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灵敏且简便的检测方法,实现对病毒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新型核酸检测方法。通过在石墨烯传感界面锚定化学小分子,然后修饰上DNA四面体探针,实现了对病毒核酸的检测。通过测试传感器件的转移特性曲线,可将探针与目标物杂交结合的生物信号转化为器件的电学信号,并通过晶体管器件的信号放大作用,实现了对目标分子的高灵敏检测。结果:靶向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RNA的 ORF1 ab序列的DNA四面体探针与目标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杂交结合。测试了唾液中不同浓度条件的2019-nCoV的核酸模拟样本,观察到随着目标核酸的浓度增加,晶体管传感器件的狄拉克点产生规律性的向左偏移。在100 μl的待测液,传感器件的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5拷贝/μl,且响应时间低至5 min。 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检测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对病毒核酸的检测灵敏度并缩短了检测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技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灵敏且快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抗原检测方法。方法:构建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并对传感器沟道材料进行探针分子修饰。在不同浓度2019-nCoV刺突蛋白溶液中进行电学信号的测试,从而将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生物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结果:抗体探针通过连接分子成功固定在石墨烯表面,特异性靶向目标待测物,从而确保传感器件的检测准确性。测试不同目标物浓度条件下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转移曲线得到相应的狄拉克点偏移,最低检测浓度达到3.6×10 -17 g/ml,器件响应时间低至3 min。 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利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进行灵敏、高效且简便的2019-nCoV抗原检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将纳米材料石墨烯与电子元件场效应晶体管整合构建生物传感器检测生物分子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主要得益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具备以下优点,如灵敏度高和特异度好、分析速度快、免标记、廉价、能够微型化和一体化等.文章概述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及工作原理,石墨烯的制备及功能化方法,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在医学检测中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肿瘤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肿瘤的早期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硅纳米线、石墨烯、二硫化钼的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由于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免标记、廉价、能够微型化和一体化等优点,能够检测肿瘤相关标志物微RNA和蛋白质等,在肿瘤的早期检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灵敏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快速检测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检测卵巢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灵敏度,寻找卵巢癌预后评估和监测疗效的新方法.方法 用1-芘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侨联分子、EpCAM抗体标记GFET.将体外培养的不同浓度的卵巢癌SKOV3细胞悬液和注入SKOV3细胞的血液样本滴在GFET上,通过分析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之间发生反应释放的自由能产生的电流变化趋势来推断GEFT检测CTC的灵敏度.结果 滴加0~20个/ml的细胞悬液时即产生了明显可观测的电流变化,且电流变化呈现出随着细胞浓度增加而变化幅度逐渐增大的趋势.卵巢癌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呈现出相同的电流变化趋势且观察到EpCAM抗体(+)、DAPI(+)的异常细胞.结论 GFET检测卵巢癌CTC的方法是一种快速、实时、灵敏的监测技术,可考虑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