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气火并治探讨恶性肿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可激活抗肿瘤相关免疫,但同时还可引起非特异性的免疫激活,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认为ICIs生理情况下可归属于中医学补益剂,发挥温阳益气之效,但免疫应答过激时,ICIs则演变成病理之壮火,对机体具有破坏性.结合免疫治疗不同时期和症状发作程度,将irAEs分为症状发作期(壮火食气耗精)和治疗间歇期(伏火散气势危)两阶段,其中阳动为实火致皮肤、口腔黏膜毒性,气郁化火致胃肠毒性,气闭生火致心脏毒性,气阴两虚致火表现为ICIs相关糖尿病.提出"气火并治"为治疗irAEs的总原则,发作期泻火降气祛药毒以除实火,升阳散火透药毒使火郁发之,通阳行气截药毒使火闭可畅,培气清火制药毒以散虚火,从而达到清壮火、解药毒、缓急症之效;间歇期力图微微生火以温阳气、阻伏火、防复燃,最终通过恢复人体生理之"气"与"阳"的平衡以防治irAEs,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环境性急症调查及预防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某岛礁生物蜇伤的流行现况及驻礁人员对岛礁环境性急症的认知情况.方法 根据某岛礁就诊情况结合岛礁实地走访调查自行设计无记名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70名驻礁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为94.07%.254名驻礁人员中,共164人(64.57%)有蜇伤史,中位蜇伤次数为2(0,5)次,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肿痛(142例,86.59%)、瘙痒(110人,67.07%).驻礁人员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急救知识得分为14(11,17)分(满分为26分).绝大多数驻礁人员(227人,89.37%)认为有必要了解岛礁环境性急症相关知识,大多数驻礁人员(186人,73.23%)希望通过单位授课的形式进行学习.结论 以生物蜇伤为代表的岛礁环境性急症危害较大,需要开展多重预防及环境治理措施,还应针对驻礁人员特点开展规律、长效、规范的科普知识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筚路蓝缕40年:我国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发病机制、肠屏障功能、治疗药物开发、多学科协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水平。我国40年来急性胰腺炎的研究历史表明,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只有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才能深入认识疾病,最终造福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女性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致卵巢绞窄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女性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致卵巢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二科2014年2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腹股沟嵌顿疝并行急诊手术治疗的79例女性婴幼儿临床资料,嵌顿内容物为卵巢(或包含卵巢)。按照嵌顿卵巢预后分为卵巢绞窄坏死组(19例)及卵巢未坏死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体征、术前检查、术中探查结果及预后情况,对卵巢坏死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9例患儿中有19例发生卵巢绞窄坏死(24.1%,19/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股沟红肿、白细胞计数、卵巢血流信号、卵巢体积、卵巢扭转是卵巢坏死的相关因素(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卵巢体积增大、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及卵巢扭转是卵巢坏死的相关因素( P<0.05)。卵巢体积≥2.02 cm 3预测卵巢绞窄坏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95% CI:0.774~0.977, P<0.001),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71.7%。 结论:腹股沟嵌顿疝作为女性婴幼儿常见外科急症之一,当内容物包含卵巢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超声检查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卵巢体积增大、无明显血流信号及卵巢扭转是卵巢发生坏死的相关因素,卵巢体积≥2.02 cm 3时应警惕卵巢嵌顿坏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手术治疗:瑞典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早产儿主要的外科急症。目的是研究新生儿NEC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病死率。方法: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瑞典新生儿质量登记册中接受手术治疗的NEC患儿的数据,通过手术记录和组织病理学结果验证NEC的诊断。研究排除了患有孤立性自发性肠穿孔的新生儿。结果:研究共纳入109例新生儿。其中,中位胎龄为25(22,38)周,中位出生体重为771(269,3 920)g。术前有32%的新生儿存在气腹,25%的新生儿存在门静脉积气,26%的新生儿因接受保守治疗后出现病情恶化。97例NEC新生儿中,有38例(39%)存在单灶性NEC,35例(36%)存在多灶性NEC,24例(25%)存在全肠NEC。11%(10/87)的新生儿在初次手术时进行了肠切除术,并予初次吻合。夹放技术的应用率为28%(24/87)。病死率为37%。结论:排除自发性肠穿孔和低胎龄的研究人群后,本研究NEC的病死率与早期报道的病死率相似。坏死肠管的切除并造口是主要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案例法与反思日记在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中的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案例法与反思日记在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临海市中医院外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5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名。对照组护士接受统一的应急抢救业务技能培训,研究组护士接受案例法与反思日记进行应急抢救业务技能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低年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38.2±1.5)分]、急救技能[(28.2±1.2)分]、急救相关知识[(28.6±0.5)分]和考核总分[(95.0±3.2)分]均高于对照组[(30.2±1.2)分、(19.2±1.3)分、(21.8±0.4)分、(71.2±2.9)分]( t=8.856、9.052、8.458、8.768,均 P<0.001)。研究组低年资护士对处理问题能力的认可率[92.86%(26/28)]、发现问题能力的认可率[92.86%(26/28)]、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认可率[89.29%(25/28)]、综合应急能力的认可率[89.29%(25/28)]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的认可率[96.43%(27/28)]均高于对照组[57.14%(16/28)、53.57%(15/28)、53.57%(15/28)、50.00%(14/28)、64.29%(18/28)](χ 2=9.524、11.017、8.750、10.220、9.164,均 P<0.001)。 结论:案例法与反思日记在外科低年资护士的应急抢救培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引流方式处理小儿胆管扩张症并发胆管穿孔或胆管炎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胆道外引流术处理胆管扩张症并发胆管穿孔或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提高胆管扩张症并发症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4例胆管扩张症并发胆管穿孔或梗阻性胆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一期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为胆囊外引流组,共22例患儿,其中男1例,女21例,年龄为(3. 2±2. 9)岁;腹腔镜胆囊外引流15例,开放胆囊引流加腹腔引流6例,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外引流1例。B组为同时期胆总管T管引流术组,共12例,均为女性,年龄为(3. 6±2. 2)岁;手术方式均为开放手术,胆总管T管引流加腹腔引流。结果:所有患儿一期外引流手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在初次手术所需时间及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上,A组为(89. 91±27. 74)min和(30. 67±37. 11)d,较B组的(114. 23±34. 22)min和(103. 00±59. 14)d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 05)。32例行二期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无特殊不适。 结论:经胆囊行胆道外引流术对儿童胆管扩张症急症的治疗简单、可行、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系统性疾病对口腔诊疗的影响与风险防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有口腔疾病者可能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这些伴发的系统性疾病对口腔疾病的诊疗时机、方案制订等带来影响和风险。本文从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及精神系统7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系统性疾病对口腔诊疗的影响以及风险防范,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早期识别及并发症处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易出现并发症,死亡风险高。因此,重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患者病情严重度的早期识别,并对并发症采取适宜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本期专栏6篇文章介绍了急性胆管炎病情严重度早期识别和诊断方法及其常见并发症肝脓肿、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并分别从西医和中医角度阐述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WSES/GAIS/SIS-E/WSIS/AAST制定的《腹腔感染患者全球临床路径》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腹腔感染(IAI)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也是全球医院急诊外科非创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IAI的管理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充分的感染源控制、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以及利用重症监护资源迅速稳定患者生理状态,并结合最适的外科干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全球外科感染联盟(GAIS)、欧洲外科感染学会(SIS-E)、世界外科感染学会(WSIS)和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共同发布了一份国际多学会文件,为最常见的IAI建立循证临床路径,从而促进全球IAI患者的临床管理,形成IAI管理的全球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本文结合IAI国内外目前最新研究进展对该路径进行解读,以期国内医生根据实际临床情况优化诊疗,使患者最终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