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根际土壤发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探究其开发应用潜力.[方法]采集无量山地区 25 个区域植物的根际土壤,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鉴定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拮抗等活性菌株,进一步测定菌株分泌铁载体、ACC脱氨酶和吲哚乙酸等生物活性,并验证促番茄种子发芽和生长效果.[结果]分离鉴定得到解磷菌 70 株,固氮菌 27 株,解钾菌 8 株,拮抗镰刀菌的菌株 51 株.其中,YIM B08401 和YIM B08402 形态学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 16S rDNA序列测序,鉴定为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lba)和青岛假单胞菌(Pseudomonas qingdaonensis),两个菌株均具有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分泌铁载体的活性,最大可溶性磷含量为(455.63±59.65)mg/L和(878.95±64.78)mg/L;两株菌的促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接近,施加稀释 10 倍、102 倍和 103 倍的发酵上清液后,发芽率都维持在 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6%和 49%,施加菌株发酵液的处理组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的长度都有显著增加.盆栽实验证明,两株菌株促生效果最明显的处理组在地上部长度、鲜重、干重、茎粗、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方面的数据都显著优于对照组,YIM B08401 的上述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了 89%、495%、268%、62%、53%、385%和 469%,YIM B08402 的上述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了 118%、528%、477%、55%、37%、413%和 747%.此外,菌株YIM B08401 还具有拮抗病原菌和分泌ACC脱氨酶活性,YIM B08402 则还具有分泌吲哚乙酸的活性.[结论]无量山森林根际土壤蕴含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B.alba,YIM B08401)和青岛假单胞菌(P.qingdaonensis,YIM B08402)具备开发为新型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急诊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各类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病房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12期间我院急诊病房收治的31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血、尿、创面分泌物、中心静脉导管等标本培养的591株细菌及药敏状况.结果:①细菌谱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65.65%),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24.70%)和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65%).②痰标本培养细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106株、铜绿假单胞菌67株、MRSA65株、肺炎克雷伯菌34株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2株;血标本培养细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31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屎肠球菌3株、鲍曼不动杆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MRSA2株和奇异变形杆菌2株;尿标本培养细菌主要有热带假丝酵母菌23株、大肠埃希菌2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7株、屎肠球菌12株和铜绿假单胞菌10株;创面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主要有奇异变形杆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大肠埃希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和粪肠球菌3株;中心静脉导管标本细菌培养仅有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株.③24例住院日超过30 d病例痰、血、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培养细菌8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0株,革兰氏阴性菌53株,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0株;63例死亡病例痰、血、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培养细菌13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0株,革兰氏阴性菌89株,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念珠菌)12株;44例使用有创呼吸机病例痰标本培养细菌9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9株,革兰氏阴性菌73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株.④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氏阳性菌中MRSA、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均未见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急诊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占比高.临床医师应注意重点分析痰标本培养的细菌是定植菌还是致病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加强耐药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二代测序技术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二代测序技术(N GS)在脓毒症病原体检测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标本进行血培养、NGS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血培养、NGS和PCR所需检测时间分别为(5.61±1.22)、(1.32±0.26)和(1.52±0.31)d.82例患者中,诊断为脓毒症62例,非脓毒症患者20例;脓毒症组中有35例未治愈,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4例(P<0.05).61例NGS阳性标本中,检测出病原体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1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巨细胞病毒(CMV)22例、人类疱疹病毒(EBV)13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3例、耶氏肺孢子菌8例和烟曲霉5例.12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共计检出13种病原体,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杆菌2例,大肠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伯克霍尔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各1例.NGS检测阳性率为74.39%,明显高于血培养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S和血培养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28、80.6%、45.0%和0.597、19.4%、100%.32例患者行PCR检测,9例阳性患者中发现2种病毒感染(CMV 4例,EBV 5例),检测阳性率为28.13%.结论 NGS检测方法优于传统检测方法,可检测出未知病原体且检测周期较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