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对子宫脱垂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子宫脱垂患者应用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诊的63例子宫脱垂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干预;选取该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诊的63例子宫脱垂患者,将其设定为研究组,为其提供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 w末,向两组患者分发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FDI-20)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FDI-20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硅胶子宫托应用于子宫脱垂患者开展保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硅胶子宫托与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远期疗效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硅胶子宫托与盆底重建术对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硅胶子宫托,63例)与B组(盆底重建术,63例),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治疗满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两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B组PFIQ-7与PFDI-20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治疗满意程度与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B组满意程度与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B组为4.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用硅胶子宫托与盆底重建术治疗,均可获取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后者远期盆底功能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宫托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盆腔器官脱垂是临床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普遍存在.子宫托是一种支撑子宫和阴道壁并将其保持在阴道内的装置,能够使盆腔脏器恢复其解剖位置,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子宫托已经存在数千年之久,其材质已从最初的水果、木质、金属等发展至今天的硅胶、乳胶、树脂等.目前,子宫托主要有支撑型子宫托和填充型子宫托两种类型.佩戴子宫托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症状和治疗目的不同,子宫托主要用于改善脱垂症状、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改善肠道症状和性功能.但在佩戴子宫托时需注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重视个体化随访,及时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更有效地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硅胶子宫托佩戴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应用硅胶子宫托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从微生态角度对提高子宫托持续佩戴成功率给予指导,为子宫托保守治疗更换频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子宫脱垂佩戴环形带膜子宫托治疗女性43例,在佩戴子宫托之前、佩戴后2周及3个月采集阴道分泌物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持续佩戴不同时间段其阴道微生态的总体特征,对佩戴子宫托前及佩戴2周及3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微生态检测中,佩戴子宫托后患者不同时间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态失衡,佩戴2周阴道菌群密集度高于佩戴前及佩戴后3个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子宫托2周组菌群抑制率明显高于佩戴前及佩戴后3个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子宫托2周组阴道pH值高于佩戴前及佩戴后3个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子宫托后各时间点盆底功能影响的问卷—简表7和盆底困扰量表简表-20问卷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在佩戴子宫托2周左右发生明显改变,易出现菌群失调,易导致阴道炎,但随着佩戴时间延长,阴道微环境调整逐渐恢复至佩戴前状态,持续佩戴3个月环形子宫托可用于子宫脱垂的保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硅胶子宫托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长期使用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自愿选择子宫托治疗的127例POP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子宫托使用情况.比较持续佩戴和放弃佩戴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放弃佩戴的原因.结果 127例患者,随访98例,失访29例,随访率77.2%,持续佩戴74例,放弃佩戴24例,24例中有10例因取放不便而放弃治疗,经常脱落10例,4例因阴道分泌物多,泌尿直肠压迫症状而放弃治疗.患者阴道总长度,阴裂长度,会阴体长度与能否持续佩戴有关(P<0.05),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无关.结论 子宫托作为治疗POP的一线非手术疗法,其长期应用受到一些自身因素、子宫托型号影响,需采用个体化的家庭模式的健康宣教,获得更大程度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参与,从而提高患者对该治疗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