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伏毒病机演变及辨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机演变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邪伏初期,病机潜伏;伏毒积聚,病情渐显;邪毒致损,病势凶猛;因损致虚,病程迁延.根据伏毒病机演变过程对SLE进行辨治:邪伏阶段表现为伏湿郁热,方用三仁汤加减;毒发阶段表现为热毒炽盛,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毒损阶段表现为毒损脏腑,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正虚阶段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方用燮理十全膏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皮疹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皮疹病变根据皮肤斑疹、瘾疹及皮疹等变化特点,可分湿热蕴毒、血热炽盛、脾虚湿困三型辨治,治以透邪解毒与疏风祛湿相结合,标本兼治。若皮疹突起色红或黯红、瘙痒,属疫毒蕴于皮肤不得泄,郁久化热,浸淫肌肤,从祛湿解毒论治,方用当归拈痛汤为主;如斑疹色红成片,不高出皮肤,属血热炽盛,燔灼气血,湿热之毒,侵营入血,从凉血解毒论治,方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化裁;若皮疹散见、色黯,或皮色不变,瘙痒,属脾虚湿盛,从健脾祛湿论治,方用升阳益胃汤、荆防败毒散加减。临床辨证治疗效果满意,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小鼠肝组织microRN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犀角地黄汤抗脓毒症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犀角地黄汤治疗组。采用脂多糖腹腔注射复制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脓毒症犀角地黄汤组于建模前2 d犀角地黄汤(生药187.5 mg)灌胃,2次/d,建模后继续胃饲(2次/d),对照组及脓毒症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胃饲。LPS干预后72 h每组随机取9只,麻醉后取部分肝脏做Small RNA及RNA-seq测序分析,部分肝脏做病理检查。结果:犀角地黄汤有改善脓毒症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缓解部分异常表达的microRNA(mmu-miR-292a-5p、mmu-miR-871-3p、mmu-miR-653-5p、mmu-miR-293-5p、mmu-miR-155-3p,mmu-miR-346-5p、mmu-miR-187-5p、mmu-miR-3090-3p)及其靶基因。结论:犀角地黄汤可减少脓毒症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犀角地黄汤调节mmu-miR-187-5p及其靶基因Adam8、Irak3、Pfkfb3等关键基因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分子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主要功效.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并利用TCSM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并预测犀角地黄汤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脓毒症的相关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潜在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CODE分析得到关键基因簇后用CytoHubba分析基因簇,得到核心的基因靶点,采用MOE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软件构建犀角地黄汤-活性成分-疾病-靶基因网络.结果 最终筛选出犀角地黄汤的活性成分38个,主要靶点138个,主要参与调节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多种人体信号通路.JUN、RELA和JL-6为核心靶点,其中己醛、芍药苷、槲皮素、鞣花酸、黄芩素、山萘酚和石竹烯等是犀角地黄汤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其与JUN、RELA和IL-6可以通过氢键、碳氢键和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共同作用达到稳定结合的效果.结论 通过系统地探讨犀角地黄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其作用靶点与脓毒症的联系,为犀角地黄汤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深入研究其活性成分提供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犀角地黄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临床验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检索、筛选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靶点,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病人89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犀角地黄汤,观察两组疗效、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共获得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28种化学成分,65个靶点,并发现该方可能通过NO的生物合成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两组受试者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NO含量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干预的特点,能显著改善银屑病病人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并初步验证银屑病在中医与"血"密切相关的理论及犀角地黄汤通过影响NO合成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犀角地黄汤联合常规治疗对瘀热证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瘀热证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本院神经内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瘀热证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加用犀角地黄汤,两组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瘀热证候积分、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NIHSS评分、瘀热证候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00%vs.92.00%,P<0.05).(3)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Hcy、DD和FIB水平以及对照组患者血清Lp-PLA2、Hcy和FIB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D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血清Lp-PLA2、Hcy、DD和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以及对照组患者血清TC和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血清HDL-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能够显著提高瘀热证ACI患者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和瘀热征象,提高生活能力,这可能与犀角地黄汤进一步改善患者脂代谢和异常血凝,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等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涂晋文从热毒论治重症流行性感冒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5/18
总结涂晋文教授从热毒论治重症流行性感冒的临证经验.认为重症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机为热毒壅肺,强调毒随邪入、热由毒生、变从毒起的病机过程,提出以温毒同治、多法联用为治则.临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认为疾病早期病在卫分、气分,治宜以清热解毒、解表透邪、和解表里、泻下通腑等多法联用以祛热毒,常用自拟退热1号方加减;疾病进展期病在营血,治宜透热解毒兼以清营凉血,常用自拟退热 1号方合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减;疾病后期阴液损耗、热毒伏于血分,治宜透热解毒兼以滋阴凉血,常用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同时强调以清法、和法为要,祛邪勿伤正,遣方用药还需注意辨体施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辨治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在审证求机的中医思维指导下,发现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血热"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病因病机,风热蕴毒入血、肝经郁热入血是其主要的两种证候,故确立以解毒和疏肝解郁治本、以清热凉血治标的总原则,可选翘根犀角地黄汤解毒凉血、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随证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犀角地黄汤加味联合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味联合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中重度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64 例中重度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2 组均剔除 2 例,最终纳入研究各 30例.对照组给予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 2 个月.比较 2 组临床疗效、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3.33%,高于对照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PASI、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ASI、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IL-6、IL-17A、IL-2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 6.67%、对照组 3.33%,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中重度银屑病血热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犀角地黄汤加减方抑制焦亡相关蛋白减轻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犀角地黄汤加减方通过抑制焦亡相关蛋白减轻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于造模后12 h处死小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留取完整左肺组织行病理切片,评估肺损伤情况,留取右肺组织提取RNA和蛋白,RT-PCR、Western blotting定量检测肺组织中NF-κB、NLRP3和Caspase-1、GSDMD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Caspase-1、GSDMD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损伤减轻,肺组织中NF-κB、NLRP3和Caspase-1、GSDMD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高、低剂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犀角地黄汤加减方能够通过抑制焦亡相关通路蛋白来减轻脓毒症肺损伤,且与药物浓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