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气策略对不同有机物料腐殖化进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通气量影响好氧堆肥微生物呼吸强度并影响腐殖化进程的预判,设计不同通气策略下玉米秸秆+尿素、玉米秸秆+牛粪、玉米秸秆+鸡粪等不同有机物料的堆肥腐殖化进程实验,进行反应器方式堆肥.结果表明,经40天堆肥,分阶段通气调节策略能使尿素、鸡粪氮源有机物料组合干物质损失率分别减少12.4%和16.2%,并分别提高腐殖质聚合度至17.9%和18.1%;牛粪氮源有机物料对分阶段通气调节策略堆肥的反馈主要是胡富比的增加.对堆肥后各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表明,通气量和堆肥物料共同作用于堆肥物料的微生物群落,且较易分解物质的堆体有着相似的微生物物种组成.研究发现,分阶段通气调节策略对不同有机物料腐殖化进程的影响效果不同,更适用于较易分解有机物料腐殖化进程的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成都农贸市场零售猪肉中沙门菌定量检测方法及污染风险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为了优化猪肉中沙门菌定量检测方法,并对成都市部分农贸市场零售的猪肉样品中沙门菌污染浓度进行定量研究。本研究于2020年基于我国沙门菌定性检测方法(GB4789.4-2016)和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FSIS)定量检测方法(MLG 4.08和MLG Appendix 2.05 MPN),使用成都地区市售70份肉猪样品对沙门菌定量检测中选择性增菌液、筛选平板、鉴定方式以及定量稀释比例进行优化,通过 t检验分析获得适用的优化方法,使用优化方法对2020年6—10月成都市部分农贸市场采集的40份零售猪肉样品进行沙门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对于生鲜猪肉样本,TTB增菌液筛选沙门菌符合度显著高于RV增菌液(0.93±0.32 vs 0.35±0.62, t=8.324, P =0.001),XLT4平板筛选到的可疑菌落符合度显著高于沙门显色培养基(0.77±0.09 vs 1.00±0.00, t=2.971, P =0.017)。使用4个连续梯度稀释的12管MPN法,可获得准确的沙门菌污染浓度数值。经选择性增菌液TTB增菌后划线于XLT4平板,并使用荧光PCR联合MALDI-TOF微生物质谱鉴定,可实现猪肉样品中沙门菌高效分离鉴定。部分农贸市场零售生鲜猪肉中沙门菌的检出率为92.5%(37/40),大部分阳性样品(83.8%,31/37)沙门菌的污染水平在0.1~55 MPN/g范围。本研究优化的沙门菌定量检测方法,可有效对猪肉中沙门菌污染进行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需了解的口罩知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口罩作为重要的防护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消耗极大。为了避免口罩的不合理使用,减少疾病传播,本文介绍了口罩的分类及评价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与通气阻力、佩戴的密合度和舒适度、气流阻力、合成血液穿透性、微生物指标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死亡风险影响因素的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SAT)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早期识别、积极干预。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SAT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等。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内部数据验证该模型的性能。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其临床适应性。结果:共纳入275例SAT患者,28 d死亡95例,28 d病死率为34.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乳酸(Lac)、入ICU第5天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更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更长,入ICU第3天和第5天血小板计数(PLT)、直接胆红素(DBIL)、纤维蛋白原(FIB)更低,慢性肺部疾病史、混合部位感染、肺部感染、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真菌感染占比更高,糖尿病病史、泌尿系统感染、未培养出病原微生物占比更低,且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MV)、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出血事件、输注血小板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优势比( OR)=1.417,95%可信区间(95% CI)为1.153~1.743, P=0.001〕、慢性肺部疾病史( OR=72.271,95% CI为4.475~1?167.126, P=0.003)、入ICU第5天PLT( OR=0.954,95% CI为0.922~0.987, P=0.007)、血管活性药物( OR=622.943,95% CI为10.060~38?575.340, P=0.002)、MV( OR=91.818,95% CI为3.973~2?121.966, P=0.005)是SA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用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其预测SAT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91.7%,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P>0.05),同时DCA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结论:SAT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基于APACHEⅡ评分、慢性肺部疾病史、入ICU第5天PLT、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MV等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SAT患者28 d死亡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区分度和适用性好,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大蒜E素调控斑翅果蝇产卵选择及适合度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研究大蒜E素(allicin E,ALE)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产卵行为的影响,为利用ALE生物防治斑翅果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产卵双向选择模型检测0.01%,0.015%和0.02%ALE对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驱避作用.利用暗盒实验、摘除前足、摘除触角等方式检测视觉、味觉和嗅觉感觉系统对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偏嗜行为的影响.利用Y生物迷宫试验检测0.015%ALE对斑翅果蝇雌成虫的产卵行为驱避作用.通过检测存活率和发育历期研究ALE对斑翅果蝇适合度的影响.利用荧光染色法检测ALE处理后斑翅果蝇成虫肠道中活性氧水平.[结果]ALE驱避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对0.01%,0.015%和0.02%ALE的产卵指数分别为-0.30,-0.44和-0.51.在黑暗和摘除前足条件下,斑翅果蝇雌成虫存在对ALE的显著的产卵避性反应,而摘除触角的斑翅果蝇对ALE的产卵避性显著降低,对0.01%,0.015%和0.02%ALE的产卵指数分别降低为-0.10,-0.11和-0.12.斑翅果蝇雌成虫所产卵暴露于0.02%ALE后,后代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分别降低了 69.23%和69.70%,后代成蛹和羽化时间分别延长5.88和4.75 d.ALE缩短斑翅果蝇成虫寿命,雌性和雄性在0.02%ALE处理下LT50值分别由39 d降低为18和15 d.0.02%ALE处理72 h后斑翅果蝇成虫奔跑和攀爬速度显著降低.0.02%和0.05%ALE处理3 d后斑翅果蝇成虫肠道中的活性氧水平上升.[结论]ALE引起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避性,主要通过嗅觉介导此种产卵避性;ALE延缓了斑翅果蝇后代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亲代成虫的运动活力和存活率,并引起肠道损伤,因此具有潜在的生物防治斑翅果蝇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闽三角林地景观结构与功能连接度的空间耦合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2/3
以闽三角地区为例,为探讨景观连接度不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成本距离指数表征景观功能连接度,并与传统的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结构连接度度量指标进行比较,揭示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为景观连接度的有效评价提供支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林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林地转为建设用地370.72km2,占总转出面积的77.28%;草地和耕地转为林地80.45km2,占总转入面积的90.53%.(2)20年间,林地景观结构与功能连接度总体呈减小趋势,其中,湖里区林地景观结构与功能连接度降幅均最大,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聚合度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分别下降了 76.47%、51.33%、68.13%和68.40%,成本距离指数增加了 178.56%.(3)成本距离指数与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聚合度指数、斑块结合度指数和景观结构连接度综合指数均为负相关.(4)在研究期间,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聚集类型由低-高转化为高-高,结构连接度无变化时,景观功能连接度降低;由高-高转化为低-高,结构连接度无变化时,景观功能连接度增加,表明运用成本距离指数表征景观功能连接度,比景观格局指数表征的景观结构连接度更为敏感.因此,成本距离指数在度量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连接度时具有优势;而在海拔较高、地形复杂以及受人为干扰少的地区,景观格局指数和成本距离指数的适用性相近.研究结果可为闽三角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研究不同方法对景观连接度评价的影响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花蜜微生物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传粉者是花蜜微生物的重要传播载体,驱动了花蜜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微生物在花蜜中定殖后,能够改变花蜜质量和花信号,间接影响传粉者觅食决策和适合度,也能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传粉者健康.本文总结了传粉者对花蜜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花蜜微生物对传粉者觅食行为和适合度的改变,最后阐述了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花蜜微生物和传粉者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对植物群落构建和稀有种维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丛枝菌根(AM)是植物与微生物联系中最为古老的共生体,全球范围内约80%的陆生植物与AM真菌共生形成丛枝菌根.这一共生关系在气候稳定和土壤磷贫瘠的热带、亚热带森林中更为普遍.以往的研究表明AM真菌通过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和定植,即产生植物-土壤正反馈.植物-土壤正反馈可降低由土壤病原菌引起的植物-土壤负反馈,进而降低植物-土壤负反馈维持植物多样性的能力,这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极高的植物多样性以及占比惊人的稀有种相悖.随着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中AM真菌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M真菌多样性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以及不同的宿主植物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可引起植物适合度的不同,进而影响植物群落构建.该文整合了AM真菌在宿主植物群落构建、宿主植物共存及稀有种维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验证"稀有种优势"假说提出新的研究思路,进而更有效地保护稀有植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重金属镉在番茄及其害虫西花蓟马中的积累与传递
编辑人员丨2023/8/19
重金属镉(Cd)是农田土壤中的重要污染源,可在植物和植食性昆虫中积累与传递.本文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不同组织和在其重要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体内的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水培营养液中Cd浓度的增加,番茄植株的根、茎和叶中Cd含量呈增长趋势.根中Cd的积累量远高于茎和叶,当水培溶液中Cd含量为20 mg/L时,根、茎和叶中的积累量分别达19 333.67±233.38、122.67±6.84 和147.33±2.96 mg/Kg(干重).随着Cd浓度的增加,番茄根、茎和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下降.西花蓟马取食Cd处理的番茄叶片后,体内Cd显著积累,最高达 1.95±0.36 mg/Kg.同时,Cd积累量的提高进一步影响了以番茄叶片为食的西花蓟马的适合度,降低了其存活率.除对照外,番茄茎-叶的转移系数和叶片对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叶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而在所有的试验浓度处理中,西花蓟马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小于1,表明Cd未在其体内产生生物放大作用.研究结果明确了Cd在番茄各组织及其害虫中的积累和传递水平,为揭示重金属在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富集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科技创新态势研究:范式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从情报研究辅助科技决策的角度,探讨科技创新态势研究范式,促进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拓展.方法:在阐述科技创新态势内涵、监测创新活动研发态势、评估创新主体竞争态势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数据、多维证据和多元方法的领域科技创新态势研究范式.结果:基于该研究范式开展相关服务并总结出以下经验:基于多源数据和多维证据融合研判生物安全创新态势,在精准医学优先领域研究中注重科学计量分析与智库报告分析相结合,在基因编辑全景研究中注重从网络分析中挖掘态势,在干细胞领域竞争态势研究中注重适度前瞻与差异化发展策略.结论:该模式响应了科技创新新模式和海量数据新趋势等信息环境的变化,更符合从科技情报需求向科技情报创新需求转变的特征.为提高科技创新态势研究与决策需求的契合度及咨询研究的决策价值,建议加强综合研判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建立三方合作模式与定期交流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