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1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患者因“口干10余年,加重伴双手麻木、刺痛5个月”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体重指数33.2 kg/m 2,糖化血红蛋白10.7%,初步诊断为T2DM、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脂血症,脂肪肝,泌尿道感染,甲状腺结节。在降糖治疗方面,停用达格列净,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早8 U、午8 U、晚8 U,甘精胰岛素睡前16 U皮下注射,联合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仍不达标。调整降糖方案为司美格鲁肽0.25 mg(1次/周)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6 U、晚26 U皮下注射,血糖稳步下降。出院后随诊,司美格鲁肽剂量加至1.0 mg(1次/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剂量减至早22 U、晚22 U皮下注射。3个月后空腹血糖6.2 mmol/L,餐后2 h血糖8.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体重减少13 kg,体重指数28.1 kg/m 2。患者不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司美格鲁肽优化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有20年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司美格鲁肽的治疗过程。患者为66岁男性,因“多饮、多食、多尿20余年,血糖控制不佳1月余”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空腹血糖10.9 mmol/L,餐后2 h血糖1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入院前治疗方案为门冬胰岛素(25 U,3次/d)、甘精胰岛素(26 U,1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和西格列汀(100 mg,1次/d),间断口服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为求控制血糖并逐步简化方案,住院期间调整为司美格鲁肽(0.25 mg,1次/周)、二甲双胍(0.5 g,3次/d)、艾托格列净(5 mg,1次/d)、德谷胰岛素(20 U,1次/d)和阿卡波糖(50 mg,3次/d)治疗,患者目前血糖控制良好,体重减轻。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有效降低血糖,能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体重,改善血脂谱及降低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度拉糖肽和恩格列净联用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41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因血糖升高调整降糖方案为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并予度拉糖肽1.5 mg皮下注射、1次/周。每次应用度拉糖肽后患者均出现严重厌食,但可耐受,未干预。第1次注射度拉糖肽3 d后加用恩格列净5 mg、1次/d,次日调整为10 mg、1次/d。第4次注射度拉糖肽次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实验室检查示血糖20.0 mmol/L、动脉血pH 7.22、尿酮体(+++)、尿糖(++++)。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考虑应用度拉糖肽后严重厌食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不足,与恩格列净并用导致DKA。停用2药,并予对症治疗5 d,实验室检查:午餐后血糖10.1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阴性,尿pH 5.5。加用恩格列净(5 mg、1次/d),4 d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23.2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尿pH 5.0。患者坚持出院,出院后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恩格列净降糖。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DKA相关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器官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器官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伤组、延迟复苏对照组及甘精胰岛素0.5、1.0、2.0 U组,每组8只。将大鼠浸入(95.0±0.5)℃热水中15 s制备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假伤组大鼠浸入37 ℃水浴锅中15 s模拟烫伤。甘精胰岛素0.5、1.0、2.0 U组分别于大鼠烫伤后2 h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0.5、1.0、2.0 U·kg -1·d -1,延迟复苏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伤后6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复苏大鼠。假伤组模拟烫伤后即刻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心脏、肾脏组织,其他4组于烫伤后24 h采集标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糖、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评估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血糖及心肾功能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心脏、肾脏组织氧化及抗氧化指标〔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析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干预后的抗氧化效应。 结果:与假伤组比较,延迟复苏对照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心肾功能明显降低,氧化能力增强,抗氧化能力下降。给予甘精胰岛素干预后,随着甘精胰岛素剂量增加,大鼠血糖、心肌酶及肾功能指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氧化指标持续降低,抗氧化指标持续升高,当剂量为2.0 U·kg -1·d -1时,血糖、LDH、CK、CK-MB、α-HBDH、AST、BUN、SCr、XOD及MPO均显著低于延迟复苏对照组〔血糖(mmol/L):5.91±0.25比11.76±0.36,LDH(U/L):3 332.12±51.61比5 008.94±490.12,CK(kU/L):0.49±0.03比0.85±0.04,CK-MB(U/L):125.40±12.19比267.52±11.63,α-HBDH(U/L):122.99±5.37比240.85±13.99,AST(U/L):11.95±1.81比17.87±1.57,BUN(mmol/L):4.72±0.15比7.16±0.34,SCr(μmol/L):87.11±6.51比137.50±11.36,XOD(U/g):心脏组织为166.29±3.27比204.90±4.82、肾脏组织为63.51±1.46比79.69±1.75,MPO(U/g):心脏组织为1.05±0.02比1.55±0.06、肾脏组织为1.04±0.04比1.87±0.01,均 P<0.05〕,CuZn-SOD、CAT、GSH-Px及T-AOC均显著高延迟复苏对照组〔CuZn-SOD(kU/g):心脏组织为82.95±2.69比56.52±2.26、肾脏组织为94.50±2.73比62.02±1.66,CAT(U/g):心脏组织为36.07±2.01比15.15±2.22、肾脏组织为184.49±4.53比156.02±3.96,GSH-Px(kU/g):心脏组织为231.93±8.03比179.48±3.15、肾脏组织为239.63±7.30比172.20±2.09,T-AOC(kU/g):心脏组织为4.85±0.23比2.71±0.11、肾脏组织为5.51±0.08比3.50±0.07,均 P<0.05〕。 结论: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2.0 U·kg -1·d -1)均可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心脏、肾脏发挥抗氧化保护效应,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胰岛素在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胰岛素是孕期控制血糖的药物首选。几乎所有的孕前糖尿病、大多数妊娠期显性糖尿病、20%左右的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应用胰岛素控制孕期血糖。与非孕期相比,孕期餐后血糖更高,波动更大,且随孕周进展及胎盘功能变化,血糖水平不断变化。孕期胰岛素应用需结合不同孕周血糖特点,选择合理的剂型及治疗方案,本文就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以及德谷胰岛素在内的胰岛素类似物在妊娠期降糖疗效和安全性作一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重组赖脯胰岛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从全国29家三甲医院选取糖尿病病程6个月以上、单纯口服降糖药联合或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或单纯胰岛素注射≥2次/d稳定治疗3个月以上,且7.5%≤糖化血红蛋白(HbA 1c)≤13.0%的糖尿病患者共62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方法,按1∶1随机分到试验组(315例)和对照组(311例)。试验组(315例)和对照组(310例,剔除1例)分别给予试验药物重组赖脯胰岛素和阳性对照药物赖脯胰岛素每日3次,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按规定方案调整胰岛素剂量。比较两组治疗16周后HbA 1c、血糖、血脂、体重、胰岛素抗体(IAA)等较基线的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率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治疗16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bA 1c自基线分别下降(1.18±1.26)%和(1.41±1.30)%,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 F=2.81, P>0.05),单侧97.5%可信区间为-0.14(-0.30,∞)。治疗16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自基线下降绝对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6周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基线变化情况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6周后体重及IAA自基线变化情况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全部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国产重组赖脯胰岛素在降糖疗效方面非劣效于进口赖脯胰岛素,在血脂变化、体重增加、胰岛素抗体发生及安全性方面与进口赖脯胰岛素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司美格鲁肽优化治疗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伴有冠心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司美格鲁肽优化血糖控制的同时改善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诊疗过程。患者为71岁女性,因发现血糖升高30年,血糖控制不佳4个月入院。4个月内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9~10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11~20 mmol/L。冠心病病史10年,有胸闷症状。患者身高155 cm,体重62 kg,体重指数25.81 kg/m 2,血压150/85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前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血糖、血压等控制不佳。入院后初始胰岛素泵控糖,血糖改善后调整为司美格鲁肽(0.5 mg、1次/周)联合德谷胰岛素注射液(18 U、1次/d)降糖治疗。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7.4%,血压125/80 mmHg,体重指数23.89 kg/m 2,患者血糖、血压、体重等逐步平稳达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艾塞那肽在不同基线肾功能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的肾脏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艾塞那肽在不同基线肾功能的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中的肾脏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亚组分析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从4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二沙岛分院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筛选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 -1·(1.73 m 2) -1且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0.3 g/24 h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入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干预组或对照组并随访24周。干预组治疗方案为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根据基线时eGFR分期,分为G1期,eGFR≥90 ml·min -1·(1.73 m 2) -1;G2期,eGFR为60~89 ml·min -1·(1.73 m 2) -1;G3a期,eGFR为45~59 ml·min -1·(1.73 m 2) -1;G3b期,eGFR为30~44 ml·min -1·(1.73 m 2) -1。使用重复测量的混合效应模型对全分析集中UAER的变化率按上述分组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9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干预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并至少使用过1次研究用药,最终81例患者(干预组43例,对照组38例)被纳入全集分析集中。全分析集中,基线时17例患者(干预组9例,对照组8例)为G1期,34例患者(干预组20例,对照组14例)为G2期,15例患者(干预组7例,对照组8例)为G3a期,15例患者(干预组7例,对照组8例)为G3b期。经过24周的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UAER在G1期亚组中减少了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45);在G2期亚组中减少了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在G3a期亚组中增加了5.4%,在G3b期亚组中减少了2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861和0.459)。 结论:基线时G2期的DKD患者中应用艾塞那肽肾脏获益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础-餐时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从基础-餐时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的过程。70岁男性患者,主因多尿、多饮伴体重下降28年,血糖控制欠佳3个月入院。采用甘精胰岛素每晚20 U+谷赖胰岛素三餐前各6 U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0.5 g(3次/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8.71 mmol/L,餐后2 h血糖16.5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 1c)8.10%。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慢性肾脏病、脑梗死。入院后逐渐将方案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20剂量单位(1次/d)联合达格列净10 mg(1次/d)治疗,血糖控制平稳,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第3个月随访时,复查空腹血糖为6.8 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9 mmol/L,HbA 1c为6.9%,体重下降3 kg,腰围下降3 cm,动态血糖监测结果示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为89.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的过程。患者为60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20年,视物模糊1周”入院。患者身高178 cm,体重84 kg,体重指数26.5 kg/m 2。空腹血糖(FPG)9.6 mmol/L,餐后2 h血糖(2hPPG)14.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 1c)10.0%,诊断为T2D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一直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5 g、2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甘精胰岛素22 U,1次/晚,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后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5 d后改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次/d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逐步调整剂量,最终治疗方案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8剂量单位、1次/d联合二甲双胍0.5 g、2次/d,FPG维持在4.8~7.1 mmol/L,2hPPG维持在6.7~10.3 mmol/L,患者血糖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3个月随访,体重减轻2.5 kg,FPG 4.9 mmol/L,2hPPG 10.6 mmol/L,HbA 1c 6.9%,无明显胃肠道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