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针灸资生经》治疗鼻部疾病的规律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针灸资生经》治疗鼻部疾病的规律特点.[方法]通过梳理《针灸资生经》鼻部疾病的相关条文,系统整理归纳治疗鼻部疾病的腧穴数量、归经、特定穴属性及分布规律,并剖析鼻部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及作者经验.[结果]《针灸资生经》中治疗鼻部疾病共涉及66个腧穴,穴位总频次为153次.腧穴使用频率前3名分别是风门、口禾髎、龈交,应用最多的前3条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手阳明大肠经,特定穴以交会穴和五腧穴占比最多,且集中分布在头部和四肢部.鼻部疾病基本病机归结为正气亏虚、邪恋标实,强调治疗应以通为用,即通阳气以养心神、畅气机以通鼻窍、温经穴以调气血3个方面,并善用验方和医案增加真实性.[结论]《针灸资生经》反映了王执中治疗鼻部疾病的诊疗特色,体现出以通为用的学术思想.总结该书治疗鼻部疾病的规律特点,可为临床治疗鼻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医案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1]中记载了大量医案,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笔者以只要提及人、有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的即视为一则医案,对其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统计.王氏记载的医案约有115则,其中大约有10余则为转录他书医案,这些医案极其有特色,现整理分析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针灸资生经》灸法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针灸资生经》是由南宋医家王执中编撰而成,该书收录灸法广泛实用,对后世艾灸疗法的理论贡献巨大.文章从施灸时取穴、体位、灸感、顺序、补泻、灸量、禁忌、临床运用、灸后护理,以及灸针药与临床相结合等内容总结了《针灸资生经》的灸法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资生经》医案诊疗特点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记载了约197种疾病,收录临床医案约135例,通过对临床医案的整理分析,总结王执中临床针灸治疗的诊疗特点:针灸须药、重用灸法、擅于运用压痛点、注重养生、未病先防.《针灸资生经》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博引医药方书,兼抒已见,收集了大量的针灸临床医案,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针灸临床学专著,对后世针灸临床有很大的启示和临床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析王执中对艾灸与温针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执中对腧穴定位有独特的方法,认为取穴之要,“按之酸痛是穴”.王执中尤其重视灸法的应用,对灸法调养脾胃、养生保健尤为重视,并总结了灸调脾胃、艾灸养生、灸药并重等用灸经验.用亦良、大良、最良、神良等划分用灸的效果,探讨灸法的禁忌.王执中还特别重视火针与温针的应用,在治疗冷痹、脚疾、心痛、脾胃病、哮喘、腰痛、腹中冷气等疾病时,都用到火针与温针,且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资生经》急症用灸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南宋著名医家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1]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临证针灸专著.书中针灸中药并举,尤以灸法记载最详,可谓宋代以前的灸法之集大成者,其中对于急症灸法的应用,发遑古义,融会新知,有着很深的见解及精辟的论述,对后人急症用灸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研究的不足在于仍缺少对该书急症用灸思想的系统梳理,因此笔者尝试整理挖掘该书经验,以期为现代临床急症用灸提供有益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