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维生物打印材料在组织工程气管移植物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三维生物打印已经成为当前构建气管移植物的热门方式之一,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在气管支架的制备和再生过程中具备其独有的性能优势。寻找具有可打印性、良好结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天然或聚合材料,实现组织工程气管的软骨化、上皮化和血管化再生对于制备可用于移植的气管支架尤为重要。本文现就三维生物打印气管支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打印材料的分类以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气管替代研究提供新思路,以促进组织工程气管移植物的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静电纺丝技术在医用敷料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场制备超细纤维的技术,因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材料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可模仿细胞外基质(ECM)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按照基质聚合物来源的不同,对静电纺丝制备医用敷料的合成聚合物和天然聚合物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比较。按照不同的种类,总结了几种静电纺丝医用敷料常用的负载物,并对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制备静电纺丝医用敷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静电纺丝技术在医用敷料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端制剂发展亟待医工交叉融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药物制剂,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具体的按照一定形式制备的药物成品;从广义上来讲,是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学科。传统制剂是为了服用方便而解决药物"成型"的问题。高端制剂是在传统制剂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以克服治疗缺陷和实现临床优势为首要目的,通过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特征,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足临床需求,使患者获益更多。自20世纪50年代布洛芬缓释胶囊技术出现后,随着分子药剂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纳米医学、高分子化学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药物制剂已由过去的简单"成型"向精准化、智能化的"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转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也在国内较早成立生物材料和药物控释实验室,专注于DDS的研究。该实验室研制的医用聚己内酯及其制剂是我国唯一进入临床研究的可降解合成高分子长效药用辅料。作为新型药物辅料,医用聚己内酯F68已经用于避孕药物和避孕药具新制剂的开发,缓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DDS在推动医药产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广阔。与新分子实体研发相比,高端制剂的开发有更大的商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医用膜的种类及其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临床医学与组织工程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医用膜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加广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医用膜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无细胞毒性等特性,极大提高了组织修复水平。本文主要介绍生物医用膜的种类及相关合成材料以及各类医用膜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同时阐述各种膜在耳鼻咽喉科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D生物打印结合干细胞在心胸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再生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生物材料和细胞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和干细胞运用到组织工程研究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这一策略可以模拟原生组织或器官的原生态结构,在心脏外科、肺部疾病、气道重建方面应用的研究日渐增多。该技术为未来器官移植学科的基础研究、疾病诊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现通过综述近三年3D生物打印结合干细胞在心胸外科等领域中的前沿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其优势与不足,总结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含硅涂层镁合金对骨髓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含硅涂层镁合金体外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根据材料和培养液的不同分为硅涂层镁合金组(A组)、裸镁合金组(B组)、医用钛合金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成骨分化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ALP)、矿化结节及成骨相关基因检测评价。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扫描电镜下见硅涂层镁合金表面呈粗糙、多孔形态;材料浸提液培养后各组细胞轮廓清晰、形态良好。在培养的第5天,各组的吸光度( A)值分别为A组(0.380)、B组(0.383)、C组(0.384)和D组(0.398),细胞毒性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051, 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A组材料表面细胞生长粘附形态良好。细胞培养10 d,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A组细胞的矿化程度最高, A值为0.307,明显高于B、C、D组的0.237、0.105和0.114( t=5.538、16.032、15.330, P<0.01)。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提示A组的ALP、骨钙蛋白和Ⅰ型胶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15、6.425和6.679,明显高于B组(2.150、3.516、5.264, t=32.297、21.965、14.167, P<0.01),C组(1.043、1.025、1.063, t=51.461、40.774、56.222, P<0.01)和D组(1.162、1.004、1.005, t=49.400、40.933、56.799, P<0.01)。 结论:含硅涂层镁合金材料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利于细胞的生长、黏附、增殖和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膜展示技术概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材料科学的进步促进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利用细胞膜包被技术赋予目的材料生物活性为医用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细胞膜展示技术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细胞膜展示技术通过展示细胞膜表面特定成分,增强或赋予细胞膜特定功能,再将其与生物材料结合,精准地增强和赋予材料特定的生物功能。本文提出细胞膜展示技术的概念,对其定义、分类、理论基础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系统阐述,并分析该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美国组织库及组织修复材料的发展近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组织缺损或畸形往往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生物医用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发和规模化发展方兴未艾,国内医疗市场也陆续涌现出一批优质的组织修复产品,如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脱细胞异体真皮、脱细胞神经、肌腱等。但由于受文化习俗、医药监管法规/制度、精细化加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发、监管及规模化程度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结合公开报道的数据和实地考察情况,将美国组织库及组织修复材料的发展近况作简要回顾、总结和讨论,以期为我国组织捐献事业和组织库及组织修复材料的发展模式带来切实有益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材料促进创面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快速、良好的促血管化目前仍然是创面修复生物材料研发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研究表明创面血管化与生物材料的孔隙、成分、通道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虽然新型医用功能材料的研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在重建皮肤屏障功能、调控创面微环境、抗菌消炎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但仍未解决创面快速血管化难题。该文介绍了创面血管化进程、生物材料促进创面血管化的策略、基于三维打印技术构建促进创面血管化的生物材料、纳米技术对创面血管化的影响,以期为未来快速血管化创面修复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壳聚糖纳米纤维创面敷料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壳聚糖纳米纤维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活性、促愈合能力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创面敷料领域。将壳聚糖与其他医用材料复合改性制备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性能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纳米纤维作为创面敷料的特性及近年来最新研制出的几种壳聚糖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