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第十二胸椎(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住院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经急诊收入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或急诊监护病房的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24 h内进行胸部CT检查,计算T 12水平左、右侧竖脊肌横截面积后求和;进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raction, TIMI)评分。随访患者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 MACCE)的发生情况。比较MACCE组与无MACCE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与ACS后12个月内发生MACCE的相关性。 结果:共40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12个月内MACCE的发生率为22.2%。MACCE组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20.43±3.51) cm 2vs. (24.36±3.66) cm 2, Z=4.412, P<0.001]低于无MACCE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TIMI评分、是否血运重建5个因素后,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 OR=0.883, 95% CI:0.803~0.971, P=0.010)与ACS后12个月内发生MACCE呈独立相关。 结论: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可作为老年ACS患者12个月内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早期筛查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初诊的老年肺癌患者205例,分为骨转移组111例,未转移组94例,比较2组的基础资料、血生化和肿瘤标志物,记录骨转移组骨折部位,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05例老年肺癌患者中骨转移111例,其中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病理类型分别占68.47%(76/111)、13.51%(15/111)、15.32%(17/111)、2.70%(3/111)。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是脊柱、肋骨、骨盆、四肢长骨、肩胛骨、胸骨、颅骨。单发骨转移灶占22.52%(25/111),2个骨转移灶36.04%(40/111),多个(≥3个)骨转移灶占41.44%(46/111)。发生骨相关事件58例(52.25%)。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凝血酶原活动度、碱性磷酸酶(ALP)、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P、NSF、CEA、FDP是影响肺癌患者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脊柱是最常见骨转移部位。ALP、NSE、CEA、FDP是影响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心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损伤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中重度OSA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综合血清学指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并在住院期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睡眠呼吸监测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97例,女13例,年龄27~85岁。收集其基线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睡眠呼吸监测数据。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指标差异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84.5%(93/110)的患者患有OSA。中重度OSA患者睡眠时心率变异程度更大,近端升主动脉更宽,更易有右心结构功能的异常,而心肌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的患者OSA患病率更高且程度更严重,并且中枢型呼吸暂停事件相对更多。调整其他因素后,患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狭窄以及中重度OSA独立相关( OR=3.88, P=0.035; OR=2.95, P=0.046)。 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的患者更易患OSA且中枢型事件更多;合并有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的冠心病患者更易出现主动脉的增宽和右心结构异常;高血压分别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中重度OSA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理应激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心理应激相关因素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对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并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比较不同压力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将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小于等于20分的患者纳入低压力组,总分大于20分的纳入高压力组。正性、负性生活事件出现频率最高的事件分别为突出的个人成就、晋级和提升等,以及工作学习中压力大、生活规律重大变动、对现职工作不满意等。高压力组的患者最近1年的痛风发作频率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血尿酸、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低压力组( P<0.05)。生活事件总刺激量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和血尿酸呈正相关,其中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与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尿酸呈正相关。以血尿酸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最近1年痛风发作频率和压力分组最终进入回归模型,该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F(2,54)=27.765( P<0.01),调整 R2=0.522。 结论:在生活事件中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上受到的刺激较大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精神心理压力与机体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酸水平升高有关,其中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升高与正性生活事件有关,而血尿酸的升高则是与负性生活事件有一定关系。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较高的压力水平和频发的痛风与血尿酸升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LR与AMI患者PCI后心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其用于预测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并接受PIC的AM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AMI患者PCI后第1天与术后第5天NLR的差值(?NLR)、术后3个月心功能超声指标、术后第1天心肌损伤及炎症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随访患者PCI后3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评价术后早期?NLR对AMI患者PCI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120例AMI患者PCI后3个月发生MACE共13例(10.83%),发生MACE患者?NLR为(3.55±0.47),显著高于非MACE患者的(2.06±0.34)( t=17.25, P < 0.001)。?NLR用于预测AMI患者PCI后MACE的最佳临界值为2.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2,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91.10%。 结论:AMI患者PCI后早期NLR升高与术后心功能下降和心肌损伤、炎症反应的加剧密切相关,AMI患者PCI后NLR变化对预测MACE具有较高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重组赖脯胰岛素(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从全国29家三甲医院选取糖尿病病程6个月以上、单纯口服降糖药联合或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或单纯胰岛素注射≥2次/d稳定治疗3个月以上,且7.5%≤糖化血红蛋白(HbA 1c)≤13.0%的糖尿病患者共62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方法,按1∶1随机分到试验组(315例)和对照组(311例)。试验组(315例)和对照组(310例,剔除1例)分别给予试验药物重组赖脯胰岛素和阳性对照药物赖脯胰岛素每日3次,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按规定方案调整胰岛素剂量。比较两组治疗16周后HbA 1c、血糖、血脂、体重、胰岛素抗体(IAA)等较基线的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率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治疗16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bA 1c自基线分别下降(1.18±1.26)%和(1.41±1.30)%,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 F=2.81, P>0.05),单侧97.5%可信区间为-0.14(-0.30,∞)。治疗16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自基线下降绝对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6周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基线变化情况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6周后体重及IAA自基线变化情况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全部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国产重组赖脯胰岛素在降糖疗效方面非劣效于进口赖脯胰岛素,在血脂变化、体重增加、胰岛素抗体发生及安全性方面与进口赖脯胰岛素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疗效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部分患者从中获益。现阶段ICIs治疗肝细胞癌仍然存在客观缓解率有限、治疗费用较高、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频发、肿瘤超进展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寻找能够预测ICIs治疗效果的指标,可优化患者选择、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临床效益,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经济损失。本文从生化与细胞学指标、肿瘤相关标志物、影像学指标、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路径管理对严重冠心病患者行原位肝移植预后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对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供肝原位肝移植,对术后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术后病死率等预后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DCD供肝成年人原位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359例,纳入术前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患者60例,将纳入患者分为严重冠心病组(13例)和非严重冠心病组(47例),采取不同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特征、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术前心功能、肾功能、终末期肝病分类,术前生化指标,术中热缺血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腔静脉阻断时间及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肌钙蛋白I(troponin I, TnI)均在正常范围,但严重冠心病组患者高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术前严重冠心病组乳酸水平高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其余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热缺血时间、门静脉阻断时间、腔静脉阻断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严重冠心病组ALT及AST明显低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术后其余指标如血压、心率、TnI和乳酸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严重冠心病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严重冠心病组( P<0.05)。 结论:合并严重冠心病并非DCD原位肝移植术手术禁忌,但术后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优化临床路径管理是改善这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核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加味参芪地黄汤采用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8例CRP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DP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参芪地黄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骨转移程度、临床症状评分、终点及不良事件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浓度低于对照组( P<0.05),白细胞减少、贫血、数字评估法(NRS)评分、残余尿量(PVR)及新发骨转移病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最大尿流率(Q max)及卡式生活质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中医症状自我评价中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腰酸背痛及体重降低等事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可有效提高多西他赛对CRPC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疗效,降低其带来的毒副作用,改善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分析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预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深度神经网络(DNN)辅助的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分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心肌梗死再灌注后血流分级3级)的STEMI患者97例。PCI后48 h内进行MCE检查,随访至术后12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定义为心源性死亡及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卒中、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肌分割框架由基于U-net和LSTMs的组成,输出各心肌节段平台期增强强度(A)、灌注速率常数(β)和微循环血流量(MBF),并进行MCE定量参数重复性检验。通过MBF将患者等分为低MBF组与高MBF组,比较两组间基线特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异。其他纳入变量包括常规生化检查、室壁运动分析、MCE定性分析及左室射血分数等。通过Cox风险回归分析探索各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绘制ROC曲线以评估模型预测效能,使用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进行模型间的预测效能比较。结果:自动心肌分割所有帧(3 810帧)耗时377 s。其中92.89%、7.11%的帧由经验医师评价为"良好分割"和"需要校正"。A、β、MBF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97~0.99。20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相关动脉支配区域MBF每增加1 IU/s,短期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降低6%( HR 0.94,95% CI=0.91~0.98)。低MBF组短期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比高MBF组高4.5倍( HR 5.50,95% CI=1.55~19.49)。在MCE传统定性分析中加入DNN辅助的MCE定量分析后,预后预测IDI为15%(AUC 0.86,敏感性0.78,特异性0.73)。 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的梗死相关动脉支配区域微循环血流量是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基于DNN的MCE心肌分割框架可快速、客观、可重复地输出微循环定量灌注参数。在传统定性分析中加入DNN的定量分析对预后预测提供了增量价值,有望成为STEMI-PCI术后患者风险分层与临床随访的有力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