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消化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感染性、炎症性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益生菌可通过多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改善患者症状,发挥临床疗效。因此,近年来益生菌制剂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是国内临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其包含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3种菌株,可联合不同菌种的特性和益生功效发挥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和修复肠道屏障等作用。该制剂已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缺乏临床指导与规范。鉴于国内尚无该制剂相关专家共识,现基于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在成人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相关问题的共识,以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母乳来源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母乳不仅是婴儿的最佳营养来源,而且其含有的微生物群落还可以调节新生儿肠道内菌群的定植并提升其免疫力。随着微生物培养、分离及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母乳源益生菌被发现。母乳中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片球菌、嗜热链球菌等,大量研究已证明母乳来源益生菌在治疗婴儿肠绞痛、功能性便秘、糖尿病、乳腺炎等多种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且母乳益生菌的天然来源、适应乳品基质等特性使其从多种益生菌中脱颖而出。母乳益生菌的发现与其益生功能的发掘,不仅可以为婴幼儿配方奶中添加母乳源益生菌提供研究基础,还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株产低温蛋白酶地衣芽胞杆菌NWMCC0046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NWMCC0046是从西藏日喀则地区屠宰场废弃血污放置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益生菌,产生的碱性蛋白酶在低温下有作为洗涤剂添加酶的潜力.深入分析菌株NWM-CC0046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并挖掘该菌株功能特性基因及潜在应用价值.使用PacBio RS Ⅱ平台和Illumina HiSeq 4000平台对菌株NWMCC0046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共线性分析、进化分析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菌株NWMCC0046全基因组大小为4 321 565 bp,平均GC含量为46.78%,共编码4 504个基因.基因注释揭示了其益生菌特性,如胃肠道内独特的适应性、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此外,菌株NWMCC0046还编码工业上许多重要的酶.进化树及共线性结果表明,菌株NWMCC0046属地衣芽胞杆菌且与地衣芽胞杆菌ATCC 14580具有较好的共线性.同时,预测到菌株NWMCC0046中有11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编码地衣素、丰原素、杆菌肽和丁酰苷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基因组信息存储于GenBank,登录号为CP090312.菌株NWMCC0046全基因组数据为其益生特性提供基础数据,对菌株NWMCC0046后续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鸡源暹罗芽孢杆菌CML548的益生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芽孢杆菌是用于动物微生态制剂的重要菌株之一.暹罗芽孢杆菌因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的]对实验室前期分离的鸡源暹罗芽孢杆菌CML548 的益生特性进行评价,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抑菌及潜在的益生机制.[方法]通过牛津杯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对菌株CML548 的抑菌和产酶特性、酸和胆盐的耐受性进行研究.使用Illumina HiSeq 2500 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和分析.[结果]体外实验表明该菌株具有优良的益生性状:能够有效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能够同时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具有较高的酸和胆盐耐受性.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菌株CML548 的基因组大小为 4061741 bp,GC含量为 46.07%,预测到 3961 个编码基因.分别有 1693、2704、3413、186、67、1、5 个基因被 GO、KEGG、COG、CAZy、DBAASP、CARD、VFDB 数据库注释;通过 antiSMASH 预测到 16 个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此外,还发现其含有抗菌活性蛋白编码基因tasA.全基因组序列存储于NCBI的DNA序列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PRJNA836999).[结论]本研究所分离到的暹罗芽孢杆菌CML548 是一株潜在的益生菌,有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耐受微酸性次氯酸水乳酸菌的分离鉴定、耐受特性及益生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次氯酸水具有杀菌性,当其作为饮用水可能会对畜禽肠道内有益菌造成负面影响.[目的]筛选出具有耐受微酸性次氯酸水(slightly acidic hypochlorous acid water,SAHW)能力的乳酸菌并研究其益生特性.[方法]从内蒙古地区传统自然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出 8 株乳酸菌菌株,经 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耐受SAHW、耐酸、耐胆盐、疏水性及自凝聚能力试验进行耐受特性和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菌株 MBH3-2 为副干酪乳杆菌,其经过质量浓度为20 mg/L的SAHW处理 2 h,菌落对数值仅下降 0.3 lg(CFU/mL),存活率为 50.10%;而且在酸性(pH 2.0、2.5 和 3.0)、胆盐环境下均可存活;疏水率达 62.12%,属于高度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在 2 h达到 97.29%.[结论]最终确定一株具有优良耐受SAHW及基本满足作为微生态制剂要求的菌株,MBH3-2 具有作为新型微生态制剂菌株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鼠李糖乳杆菌PUM1749高盐和胆盐耐受能力与抑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以结肠癌术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鼠李糖乳杆菌PUM1749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其耐高盐、耐胆盐能力和抑菌活性,评价其益生特性.方法 以鼠李糖乳杆菌GG为对照,将其和鼠李糖乳杆菌PUM1749分别培养于含不同浓度NaCl和胆盐的MRS肉汤中,采用滴种法进行活菌计数,采用双层琼脂夹心法结合滴种法检测两株菌对8种指示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培养24h后,2株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数均在108CFU/mL数量级以上.当浓度低于2g/100mL时,2株菌活菌数随NaCl浓度增加而减少,之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PUM1749株活菌数均高于GG株;在不同浓度胆盐肉汤中培养4h后,2株菌生长均被不同程度抑制,活菌数显著下降,PUM1749株在胆盐浓度为0.1g/100mL时生长被完全抑制,但继续提高胆盐浓度后,PUM1749株活菌数反而明显优于GG株;2株菌对8种指示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PUM1749在不同高盐和胆盐浓度条件下的耐受能力和抑菌活性均强于或持平鼠李糖乳杆菌GG.鼠李糖乳杆菌PUM1749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降解嘌呤核苷乳酸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利用乳酸菌降解嘌呤类物质是辅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新方法.[目的]筛选高效降解嘌呤核苷的乳酸菌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HPLC法评价乳酸菌对肌苷、鸟苷的降解效果.通过药敏性试验、体外耐受性试验及细胞黏附试验研究目标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筛选出一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SR2-6,对肌苷和鸟苷的降解率分别为 99.26%和 98.85%.该菌株对青霉素、氯霉素等 5 种常见抗生素不具备耐药性,在pH 2.0 环境下处理 4 h后菌株的存活率为 76.51%,在饱腹状态下的人工肠液模拟消化 4 h后活菌数仍能达到 6.85 lg(CFU/mL),对Caco-2 细胞的黏附数为(52.29±15.14)CFU/cell.[结论]发酵乳杆菌SR2-6 能够高效降解肌苷和鸟苷且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是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潜在优势菌株,可作为优势菌种资源应用于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圈养大熊猫肠道乳酸菌分离及益生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大熊猫数量稀少、繁殖困难,在其生长过程中极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死亡.[目的]分析圈养大熊猫肠道可培养乳酸菌的群落结构与功能,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为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菌种资源.[方法]采用 3 种培养基分离大熊猫粪便中的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过氧化氢试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基于BOXA1R-PCR图谱遗传多样性选取代表菌株进行 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同时分析乳酸菌菌株安全性和益生特性.[结果]通过初步鉴定共分离获得 58 株乳酸菌,根据 BOXA1R-PCR 结果挑选 20 株菌进行测序,结果显示20 株菌分属于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这 4 个属,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大熊猫肠道乳酸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20株乳酸菌均不溶血,17株乳酸菌对 11种抗生素均敏感;11株菌耐pH值 2.0酸性条件,14 株菌对 0.3%的胆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5 株菌SW-51、SW-48、MQ-41、SW-58 和MX-23 对 3 种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50%以上的供试菌株具有自凝聚和共凝聚能力,3 株菌的产酸和生长速率较一致,其中乳酸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MX-23 生长最快且产酸能力最强.[结论]大熊猫肠道内蕴藏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其结构与组成受其年龄影响,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牦牛源产细菌素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和益生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牦牛肠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增加,益生菌作为对抗耐药性细菌的新型武器,应用前景广阔.[目的]获取益生特性优良的牦牛源益生菌.[方法]将 20 份牦牛粪便样本在含 0.5%CaCO3 的MRS培养基上分离纯化,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排除酸和过氧化氢后,经耐酸耐热试验和蛋白酶敏感试验筛选产细菌素菌株,用形态学和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通过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腹泻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耐模拟胃肠液、测定自聚集能力和疏水性及抗生素敏感试验分析益生特性.[结果]从 20 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共分离出 11 株产生溶钙圈的菌株,其中 6 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经复筛得到 2 株产细菌素的乳酸菌 SC6 和 SC9,经鉴定均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其中SC9 对腹泻病原菌抑菌效果明显,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肠道黏附能力,对 5 种常用抗生素均敏感.[结论]屎肠球菌SC9 有一定的抗逆性和潜在的益生能力,具备作为益生菌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随着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的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感染性、炎症性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益生菌可通过多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机制改善患者症状,发挥临床疗效.因此,近年来益生菌制剂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是国内临床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其包含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三种菌株,可联合不同菌种的特性和益生功效发挥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修复肠道屏障等作用.该制剂已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缺乏临床指导和规范.鉴于国内尚无该制剂相关专家共识,现基于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在成人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相关问题的共识,以期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