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葶苈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联合葶苈子治疗对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功能、消化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秭归县中医院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168 例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84 例.对照组接受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葶苈子治疗,共治疗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指标[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RBC)、体质量指数(BMI)]、免疫功能指标[分化簇抗原(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0、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肠道菌群(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消化球菌)、心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运动负荷(Wmax)、最大氧脉搏、无氧阈值(AT)、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 和每分最大通气量(MVV)].结果 两组治疗后PA、ALB、RBC、BMI、CD3、CD4、CD8、IgG、IgM、乳杆菌、双歧杆菌、PaO2、VO2max、Wmax、最大氧脉搏、AT、FEV1/FVC、FEV1、MV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8、IL-17、TNF-α、肠球菌、大肠埃希菌、PaCO2、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PA、ALB、RBC、BMI、CD3、IgG、IgM、IL-10、双歧杆菌、乳酸菌、PaO2、VO2max、Wmax、最大氧脉搏、AT、FEV1/FVC、FEV1、MV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mg/L):259.69±20.73 比 217.69±20.73,ALB(g/L):41.46±4.58 比 36.56±3.73,RBC(×1012/L):4.52±0.24 比 4.21±0.31,BMI(kg/m2):22.37±2.73 比 19.66±2.24,CD3:0.63±0.08 比0.56±0.08,IgG(g/L):21.85±3.68 比 15.72±4.36,IgM(g/L):4.68±1.68 比 3.73±1.67,IL-10(ng/L):65.28±7.23 比 50.23±6.14,双歧杆菌(CFU/kg):83.5±8.6 比 78.5±8.3,乳酸菌(CFU/kg):62.1±6.5 比 53.5±6.0,PaO2(mmHg,1 mmHg≈0.133 kPa):98.36±1.75 比 91.95±2.95,VO2max(L/min):1.71±0.35 比 1.22±0.39,Wmax(W):127.49±19.54 比 97.49±15.37,最大氧脉搏(L/次):11.27±2.42 比 9.46±2.79,AT:(50.49±7.48)%比(41.35±6.67)%,FEV1/FVC:(75.68±5.86)%比(65.48±8.54)%,FEV1:(82.44±5.73)%比(73.57±7.75)%,MVV(L/min):74.86±10.64 比 64.63±9.68,均P<0.05],CD4、CD8、IL-8、IL-17、TNF-α、肠球菌、大肠埃希菌、PaCO2、心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0.32±0.06 比 0.39±0.05,CD8:0.28±0.06 比 0.34±0.05,IL-8(ng/L):16.64±2.63 比 26.35±4.13,IL-17(ng/L):112.38±30.16 比 207.75±42.23,TNF-α(ng/L):45.27±10.23 比61.26±14.29,肠球菌(CFU/kg):63.6±5.6 比 69.5±6.8,大肠埃希菌(CFU/kg):65.8±6.4 比 70.5±7.0,PaCO2(mmHg):41.84±4.45 比 56.18±5.37,心率(次/min):75.96±11.57 比 91.75±12.68,均P<0.05].结论 葶苈子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治疗心衰合并肺部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纠正肠道菌群情况,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收治70例轻中度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口服多奈哌齐,观察组加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血清中BDNF、GDNF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9%, 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菌群数量无明显改变( P>0.05);观察组肠杆菌、葡萄球菌明显减少( P<0.05),乳酸菌、双歧杆菌、拟杆菌数量显著增加( 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GDNF水平均增高( 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AD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吴茱萸碱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于2019年8月,将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吴茱萸碱组。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橄榄油(2 ml/kg),模型组和吴茱萸碱组小鼠腹腔注射20%的CCl 4(2 ml/kg),每周2次,连续6周;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后,吴茱萸碱组小鼠每天灌胃吴茱萸碱18 mg/kg,连续4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总蛋白(TP)水平,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吴茱萸碱对肝纤维化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和血清中ALB、TP水平降低,肝指数和ALT、AST水平升高,肠道菌群Shannon和Simpson指数降低( 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粪便中乳酸菌属( Lactobacillus)、阿克曼氏菌( Akkermansia)、拟杆菌属( Bacteroides)丰度降低,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腔隙杆菌属( Lachnoclostridium)丰度升高( 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IL-6、IL-1β、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P<0.01)。与模型组相比,吴茱萸碱能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指数和血清中ALT、AST水平,提高ALB及TP水平( P<0.05),改善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上调肝纤维化小鼠肠道菌群Shannon和Simpson指数( P<0.05);与模型组相比,吴茱萸碱可提高乳酸菌属、阿克曼氏菌、拟杆菌属丰度,降低肠球菌属、腔隙杆菌属丰度( P<0.05);与模型组相比,吴茱萸碱可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IL-6、IL-1β及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P<0.05)。 结论:吴茱萸碱对肝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益生菌发酵后白术总黄酮与总多糖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白术发酵样品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白术发酵前后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变化,为白术发酵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对白术进行发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00 nm处,测定发酵白术中总黄酮含量。以苯酚-硫酸法显色,在490 nm处测定发酵白术中总多糖含量。结果:白术经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发酵后,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29、1.81、1.87倍,酵母菌发酵后总多糖含量降低47.89%,双歧杆菌发酵后总多糖含量提高36.41%,乳酸菌发酵后总多糖含量提高14.73%。结论:白术经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后,其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变化显著,可提高有效成分相对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温针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肠道菌群理论为基础,观察温针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及神经内科60例PSC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在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温针灸,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智力水平;计算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过程中,2组各脱落1例,最终各有29例患者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3%(23/29)、对照组为65.5%(19/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39, P<0.05)。治疗后,治疗组MoCA评分[(24.23±1.36)分比(21.26±1.30)分, t=3.12]、MMSE评分[(25.35±1.24)分比(21.52±1.22)分, t=3.25]高于对照组( P<0.05);双歧杆菌[(9.20±1.25)LgCFU/g比(7.23±1.21)LgCFU/g, t=2.98]、乳酸菌[(8.24±1.12)LgCFU/g比(6.25±1.22)LgCFU/g, t=2.92]数量及GABA[(283.80±83.54)mmol/L比(264.76±61.38)mmol/L, t=10.54]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 结论:温针灸可有效调节PSCI患者的肠道有益菌数量,升高GABA水平,促进脑组织修复,提高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信延续管理联合药物治疗在绝经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管理联合药物治疗在绝经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杭州市中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HR-HPV持续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50例。A组单用阴道保妇康栓治疗,B组予以保妇康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C组在保妇康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基础上予以微信延续管理。比较三组病理学治疗效果、HR-HPV转阴效果、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健康知识认知评分。结果:C组病变逆转率为48.00%,高于B组的28.00%及A组的22.00%(χ 2=8.426, P<0.05);C组总有效率为74.00%,高于B组的50.00%及C组的54.00%(χ 2=6.852, P<0.05);C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34.16±3.02)分、(36.01±3.15)分,明显低于B组的(39.05±3.47)分、(40.09±3.58)分,及A组的(44.93±3.81)分、(43.77±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22.262、64.985,均 P<0.05);且C组健康知识认知评分高于B组及A组(均 P<0.05)。 结论:微信延续管理联合保妇康栓、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HR-HPV持续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加强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非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肠道菌群逐渐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研究的热点。肠道机会致病菌(如具核梭杆菌、脆弱拟杆菌)、肠道益生菌(如丁酸梭菌、乳酸菌)以及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菌)可通过影响信号通路、调节自噬、调节免疫反应、产生代谢产物及毒素以及通过粪菌移植等途径影响结直肠癌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同时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提供大量潜在靶点。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非手术治疗的关系,可为结直肠癌非手术治疗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正常孕妇阴道菌群特征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正常孕妇阴道菌群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建立的孕妇队列,将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正常"孕妇阴道样本,按采样孕周顺序排列,以每个孕周为一抽样层,每层随机抽取5例样本,不足5例则全部纳入,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得样本V3~V4序列。利用MicrobiomeAnalyst进行优势菌种分析。Alpha多样性以Chao1、Observed Features、Shannon、Simpson、Faith_pd、Pielou′s Evenness指数的对数值进行表示,并依据样本是否以乳酸菌为主导划分为两类,分别利用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因素。连续性变量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 Wallis检验,分类数据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检验。 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研究纳入91例孕妇/91例阴道标本,平均年龄为(27.37±3.60)岁,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纳入18个、56个和17个阴道样本,孕周中位数分别为11.93周、19.43周和38.29周。样本物种组成:门水平上,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91.30%;属水平上,乳酸菌属相对丰度为87.67%;种水平上,惰性乳酸菌、卷曲乳酸菌相对丰度分别为42.95%、36.33%。惰性乳酸菌在所有孕期均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减少,卷曲乳酸菌在孕中期、孕晚期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增加。孕期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随着孕周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吸烟习惯孕妇阴道菌群Pielou′s Evenness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饮酒习惯孕妇阴道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教育水平孕妇阴道菌群Chao1、Observed Features、Faith_pd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收入水平孕妇阴道菌群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正常孕妇阴道内以乳酸菌为主导,随着孕期推进,惰性乳酸菌的优势性逐渐降低,卷曲乳酸菌优势性逐渐升高。正常孕妇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与吸烟、饮酒、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有关,孕前戒烟、孕前有饮酒习惯的孕妇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较低,较低教育水平、较高家庭收入水平孕妇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Gpr174对脓毒症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 Gpr174对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组成的影响。 方法:将12只8周龄雄性C57BL/6和 Gpr174 -/-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WT)组,敲除(KO)组,野生鼠盲肠结扎穿孔(WT+CLP)组和敲除鼠盲肠结扎穿孔(KO+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生理情况下与脓毒症造模后72 h收集小鼠粪便,提取菌群DNA并进行扩增,在对PCR产物荧光定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与质控并筛选差异菌群。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使用QuanMET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比对鉴定内源性代谢物。通过R语言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差异代谢物,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代谢通路。 结果:研究发现,KO-CLP组小鼠的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较WT-CLP组减轻,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破坏较弱。同时,WT组与KO组小鼠在生理和脓毒症情况下肠道差异菌群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情况下共筛选出18种差异细菌,差异最显著的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理研菌、拟杆菌、巴恩斯氏菌、普雷沃特菌、龈乳杆菌、艾克曼菌等,但脓毒症时则仅存在2种差异菌,分别为瘤胃球菌与普雷沃氏菌。肠道代谢物PCA分析表明生理情况下野生组与敲除组小鼠存在组间差异;而在脓毒症造模后,KO与WT小鼠组间差异不明显。在生理情况下,WT组与KO组小鼠鉴定出24种差异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为丙氨酸与丙酮二羟酸,这些差异代谢产物涉及丙氨酸循环、丙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结论:Gpr174敲除后能缓解脓毒症小鼠的肠道损伤。生理情况下 Gpr174影响肠道菌群与代谢产物。研究结果提示 Gpr174参与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的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复合乳酸菌代谢物质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是免疫治疗过程中发病率极高的皮肤免疫不良反应,3级及以上反应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容貌及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4个周期,同时给予复合乳酸菌代谢物质治疗,达到部分缓解。患者在第2周期治疗后出现RCCEP 1级;第4周期治疗后,RCCEP略增大;在第4周期后停用复合乳酸菌代谢物质;在第5周期治疗后,患者面部RCCEP明显增大,达3级。该病例提示复合乳酸菌代谢物质在改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患者RCCEP中可能存在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