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天麻钩藤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天麻钩藤饮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天麻钩藤饮的研究进展与探究其前沿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检索文献并筛选,运用CiteSpace V对从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以来公开发表的天麻钩藤饮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关键词聚类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2 615篇,由来自711所机构的972位研究者发表;邢之华、冼绍祥等团队是该研究领域贡献最大的团队;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文量领先;图谱共生成817个关键词,研究热点包括高血压、临床疗效、眩晕等,研究前沿包括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不良反应等.结论:天麻钩藤饮的相关研究近5年研究成果较多,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临床适应病症、联合治疗、药效作用机制展开.天麻钩藤饮的中医理论探讨较少,其药物成分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不足,需要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天麻钩藤饮仍存在很大研究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都市二级公立和民营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疾病风险调整模型对二级公立和民营综合医院进行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探讨疾病风险调整模型在不同所有制医院医疗服务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基于成都市2017年和2018年1 032 865份病案首页,应用疾病管理智能分析和评估系统建立以病死率、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医疗服务费用、药品费用和手术耗材费用作为因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计算风险调整后的病例组合指数(ACMI),对病死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风险预测,分别得出公立及民营二级综合医院各指标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比值(O/E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二级公立综合医院ACMI值为4.63,略高于民营医院的4.55,救治患者的技术难度和资源消耗略高于民营医院;从O/E值来看,二级公立医院对疾病病死率、医疗服务费用和住院药品费用管理总体较好,各二级民营综合医院住院费用等指标的O/E值差别较大,存在费用不合理的可能性;二级公立综合医院手术耗材费用O/E值为1.54,费用管理上存在改进空间。结论:疾病风险调整模型充分考虑了不同机构收治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不能简单比较的特征,以个体病例为建模基础,实现了不同所有制医院的可比性,为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0 - 2022年杭州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杭州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收集杭州市2010 - 2022年恙虫病病例信息,分析恙虫病的发病情况及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扫描。结果:2010 - 2022年,杭州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362例,年发病率中位数为0.260/10万,发病率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 Z = 3.84, P < 0.001),2021年发病率最高(0.528/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0.013/10万)。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7 d,范围为1 ~ 28 d。发病高峰为9 - 11月(52.49%,190/362)。男性149例(41.16%,149/362),女性213例(58.84%,213/362);60 ~ 6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32.32%(117/362);职业以农民为主(77.35%,280/362)。报告病例数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淳安县(257例,70.99%)、临安区(33例,9.12%)、建德市(19例,5.25%)。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除2015 - 2018年以外,其余年份恙虫病发病率均存在空间聚集性(均 P < 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除2015和2016年以外,其余年份恙虫病发病率均有热点区域(高-高)出现,且均位于淳安县。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一类聚集区以淳安县金峰乡为中心,聚集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涉及22个乡镇;二类聚集区以富阳区万市镇为中心,聚集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涉及14个街道(乡镇)。2个聚集区均为山区涉农区,报告病例数占38.67%(140/362)。 结论:杭州市恙虫病病例以老年女性农民为主,高发季节为秋季,主要发生在山区涉农区。建议针对重点人群、季节、区域开展健康宣教、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为了解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应用中的状况,本文对搜集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类型、时间、发表部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Howlett和Ramesh政策工具分类、政策发展双重维度构建政策文本X-Y二维分析框架,将政策分为强制性工具、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3类,对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进而分析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得到的政策支持及成果转化中存在的政策阻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国务院、科技部官网搜集医学成果转化政策文本,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应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政策样本进行编码整理,并通过构建的X-Y二维分析框架进行二维分析,最终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编码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强制性工具占比较高,自愿性工具使用占比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类政策工具使用并不均衡;各类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也不一致,仍有改善的空间。结论:通过对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应用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提出3方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在强化政策实施阶段,需要更加细化政策工具的实施路径与方案,促进政策实现真正落实。其次,各类政策工具均衡发展,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与实施,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自愿性工具均衡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通畅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效用。最后,完善医学机构内部导向评价机制,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矩阵数据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长度及年龄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二维矩阵数据,从空间分布特征的角度探讨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AL)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7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门诊进行体检的正常人群123例(213眼),建立涵盖不同年龄段(18~69岁)以及不同AL(22.07~30.00 mm)范围的正常人眼(包括屈光不正)的平均环视盘RNFL(cpRNFL)厚度数据组,及基于二维矩阵RNFL厚度图横断面的数据库。利用基于Python语言自行开发的计算程序,将年龄、AL、每个像素位置上的RNFL厚度代入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计算库进行矩阵运算,生成基于年龄、AL的有效斜率图。采用RNFL厚度/AL变化(μm/mm)表示RNFL厚度随AL增长的变化率。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及堆叠图分析年龄、AL与RNFL厚度的相关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cpRNFL厚度与年龄、AL呈负相关( r=-0.146, P=0.023; r=-1.012, P=0.026)。在空间分布上观察,视网膜颞下区域的RNFL厚度与AL存在正负2种截然不同的相关性。随着AL增长,颞侧上、下象限的RNFL厚度变薄,变化最快的位置靠近视盘的颞下方向(-8.186 μm/mm),最慢位置位于远离视盘的颞下方向(-0.155 μm/mm)。在颞下方靠近颞侧处,存在与AL增加呈正相关区域,变化率最高处为靠近视盘的近颞侧位,变化率为6.292 μm/mm。长眼轴的RNFL厚度堆叠图提示与AL呈正相关的区域与长眼轴病例的RNFL束夹角移位存在重合。 结论::RNFL厚度与AL、年龄相关,并且相关性及变化率在空间分布上不同。随着AL增长,颞侧RNFL束的夹角移位可能造成相关性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RI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估短期戒断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脑白质改变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RI扩散张量成像(DTI)在短期戒断甲基苯丙胺(MA)成瘾者脑白质改变中的价值。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招募55例短期戒断MA成瘾者,男40例,女15例,年龄14~45(37.24±7.31)岁,均来自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岳阳市强制戒毒所;同期招募52名健康对照者,男40名,女12名,年龄18~59(40.3±9.1)岁。收集受试者的DTI数据、人口统计学特征、成瘾一般信息及冲动性量表第十一版评分(BIS-11)。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技术(TBSS)比较两组间DTI指标的差异,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首次使用MA的年龄、使用MA时间、每天使用的剂量、BIS-11总分及3个子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A组和健康对照组BIS-11总分、BIS动机冲动及BIS注意冲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MA组各向异性分数(FA)(0.58±0.02比0.56±0.02,0.77±0.02比0.75±0.04,0.79±0.04比0.76±0.06;均 P<0.05)、轴向扩散系数(AD)(0.57±0.01比0.56±0.02, P=0.001)及平均扩散系数(MD)(0.66±0.02比0.65±0.02,0.52±0.07比0.51±0.06,均 P<0.05)值均升高,而两组间径向扩散系数(R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FA值升高的白质区域位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双侧放射冠前部及左侧放射冠上部,AD值升高的区域位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放射冠上部、放射冠后部、外囊及上纵束,MD值升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右侧上纵束、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且胼胝体体部的FA值与每天使用MA的剂量呈正相关( r=0.301, P=0.026)。 结论:短期戒断的MA成瘾者存在白质纤维水肿及损伤,并且胼胝体体部损伤程度与每天使用MA剂量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慢性偏头痛患者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ABA及TBSS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慢性偏头痛(CM)患者脑白质结构损伤及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门诊自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M患者60例(CM组),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向社会招募与CM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60例(健康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全脑DTI扫描,使用PANDA及FSL软件进行DTI数据全自动处理,采用基于白质图谱的分析(ABA)及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TBSS)分析CM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全脑DTI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CM患者临床特征与ABA结果的相关性。结果:ABA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M组患者双侧大脑脚、左侧小脑下脚、右侧小脑上脚、双侧内侧丘系、双侧毯(胼胝体内矢状层)、双侧钩束及右侧内囊后肢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右侧扣带回、内囊豆状核后部脑区的平均弥散率(MD)值增高,双侧大脑脚、双侧内侧丘系、右侧扣带回脑区轴向弥散率(AD)值降低,左侧毯(胼胝体内矢状层)、左侧小脑下脚、左侧大脑脚脑区径向弥散率(RD)值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TBSS结果显示:CM组及健康对照组脑白质纤维骨架FA、MD、RD及A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M患者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左侧小脑下脚、左侧内侧丘系、右侧大脑脚FA值,右侧大脑脚的AD值,左侧毯(胼胝体内矢状层)RD值呈负相关关系( P<0.05);CM患者病程与左侧小脑下脚FA值呈负相关关系,与左侧小脑下脚的RD值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CM患者脑白质存在结构损伤,但白质纤维骨架与正常人无差异,无纤维骨架的病理性损害。脑干、小脑及胼胝体结构变化与头痛VAS评分及病程有相关性,可能是CM发病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疆各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新疆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状况及空间关联特征,为促进新疆地州市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各地州市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构建新疆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采取极差法和熵权法计算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和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分析各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和相对发展水平,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新疆14个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平均耦合协调度为0.43,其中,乌鲁木齐市为优质协调状态(0.94),昌吉回族自治州等4个地州市处于勉强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为0.52~0.58,克拉玛依市等9个地州市处于不同程度失调状态(<0.40); 14个地州市的平均相对发展度为5.61,其中,克拉玛依市(0.26)和哈密市(0.72)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滞后,乌鲁木齐市(0.91)和昌吉回族自治州(0.96)的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同步发展,吐鲁番市等10个地州市(≥1.21)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超前;14个地州市耦合协调度的全局莫兰指数为-0.24( Z=-1.08, P=0.135),不存在空间聚集性。 结论:新疆14个地州市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度不高,地区间差异较大,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超前,区域联动效应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浙江省HFRS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4软件进行时空聚集区扫描分析,ArcGIS 10.2软件完成疾病时空分布的可视化。结果:浙江省2005-2020年共报告7 724例HFRS病例,其中死亡25例。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在5-6月(春末夏初)和11月至次年1月(冬季)。累计病例在前三位的地市分别是宁波市24.27%(1 875/7 724)、台州市21.25%(1 642/7 724)和绍兴市14.54%(1 123/7 724)。男女性别比为2.73∶1(5 656∶2 068)。病例主要以中老年为主,41~70岁的病例占60.95%。职业主要是农民,占69.89%(5 398/7 724)。大多数年份HFRS的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回顾性时空扫描结果显示,探测到3个聚集区:一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东部和中部地区的21个县(市、区),其中宁波市、绍兴市和金华市各有4个县(市、区)、台州市8个县(市、区)和丽水市1个县( RR=13.69, LLR=5 522.60, P<0.001);二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西部地区丽水市的龙泉市和庆元县( RR=31.20, LLR=1 232.46, P<0.001);三类聚集区集中在浙江省北部地区湖州市的长兴县和安吉县( RR=3.42, LLR=23.93, P<0.001)。 结论:2005-2020年浙江省HFRS病例以中老年、男性和农民为主,在春末夏初和冬季的东部地区疫情高发,建议重点地区在流行季节来临前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精准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镜下全内连续锁边缝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早期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半自动可弯曲缝合钳的镜下全内连续锁边缝合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早期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采用镜下全内连续锁边缝合技术治疗的48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4例,年龄(34.8±7.4)岁(范围:24~50岁);体重指数(21.2±2.4)kg/m 2(范围:18~26 kg/m 2);左侧29例(60.4%),右侧19例(39.6%)。在内镜监视下,使用预装高强度缝线的半自动可弯曲缝合钳对跟腱近端进行连续锁边缝合,经腱周膜下空间将缝线尾端引导至跟腱止点小切口处,然后用直径4.5 mm外排锚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情况,随访时行MRI检查观察跟腱重塑情况,使用跟腱断裂总评分(ATRS)、跟腱静息角和单足提踵高度评估临床效果。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伤侧与健侧跟腱静息角和单足提踵高度的差异。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3.5)个月(范围:18~32个月)。术后 12个月MRI检查结果显示跟腱断端重塑良好,信号均匀。末次随访时ATRS[ M(IQR)]为95.0(4.7)分。伤侧与健侧的跟腱静息角[(17.1±2.4)°比(17.4±2.6)°, t=1.92, P=0.062]和单足提踵高度[(14.2±1.7)cm比(14.4±1.5)cm, t=1.71, P=0.09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未观察到腓肠神经损伤、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跟腱再断裂。1例患者因二次受伤导致锚钉轻微切出,术后5个月移除锚钉。46例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体育活动。 结论:镜下全内连续锁边缝合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可获得跟腱断端的稳定连接,手术并发症风险低,早期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