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疗效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方法:本组共56例(74只眼)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0只眼,单纯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B组34只眼,行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睫毛下翻转缝合术+眶脂肪重置术,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治愈率,复发率,有无过矫及睑外翻现象.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治愈率及未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治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脂肪重置术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术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远期复发率较低,对于有睑袋或相关美容需求患者更为合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灰线切开联合睫毛翻转缝合治疗儿童下睑赘皮性内翻倒睫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灰线切开联合睫毛翻转缝合治疗儿童下睑赘皮性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伴有下睑内侧睫毛紧邻睑缘灰线和(或)具有"倒钩状"睫毛的60例(120眼)下睑赘皮性内翻倒睫患儿进行联合灰线切开手术矫正.去除下睑多余的皮肤和眼轮匝肌,将切口上唇的皮下组织和睑板前筋膜间断缝合固定(睫毛翻转缝合或睫毛外翻褥式缝合),用连续锁边缝合方式关闭皮肤切口.在下睑内侧1/3或1/2处,沿睑缘中央处灰线切开,深度1mm,增加睑缘宽度,睫毛进一步向外旋转.术后观察睫毛和眼睑位置、切口处瘢痕、下双眼皮明显程度、倒睫复发率.结果 60例(120眼)患者术后下睑赘皮性内翻倒睫全部矫正,随访12个月,畏光、流泪、皱眉等角膜刺激症状消失,下睑睫毛背离角膜,角膜染色阴性,倒睫未见复发.下睑无睑球分离,无下睑外翻,无明显切口处凹陷性瘢痕和下双眼皮,外观良好.结论 灰线切开是下睑赘皮性倒睫矫正术中有效的辅助技巧,尤其对下睑内侧睫毛过于接近灰线的患者和具有下睑"倒钩状"睫毛患者.此技术简单、实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下眼睑下至术后导致眼睑内翻倒睫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下眼睑下至手术导致术后眼睑内翻倒睫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因行下眼睑下至术并发下睑内翻倒睫的患者18例(36只眼)进行研究。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5±5.81)岁。询问病史,查看原下睑下至术前照片以确定是否存在下睑赘皮和原手术入路。检查患者在坐位和卧位时下睑倒睫的范围和角膜损伤的情况,并根据下睑内翻倒睫的范围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种类型。手术矫正采用下睑全长切口,去除适量皮肤、眼轮匝肌及睑板前脂肪,睫毛翻转缝合,皮肤切口行连续锁边缝合。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坐位和卧位时下睑睑缘的位置和睫毛的方向,并观察术后的复发率。观察指标采用眼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18例(36只眼)患者原下睑下至的术式,分别为经结膜入路者有10例(20只眼),占55.6%(20/36);经皮肤入路者有4例(8只眼),占22.2%(8/36);经结膜联合皮肤入路者有4例(8只眼),占22.2%(8/36)。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下睑内翻倒睫者分别有6例(12只眼)、7例(14只眼)及5例(10只眼),分别占33.3%(12/36)、38.9%(14/36)及27.8%(10/36)。原术前存在轻度下睑赘皮及下睑睫毛生长方向异常者有6例(12只眼),占33.3%(12/36)。下睑下至术后下睑仍呈现多余的获得性下睑赘皮和睑板前眼轮匝肌肥厚,下睑的后层组织过度的下移而前层组织相对上移的患者有18例(36只眼),占100%(36/36);下眼睑下至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术导致下眼睑前后层连接不紧密者有6例(12只眼),占33.3%(12/36);采取下眼睑外侧局部1/3皮肤切口,仅在外侧切口处切除部分皮肤和眼轮匝肌致下睑内侧呈获得性下睑赘皮性倒睫者有8例(16只眼),占44.4%(16/36)。经矫正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倒睫得以矫正,角膜刺激性症状消失,角膜上皮损伤恢复,随访6个月均无下眼睑内翻倒睫复发。结论:下睑内翻倒睫是下睑下至术式的并发症之一,提示下睑后层组织不宜过度下至。对于术前就存在下睑赘皮的患者可仅采用结膜手术入路或仅做下睑外侧局部1/3皮肤切口。未能去除足量的下睑皮肤和眼轮匝肌是下眼睑下至手术后出现下睑内翻倒睫的主要原因,手术可以矫正此类下睑内翻倒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 例退行性下睑内翻患者的疗效.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施行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记录眼睑松弛度和眼轴长度,并观察疗效.结果:共67只眼,男性47只眼,女性20只眼,年龄为74.57(49~98)岁;眼睑水平松弛度为 6.75(4.00~13.00)mm;随访时间为 13.27(3.00~28.00)个月;眼轴为 23.15(17.29~25.48)mm.治愈63只眼(治愈率94.03%),复发4只眼(复发率5.97%).结论:眼轮匝肌眶隔折叠联合睫毛下翻转缝合联合术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手术成功率高,远期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