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枝从"虚-瘀-毒"分期辨治帕金森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马云枝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与虚、瘀、毒密切相关,肝肾虚损为发病之端,久虚致瘀为病情虚实互结之本,瘀久化毒乃疾病难解之根.临床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分期辨治.早期病在筋脉,以气虚少动为主,治疗应采用滋补肝肾、息风通络法,处方选六味地黄汤或知柏地黄汤加减.中期病在四肢,以肢体颤动多见,治疗应采用化瘀通络、活血止颤法,处方可选血府逐瘀汤.晚期病在五脏,以元气虚损为要,治疗应采用化瘀扶正、解毒除颤法,方选独活寄生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从“虚-瘀-毒”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据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生理的认识,结合传统中医对“毒”邪病因的认识,本病当存在“虚”“瘀”“毒”致病的病因病机.本文着重从“虚”“瘀”“毒”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探索相应的有效治法及方药,对丰富本病的中医病因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姜树民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姜树民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以脾胃气虚、胃阴虚为本,将CAG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姜教授认为,CAG疾病有内痈之特征,应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治疗上"以痈论治",结合"久病入络"思想,以虚-瘀-毒为理论轴,处方时搭配清热解毒之品,如连翘、苦参、蒲公英,并创立清中消痈汤;治疗CAG时应加用疏肝解郁之品,同时给予患者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善用胃镜诊察、血压监测、血糖监测、血脂监测等,尽早发现及早干预.病愈之后,姜教授认为,患者多有气血津液亏虚、脏腑不平、正气未安或余邪未净的病理特点,故用药常以护其胃气为主,兼以循其病情润其津液,恢复气血精神、脏腑功能.此外,还应考虑气候时节,治疗饮食难消发病于春季者,或用青皮、陈皮;夏季发病者加黄柏;病于秋燥之时者,气常涩滞,加槟榔、白豆蔻、砂仁;病于严寒冬季者加吴茱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虚-瘀-毒"探讨出血中风的核心病机
编辑人员丨2023/8/5
出血中风是一种严重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现代医学暂无有效治疗方法.郭建文教授基于全国名中医陈绍宏教授的中风核心病机论,综合历代医家的学术观点,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出血中风的核心病机为"虚-瘀-毒".即元气亏虚,因虚致瘀,因虚致痰,痰瘀互结,化生诸邪,聚而为毒,腑实不通,毒损脑络,血溢脉外,其中元气亏虚为发病根本,毒损脑络发为发病的最终发病机制,血瘀是发病核心环节,腑实为常候.治疗上应以复元醒脑、破血逐瘀、通腑解毒为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虚-瘀-毒"理论探讨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根据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结合中医理论研究进展、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理念的变革和临床实践总结,提出"气阳亏虚,血瘀热毒"病机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进而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假说,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治法方药和相应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丰富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理论内涵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虚-瘀-毒"论治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证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Ⅰ/PGⅡ)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1.05%(27/38),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纳呆、便溏、嗳气、反酸评分及其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倦怠乏力、食后脘闷评分方面则与对照组相近(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各项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GⅠ、PGⅠ/PGⅡ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PGⅡ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与PGⅠ/PGⅡ在治疗前后均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结论]白莲治萎方可明显减轻脾胃虚弱证CAG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胃黏膜的癌前状态,调节胃蛋白酶原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慢性心力衰竭"虚-瘀-毒"病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慢性心力衰竭"虚-瘀-毒"病机贯穿心力衰竭的过程.早期前心力衰竭阶段为"因虚致瘀",从心力衰竭的代偿期到失代偿期为"瘀久成毒",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时期;"瘀毒从化"是心力衰竭病因繁多、变证频发的集中体现;失代偿期的重症心力衰竭"诸毒并现,正虚不复",此时多种病邪皆已化毒,五脏六腑皆受毒害,正气衰惫,造成阴竭阳脱的局面.针对"虚-瘀-毒"病机,提出益心解毒、活血化瘀是主要治法,在临床和基础实验中均显示出独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