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莲治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中药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指毛桃、丹参、郁金、白术、鸡内金、延胡索、莪术、陈皮、厚朴、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变化的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萎缩评估系统(OLGA)分期评分和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GⅠ)、胃蛋白酶原 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为81.25%(26/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刺痛、口苦口臭、疲倦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下的黏膜变化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LGA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检测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血清PGⅠ、PGR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GⅡ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态,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的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虚-瘀-毒"论治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证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Ⅰ/PGⅡ)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1.05%(27/38),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纳呆、便溏、嗳气、反酸评分及其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倦怠乏力、食后脘闷评分方面则与对照组相近(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各项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GⅠ、PGⅠ/PGⅡ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PGⅡ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与PGⅠ/PGⅡ在治疗前后均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结论]白莲治萎方可明显减轻脾胃虚弱证CAG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胃黏膜的癌前状态,调节胃蛋白酶原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