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趾末节增宽技术在手指全形再造中改善 趾供区外形与功能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 趾末节缓慢增宽技术在手指全形再造中改善 趾供区外形与功能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足外科一期行 趾末节增宽术、二期行 甲骨皮瓣游离移植手指全形再造术的患者2例:男1例,19岁,右中指Ⅱ度缺损,一期行左 趾末节增宽术,二期行左足 甲骨皮瓣游离移植右中指全形再造术;女1例,36岁,右中指Ⅴ度缺损,一期行双足 趾末节增宽、右中指骨延长术,二期行左足 甲骨皮瓣游离移植右中指全形再造术。 甲骨皮瓣供区旷置后延期行全厚皮片移植术。手指全形再造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再造手指指骨愈合、成活情况及 趾供区外观功能。 结果:2例患者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指骨一期愈合,未发生骨不连和术后血管危象, 趾供区趾甲宽度接近正常, 趾外观饱满、功能无明显异常。 结论:趾末节缓慢增宽技术用于手指缺损全形再造,能保留 趾供区较好的外观和功能,尤其是 趾供区趾甲宽度接近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 甲骨皮瓣再造末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拇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 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 甲骨皮瓣再造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拇指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0~49岁;其中末节指骨中远段缺损,甲床缺损,伴少许指端或(和)甲床侧方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长度0.6~1.7 cm。采用游离 趾末节中远段冠状面截骨的 甲骨皮瓣再造拇指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 趾皮瓣供区直接缝合,人工真皮修复 趾甲床供区。术后每隔1个月随访1次,骨折愈合后每隔2~4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再造拇指、供区 趾外形及甲板外观,再造拇指功能;X线片评价再造拇指指骨愈合情况,观察有无感染、骨吸收及骨不连情况;再造拇指及供区 趾有无应力性骨折,患足跑步、行走功能有无影响。 结果:本组19例再造指体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26个月。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拇指外形相似,再造拇指甲板与健侧拇指甲板外形接近;所有患者X线片示指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无骨质吸收、感染和骨不连。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19例均为优;供区 趾甲板与健侧 甲板外形接近,供区 趾及再造拇指无应力性骨折发生。 结论: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 甲骨皮瓣再造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既能恢复再造拇指的外形及功能,又能保留供区 趾的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该类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全形再造理念和技术 趾组织瓣再造手指指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全形再造理念和技术采用 趾组织瓣再造手指指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采用全形再造的理念和技术以 趾组织瓣修复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指甲床、骨质、软组织缺损程度,于同侧 趾设计并切取 甲骨皮瓣或 甲皮瓣,游离移植再造缺损的指端,供区无法直接缝合的创面予湿性换药。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手术并发症、再造指和供区外观;末次随访时测量再造指两点分辨觉(2PD),采用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SWM)尼龙单丝测试再造指触觉(测试结果以所用单丝规格表示);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再造指功能,13~15分为优,9~12分为良,5~8分为可,≤4分为差;调查患者对手术效果是否满意。 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9只手指),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2~46岁,平均32.4岁;拇指1只,示指2只,中指5只,环指1只。以 甲骨皮瓣修复7例8只手指, 甲瓣修复1例1只手指,术后再造指均顺利成活,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伤口换药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7个月,再造指外观和供区甲板恢复至接近正常,受区部分甲板连接处可见凹陷形成,供区 趾外观仅趾腹和腓侧处遗留瘢痕。末次随访时再造指均恢复保护性感觉,其中2例测得2PD,分别为9和10 mm;SWM单丝测试结果:所用单丝规格为3.60~4.31,平均为3.96,表明手指保护性感觉减弱;再造指功能评价:8例9只手指评分为13~14分,均达到优的水平;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结论:基于全形再造理念和技术采用 趾组织瓣再造手指指端,短期内即可获得外形和功能接近正常的手指,同时保证了 趾供区整体的外形和功能,达到供受区平衡,临床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趾增宽术在缺损手指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观察趾增宽术应用于缺损手指全形再造术后供受区外观、功能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手足外科一期行趾增宽术,二期从增宽的趾切取甲骨皮瓣游离移植行缺损手指再造术患者共12例(14指)。其中男5例(5指),女7例(9指)。二期手术前,供区趾行X线片检查,测量增宽趾的趾甲宽度和末节趾骨甲粗隆宽度。一期趾增宽术与二期手指全形再造术平均间隔11.4(7~17)个月。二期手指全形再造术后平均随访10.8(6~26)个月,观察再造手指成活情况及手指和趾的外观、功能。结果:一期趾增宽术后,趾甲平均增宽1.4(0.9~1.8)cm,增宽比例平均为82.8%(52.9%~114.3%);末节趾骨甲粗隆平均增宽1.5(1.0~2.1)cm,增宽比例平均为131.9%(83.3%~190.9%)。二期手指全形再造术后,12例(14指)手指全部完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远期随访,再造的手指外观、功能近似健指,趾供区趾甲宽度接近正常,趾外观饱满,行走等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趾增宽术用于缺损手指全形再造,在满足再造手指外观、功能近似正常手指的前提下,还可使趾的外观和功能不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甲骨皮瓣在手指V度缺损再造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甲骨皮瓣全形再造手指V度缺损,并应用腹部皮瓣修复足部供区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修复重建外科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足外科采用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甲骨皮瓣再造手指V度缺损26例,术中采用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甲骨皮瓣包绕足第2趾骨近趾间关节,通过串联髂骨调整近趾间关节位置及指骨长度,多组织复合全形再造长手指。供足全部保留5趾,甲骨皮瓣供区采用游离腹股沟皮瓣或皮片移植修复,足第2趾骨近趾间关节供区采用髂骨移植填充修复,足底内侧皮瓣供区全厚植皮修复。结果:26例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再造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恢复至S3以上;足部供区各趾长度无缺失,足趾饱满度接近健侧,除趾甲床部分缺失外,其余整体外观理想。术后6~8周拔出克氏针进行适度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再造手指指间关节活动度:伸直-10°~ 5°,屈曲30°~ 90°,平均指间关节活动度65°。结论:利用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甲骨皮瓣全形再造手指V度缺损,既可以再造出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的长手指,又尽可能减小足部和肢体供区损伤,保留了足趾的长度及饱满度,是手指V度缺损再造的一种理想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骨延长技术在手指缺损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骨延长技术在手指缺损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Ⅲ度及以上手指缺损患者8例共9指,所有患指一期行外固定架指骨延长术、二期行全形再造术.二期全形再造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X线,观察再造手指指骨愈合、成活情况及足拇甲骨瓣供区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全形再造手指指骨一期骨愈合,全部成活,未发生骨不连和术后血管危象.足拇甲骨瓣供区行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3例,自行愈合6例.结论 骨延长技术用于手指缺损全形再造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