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频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表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探究变频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electrical fields stimulation,TI)对健康成年人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为TI刺激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研究对象为健康成年人.试验1:20例受试者完成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测试,评估刺激前后皮层兴奋性指标的改变,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短时距皮层内抑制(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SICI)、皮质内促通(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ICF).试验2:16例受试者完成随机反应时任务(random reaction time task,RRTT)和序列反应时任务(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SRTT),测试指标包括平均反应时(reaction time,RT)、第一内隐学习(first implicit learning,FIL)、第二内隐学习(second implicit learning,SIL).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TI刺激对受试者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试验 1:刺激条件和时间对 MEP(F=28.787,P<0.001,ηP2=0.602)和RMT(F=23.524,P<0.001,ηP2=0.580)具有显著交互作用,而SICI和ICF无显著交互效应.试验2:与假刺激相比,TI刺激后SRTT中的FIL有显著提升(F=4.601,P=0.049,ηP2=0.235),而 RRTT任务则无显著交互效应.结论:变频TI刺激可以显著增加初级运动皮层的兴奋性,这种调控效应可能有助于促进健康成年人运动学习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跨颅相位干涉电刺激小鼠纹状体对运动能力的增强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探讨相位干涉电场(tTIS)刺激小鼠纹状体对运动能力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7周龄雄性C57BI/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10Hz组(Str-10Hz)及△20Hz组(Str-20Hz).各组小鼠进行连续7 d的tTIS刺激后,采用小鼠旋转杆平衡测试、爬杆测试评估运动能力;用脑片膜片钳记录纹状体脑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谷氨酸受体1(GluA1)、谷氨酸受体2B(GluN2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和磷酸化.结果:tTIS刺激明显提高小鼠旋转杆平衡测试(Str-10Hz,P<0.05;Str-20Hz,P<0.01)和爬杆测试(P<0.01)等反映小鼠平衡、耐力、协调的运动能力.tTIS刺激增强小鼠纹状体fEPSP刺激反应.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Str-20Hz组小鼠PSD-95(P<0.01)和BDNF(P<0.05)蛋白表达增加,GluA1(P<0.01)、GluN2B(P<0.05)、CREB(P<0.01)、PI3K(P<0.05)、AKT(P<0.05)、mTOR(P<0.01)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tTIS刺激纹状体通过增强突触传递效率、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和活性,最终增强小鼠运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