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表皮化V-Y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合并甲床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去表皮化的V-Y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合并甲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我科对22例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合并甲床缺损患者,采用去表皮化的V-Y皮瓣修复。结果:本组22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5~9个月,主要观察皮瓣存活情况、患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指甲生长情况。22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无臃肿,质地韧,耐磨性良好,未见明显色素沉着。皮瓣早期会出现感觉过敏、麻木,2个月后症状逐渐减退,两点分辨觉恢复至5~9 mm 14例,10~12 mm 8例。患指指甲生长平整,指甲远端与皮瓣贴附良好,未见明显分离现象,16例指甲宽度不变,长度略短,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结论:去表皮化的V-Y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合并甲床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指甲生长平整,外观及功能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指动脉弓为蒂的指侧方V-Y皮瓣修复大面积甲床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介绍指动脉弓为蒂的指侧方V-Y皮瓣修复大面积甲床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我科共收治手指大部分甲床缺损患者10例10指,所有患者拒绝行甲床重建手术,均采用指动脉弓为蒂的指侧方V-Y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大小为0.9 cm×1.6 cm~1.3 cm×1.9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及手指血运、外形及功能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时间为1.5~5.0个月,平均3.5个月,皮瓣血运正常,无臃肿,质地柔软,保护性感觉恢复。手指指腹饱满,瘢痕不明显,血运及感觉正常,手指活动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1例。结论:指动脉弓为蒂的指侧方V-Y皮瓣具有血运稳定、切取方便、供区损伤小等优点,若患者无重建甲床意愿时,是修复大面积甲床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对等设计微型 甲瓣整形性修复指尖毁损伤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对等设计微型 甲瓣整形性修复手指尖毁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15年5月—2020年5月海军第971医院及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应用对等设计微型 甲瓣进行整形性修复的手指尖毁损伤患者56例(56指)。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30~50(40.2±5.4)岁;拇指指尖毁损20例,示指指尖毁损17例,中指指尖毁损10例,环指指尖毁损9例;门挤压伤36例、机器挤压伤20例。指尖软组织缺损范围为0.60 cm×1.00 cm~0.80 cm×1.50 cm,甲床缺损0.40 cm×0.70 cm~0.60 cm×0.8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4.8±1.4)h。对等设计微型 甲瓣的大小为0.71 cm×1.22 cm~0.88 cm×1.71 cm。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计算 甲瓣成活率。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指甲生长时间,观察手指外观及质地;按照Zook甲床修复评定标准评价指甲修复情况,记录Semmes-Weinstein触压觉、两点分辨觉;应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5(3.5±0.6)h,术中出血量13~27(20.7±4.9)mL;56指移植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1例患者于术后48 h发生静脉危象,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3、17 h发生动脉危象,经手术处理后均成活。所有患者随访20~45(30.8±11.2)个月,指甲生长总时间为6~13(9.7±2.1)个月。末次随访时,56例患者指甲生长正常、指腹螺纹及精细感觉均恢复,指甲无畸形、外形美观逼真,皮瓣外形质地良好,保护性感觉恢复;Zook甲床修复评定标准优38例、良18例,优良率100%;Semmes-Weinstein触压觉0.1~0.2(0.32±0.14)g,两点分辨觉5~9(7.33±1.02)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秀46例、良好10例,优良率100%。结论:对等设计微型 甲瓣整形性修复手指尖毁损伤手术供区损伤小、毁损手指尖外形美观且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指尖毁损伤的有效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第二趾甲瓣移植修复手指末节部分复合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第二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伴有骨质、甲床和指腹缺损的手指(不包括拇指)末节部分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同时伴有骨质、甲床和指腹缺损的手指末节缺损患者10例10指,均采用游离第二趾甲瓣修复手指部分复合组织缺损。结果:术后10例第二趾甲瓣全部存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皮瓣稍显臃肿,行二次修饰性皮瓣修薄术。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手指外观接近正常,指腹饱满,拥有指纹,质地良好,皮瓣色泽与正常无异,两点分辨觉为4~8 mm,平均6.5 mm,指甲平整、外形良好,应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对手指及足部供区瘢痕进行评价,手指瘢痕VSS评分平均为0.5分,供区瘢痕VSS评分平均为1.5分,所有病例手指屈伸活动功能正常,足部供区行走及跑跳功能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优9例,良1例。结论:游离第二趾甲瓣移植修复手指末节部分复合组织缺损取得理想效果,虽然手术风险较高,但成功率和患者受益率是可接受的,在不损伤足第一趾前提下,再造手指指甲与指腹外形相对美观,拥有指纹,感觉良好,且供区创伤较小,不仅重建和恢复了手的功能,更重要是获得较好的整形美学效果,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缝接神经的同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缝接神经的同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2年7月,中国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创伤骨科应用缝接神经的同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创面16例16指,男10例,女6例;年龄24~65(平均45)岁。受伤原因:机械绞伤9例,碾压伤2例,砸伤4例,切割伤1例。损伤指别:示指5例,中指4例,环指7例。单纯软组织损伤7例,合并有骨缺损或甲床缺损9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1.0 cm~1.5 cm×2.5 cm,受伤至手术时长3.5~7.0 h,平均5.0 h,皮瓣切取面积1.2 cm×1.4 cm~2.0 cm×2.7 cm;供区采用游离植皮进行修复。术后采用门诊或微信等方式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肿胀程度以及手指屈、伸活动和感觉功能。结果:3例皮瓣术后2 d远端出现皮下少量瘀血,略呈紫黑色,放血、蒂部拆线后经多次换药愈合;余13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Ⅰ期愈合。1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外形及质地均良好;术后5个月皮瓣部分保护性感觉恢复,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TPD)为3.0~5.0 mm,平均4.0 mm,手指屈、伸活动未见明显受限。结论:缝接神经的同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设计及操作简便,对供区损伤较小,皮瓣成活率高,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21年5月,对22例指体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拇指9例,示指5例,中、环指各3例,小指2例;修复指端8例,指腹7例,指背及甲床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0.8 cm×0.5 cm~1.5 cm×0.8 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0.7 cm~1.8 cm×1.0 cm。供区6例直接拉拢缝合,其余予以中厚皮片覆盖,加压包扎。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因缝合过紧致皮瓣肿胀、青紫,给予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张力性水疱,1周后消退;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患指屈、伸功能也恢复正常,TPD为7~11 mm。除未能重建指体的特殊结构,如指甲、指腹螺纹及精细的感觉外,重建了指体原有的基本外形及功能。依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优11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1%;供区无功能影响。结论: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伤,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满意,而且不损伤指体主干血管,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Allen Ⅲ型指尖离断16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无法行血管吻合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患者资料,采用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损伤。术中显微镜下探查见无血管吻合条件,复位末节指骨后以1枚克氏针固定。尽可能拉平甲床后缝合,如若残留间隙,待血痂形成自行生长。根据有无甲板决定是否采用人造甲板覆盖。剔除离断指体掌侧软组织,保留骨膜、甲下皮后,切取V-Y皮瓣达皮下脂肪球,向前推进与甲下皮缝合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常规采用抗感染治疗,不使用烤灯保温,湿润烧伤膏涂抹保湿。术后观察患指指甲平整度、指腹饱满度,调查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测量两点辨距觉和远指间关节主动屈伸丢失角度。采用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指功能。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18指),男9例,女7例;年龄(31.5±6.1)岁(21~52岁);单指损伤14例,多指损伤2例;损伤指别:拇指2指,示指3指,中指6指,环指5指,小指2指。术后指尖离断体均存活,1例(1指)感染致末节指端轻度骨外露,再次手术治疗后愈合良好,1例(1指)轻度钩甲,余患者对外形均可接受或满意。随访7~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患者全部达到骨愈合,背侧指甲均平整生长,指腹饱满。末次随访时患指指尖两点辨距觉为2.5~4.6 mm,平均3.8 mm;患指远指间关节主动屈曲丢失角度为0°~3.6°,平均2.4°,主动伸直丢失角度为2.0°~12.0°,平均7.6°。患指功能评价:优11例,良3例,可2例。结论: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无法行血管吻合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可以较好地保留指尖长度及指甲外形,保留饱满以及感觉良好的指腹,修复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术后外观满意,功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形设计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复杂指端缺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改形设计的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复杂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5例(15指)符合入选标准的累及指腹、甲床及甲侧壁的复杂指端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55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5 cm×2.0 cm~3.5 cm×3.5 cm,均采用改形设计的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包括主皮瓣、舌形皮瓣、三角形皮瓣3个部分)进行修复,其中主皮瓣用于覆盖指腹缺损,舌形皮瓣用于覆盖甲床及甲侧壁缺损,三角形皮瓣插入指腹创缘用于覆盖血管蒂。皮瓣切取范围为3.0 cm×2.0 cm~4.5 cm×3.0 cm。采用腹股沟区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皮瓣供区,将皮片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成活情况以及患指外形。随访时,观察患指指尖形态,测量患指指腹两点辨别觉距离,询问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并以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总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标准评定患指功能。结果:术后,15例患者的主皮瓣及移植皮片均全部成活;1例患者的舌形皮瓣边缘切口愈合不良,1例患者的舌形皮瓣远端发生静脉淤滞;三角形皮瓣在术后早期略显臃肿,2~3个月后变平整;总体上,有2例患者皮瓣发生皮下血肿。所有皮瓣并发症经适当换药、拆线或加压包扎后逐渐治愈。术后,皮瓣外形饱满并形成突出的指端形态。术后随访6个月~5年,患指指尖突出、饱满,患指指腹两点辨别觉距离为(8.6±1.4)mm,对疗效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6例、不满意者1例,患指功能评定均为优。结论:改形设计的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可以修复累及指腹、甲床及甲侧壁的复杂指端缺损,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指尖形态及功能均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床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残存甲床或健指甲床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收治的指尖脱套伤患者15例20指,其中,残存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8指,健指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12指;所有病例指腹创面均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患者术后7~10 d拆除缝线,移植甲床全部成活16指,部分成活4指,经换药治疗,创面均在1周内愈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供指指甲下无血肿。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手指均有甲板生长,根据吕桂欣的甲床损伤疗效标准评定:优13指,良6指,可1指,优良率为95%;皮瓣血运正常,质地柔软,指腹饱满,感觉恢复S 3 12指,S 4+ 8指,TPD 5~10 mm;供区甲板无畸形,皮瓣供区伤口愈合好,患者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4指,良5指,可1指,优良率为95%。 结论:甲床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操作简便,保留了手指长度,重建指尖外形、功能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第2掌背动脉游离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第2掌背动脉(SDMA)手背至指蹼的走行及皮支分布情况,探讨SDMA皮瓣游离移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对22只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后,解剖观察SDMA的走行、血管外径及皮支分布情况,以及是否有固定的皮神经支配。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切取游离SDMA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例,左、右侧各1例,均为男性。均为挤压伤,拇指指腹缺损面积分别为3.5 cm×2.0 cm和2.0 cm×2.5 cm。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其中1例合并末节指骨骨折,伴有甲床裂伤。皮瓣切取面积分别为3.8 cm×2.3 cm和2.8 cm×2.5 cm。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术后采用门诊复诊、电话或网络方式定期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及手指功能等。结果:SDMA走行过程中,沿途发出4~9条穿支,集中在远侧1/3。SDMA与示指伸肌腱交叉处外径为(0.76±0.25)mm;指蹼动脉外径为(0.71±0.12)mm;指蹼动脉长为(11.00±1.27)mm。在浅筋膜深层有1条桡神经浅支,横径(1.20±0.09)mm,自鼻烟窝斜向尺侧远端,支配第2、3掌骨之间远侧及示、中指指蹼皮肤感觉。2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正常,伤口Ⅰ期愈合。1例随访18个月,受区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指腹饱满,外形美观,无破损,无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TPD)为7.0 mm。另外1例随访15个月,手指活动良好,皮瓣皮肤柔软,弹性好,TPD为7.5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均为优。结论:SDMA皮瓣的动脉血管直径适宜吻合,有较粗的浅静脉,有固定的皮神经支配,适合游离移植,可用于修复拇指指腹及指端的软组织缺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