后水疱破裂,1周后创面结痂,呈黄色焦痂,质硬,左侧3.0 cm×4.5 cm,右侧3.0 cm×5.5 cm,自行涂抹碘伏,因无明显不适,未予特殊治疗,2016年4月10日患者双侧创面痂皮破溃,流出黏稠、黄褐色伴恶臭脓液约2 mL,就诊于当地二级医院普通外科,予定期换药,未见明显好转.2016年5月12日于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烧伤整形科以"双上臀慢性创面"收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臀部上区可见两处椭圆形皮肤创面,左侧3.0 cm×4.5 cm,右侧3.0 cm×5.5 cm,左侧可见大量液化脂肪及坏死肌肉筋膜组织,右侧创面中央黑色痂皮附着,痂皮及创缘处仍可见大量黄绿色坏死筋膜组织,渗出液少,异味明显,创周轻度红肿,触痛(图1).采集分泌物,病理显示分支结核杆菌阴性[1].每日给予清创换药,于2016年5月17日行机械清创加水凝胶敷料自溶性清创(图2)、术区创面放置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负压吸引固定良好,每日给予庆大霉素、0.9%氯化钠溶液冲洗,于2016年5月26日撤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图3),行双侧髂部病灶扩创、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区双侧给予皮下引流球引流,引流通畅,引流液呈暗红色.每日给予倾倒引流液,隔日换药,于2016年5月31日拔除右侧皮下引流球,2016年6月16日拔除左侧皮下引流球,术区伤口恢复良好,患者于2016年6月18日出院(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海拔地区全身多部位Ⅲ度电击伤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50岁,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人.2017年5月29日因头面、四肢、躯干、会阴高压电击伤数秒钟,伤后2 h急诊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检查:体温36.6 ℃,脉搏84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42/66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诉口渴,四肢末端皮温凉,急诊导出150 mL酱油色尿液,伤后未解大便.双手为电流入口,其余部位为出口,入口处皮肤呈炭化,形成瓮状,深达骨质,左手示指骨间关节暴露,呈屈曲状,末端干性坏死,右手拇指指端皮温暖,环指中节指骨桡侧皮肤呈焦黄色皮革样、质韧,尺侧皮肤正常,指端皮温尚可,余3指指端皮温凉,末端干性坏死,余创面呈焦黄色皮革样、质韧,无明显渗血、渗液.诊断:电击伤,Ⅲ度烧伤面积为30%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特殊部位:头面、双手、会阴;烧伤休克(轻度);急性肾功能不全(轻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